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區大震預測途徑探索戰略研究》是2014年5月1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宗晉、蔡晉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陸區大震預測途徑探索戰略研究
- 作者:馬宗晉 蔡晉安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1日
- 頁數:19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284426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陸區大震預測途徑探索戰略研究》共分為6章。第一章全球近代地震活動,闡述了全球地震活動構造和時間演化特徵,分析了全球地震活動的控制作用因素。第二章中國近代地震活動,介紹了中國歷史和近代地震活動、中國地震活動特徵和動力來源。第三章地震預測預報歷史與現狀,闡述了國際和中國的地震預測預報歷史和現狀,介紹了國內外關於地震預測預報的爭論。第四章中國陸區地震預測途徑探索戰略方向研究,討論了中國地震預測途徑戰略方向,提出探索地震“基因圖譜”和地震發生過程前兆的戰略方向,總結了地震前兆觀測效能圖譜。第五章中國地震預測途徑戰術方向探索,討論了地震預測途徑的戰術方向,提出了確立我國大震巨災的地點、時間和震級工程、“地下雲圖”工程和地震前兆現象動態跟蹤工程等三大戰術工程。第六章結語由蔡晉安負責編寫。
圖書目錄
第一章全球近代地震活動
1.1 全球地震活動構造特徵
1.1.1 太平洋海底洋殼大陸邊緣構造帶
1.1.2 北半球中緯度的四個高、中原地震密集區帶
1.1.3 全球三大洋脊構造帶
1.2全球地震活動時間演化特徵
1.2.1 全球地震時間分布特徵
1.2.2大洋中脊地震活動性
1.2.3 全球強震活動與板塊運動
1.3全球地殼運動的控制作用因素
1.3.1 地球形狀的非對稱性
1.3.2地球內部熱散失量的非對稱性
1.3.3地球磁場的非對稱性
1.3.4地震波速、密度場、地殼運動的非對稱性
第二章中國近代地震活動
2.1 中國歷史地震
2.2中國近代地震活動
2.3中國地震活動特徵
2.3.1 中國大陸主要地震區帶
2.3.2 中國地震活動分區特徵
2.4中國地震活動動力來源
2.4.1 地球板塊運動與中國大陸地震
2.4.2 地球深部動力活動與中國大陸地震
2.4.3人類活動與地震
第三章地震預測預報歷史與現狀
3.1 國際地震預測預報歷史和現狀
3.1.1 國際地震預測預報沿革和曲折
3.1.2 國際地震預測預報探索現狀
3.2中國地震預測預報歷史與現狀
3.2.1 中國地震預測預報發展歷程
3.2.2 中國地震預測預報探索進展
3.3關於地震預測預報的爭論
3.3.1 國際地震預報的爭論
3.3.2 中國地震預測術的誕生和發展
第四章 中國陸區地震預測途徑探索戰略方向研究
4.1 中國地震預測途徑戰略方向的探索
4.1.1 汶川地震對地震預測途徑研究的啟示
4.1.2地震預測途徑戰略方向之一——地震機理研究
4.1.3 地震預測途徑戰略方向之二——地震前兆觀測研究
4.2探索地震發生機理
4.2.1 地震成因機理認識
4.2.2 汶川地震的特徵與科學問題
4.2.3探索地震“基因圖譜”
4.3探索地震發生過程的前兆
4.3.1 地震發生過程中的前兆現象
4.3.2地震前兆觀測效能圖譜
4.3.3地震前兆現象的探索
第五章 中國地震預測途徑戰術方向探索
5.1 重視地震預測途徑的戰術方向
5.1.1 地震預測途徑的戰術方向之一:注重地震預測區域特色
5.1.2地震預測途徑的戰術方向之二:動態跟蹤地震發生的過程
5.2確立中國大震巨災的時問、地點和震級工程(TLM)
5.2.1 大震發生的科學判斷
5.2.2 大震災害的科學判斷
5.2.3 設立大震巨災時間、地點和震級的工程
5.3新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工程——“地下雲圖”工程
5.3.1 動態地脈動噪聲地下成像技術工程
5.3.2 動態主動震源岩石圈和深部探測工程
5.3.3 甚低頻電磁波岩石圈探測工程
5.3.4 自主創新發展動態深部探測技術
5.4地震前兆現象動態跟蹤工程
5.4.1 建立不同區域的動態前兆觀測跟蹤網
5.4.2發展空間對地觀測跟蹤網
5.4.3 建立全國巨觀前兆觀測技術體系
5.4.4採用高新信息動態處理技術
第六章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