大陸地震構造和地震預測探索

大陸地震構造和地震預測探索

《大陸地震構造和地震預測探索》是2019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陸地震構造和地震預測探索
  • 作者:張家聲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84999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地震危險源於地殼深處,似乎沒有可探知的時空規律性。破壞性地震經常發生在出乎意料的地方,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地震預報是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條件,地震工作者一直在為實現這一目標做不懈努力。《大陸地震構造和地震預測探索》介紹不同尺度的地震構造分析,研究大陸地震構造特徵和地球動力學背景。根據對抬升剝蝕而出露地表的深層次斷裂構造、地質歷史時期發生的地震震源產物的地質(化石地震)和地震實驗模擬研究,認識震源過程和地震發生環境;利用地震相關的多學科數值化海量數據資源和強大的計算機運算功能,建立基於統計的量化地震過程模型,以及基於觸發機制的地震預測計算機平台,提出數值化地震預測方案,並套用於四川松潘一甘孜地區,試圖探索實現地震預測和預報的新途徑。

圖書目錄

第1章 地殼斷層與地震成因
1.1 地殼斷層與地震成因
1.1.1 深地殼層次孕震環境和震源過程的多樣性
1.1.2 網脈狀微角礫岩與地震
1.1.3 震源過程的實驗研究
1.2 大陸多震層
1.3 剪下不穩定與地震成因
1.3.1 深層次韌性剪下帶的幾何學、運動學和應變變化
1.3.2 震源構造的地質觀察
1.3.3 結論
1.3.4 討論
1.4 地質斷層的地震屬性
1.5 中國大陸地殼:航磁異常解釋
1.5.1 航磁異常的數據處理
1.5.2 磁性岩石學和航磁異常
1.5.3 區域和線性航磁異常的性質與構造分析
1.5.4 結論和討論
第2章 大陸地震構造
2.1 引言
2.2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的特徵和動力環境
2.2.1 概況
2.2.2 地質和地球物理特徵
2.2.3 邊界性質及動力學
2.2.4 新構造和變形運動學
2.2.5 三維地震分布
2.3 數據資源和地震構造數值化
2.3.1 數據資源
2.3.2 基本技術途徑
2.4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格局模型
2.4.1 地震成核一震源過程的研究
2.4.2 亞洲中部地殼斷裂
2.4.3 地震斷層及斷層的地震屬性
2.4.4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格局模型
2.5 區域性地震構造
2.5.1 阿爾金斷裂帶
2.5.2 帕米爾構造帶
2.5.3 天山構造帶
2.5.4 貝加爾南一蒙古中部構造帶
2.5.5 阿拉善構造帶
2.5.6 青藏高原東北緣構造帶
2.5.7 青藏高原東南緣構造帶
2.5.8 松潘一甘孜地震構造
2.5.9 川主寺一黃龍斷層構造帶
第3章 震源過程的地質與實驗研究
3.1 概述
3.1.1 韌性剪下帶中的應變不穩定因素與地震成核
3.1.2 關於天然地震斷層產物的實際多樣性及其成因聯繫
3.1.3 關於人工摩擦熔融實驗研究
3.2 地震斷層產物的實驗研究
3.2.1 野外觀察與實驗
3.2.2 工業裝置的摩擦實驗
3.2.3 自主設備的摩擦實驗
3.3 震源過程的地質研究
3.3.1 斷裂帶二相變形與地震成因
3.3.2 古震源實體
3.3.3 化石地震及地震成因
3.3.4 網脈狀微角礫岩的構造意義
第4章 地震預測
4.1 引言
4.1.1 地震預測預報的現狀
4.1.2 地震不可預報的理由:自組織臨界狀態
4.1.3 基於格線化多學科海量數據的地震相關性交叉計算和分析: 探索地震預測
4.2 數值化地震預測方案
4.2.1 地震與活動斷層的關係
4.2.2 數值化地震預測途徑
4.2.3 關於數值化地質斷層的數據質量及其地震相關性統計
4.2.4 關於同震位移回響的數字表達
4.2.5 分階段逼近的地震預測預報方案
4.2.6 預測方案的總結
4.3 實例:松潘一甘孜地區地震預測
4.3.1 地質構造背景
4.3.2 松潘一甘孜地區的百年地震斷層
4.3.3 討論和結論
4.3 結束語
參考文獻和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