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平南後傳

五虎平南後傳

《五虎平南後傳》 是楊家將系統的小說之一。楊家將系統的小說,包括《楊家府演義》、《說呼全傳》、《五虎平西前傳》、《五虎平南後傳》、《萬花樓楊包狄演義》等,因為這些小說都從楊家將故事派生演繹出來,都以北宋時期的邊境戰爭為題材,小說的故事和人物也相互聯繫,相互交叉,因此可以看作是一個系統的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虎平南後傳
  • 隸書:楊家將系統小說
  • 時期:北宋
  • 類似小說:五虎西平前傳
小說內容,楊家將系列,其他類小說,

小說內容

詩曰:
暴戾邊夷屢不和,食吞疆土動干戈。
擾攘未息兵遭圍,征役無休將士磨。
卻說前書五虎將征服西域邊夷,奏凱班師,回朝見主,論功賜爵,俱受王封。當時各將士同告駕榮旋謁祖,仁宗天子準奏,各賜榮歸故土,限以三年為滿期,期滿之後,仍復回朝伴駕,同保江山。後話休題。
再考大宋開基承統以來,邊廷侵擾之患屢屢不息。始自太祖傳位與匡義太宗,以至真宗,及今仁宗。然太祖之初,代周承統,登基一十六載而崩。太宗繼御,在位二十二秋。其初,威武仁智,不在太祖之下,三年而收吳越,四年而滅北漢,天下一統之盛至矣。及真宗之世,在位二十五載。雖寬仁慈愛,大有帝王之度,然至景德初年,契丹大舉雄兵猛將,入寇澶州,所到之方旦夕攻陷。當日若無寇準之才智,勸主親征,國家幾乎亡滅,其弱甚矣。
至仁宗在位,四十二年。雖然忠義之士滿朝,仁柔有餘月賦不足,是以邊疆之患,不覺旋踵而來。其初,文有王曾、孔道輔包拯文彥等。當擾亂之日,其武,朝廷所倚重,初知兵機韜略者,莫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智勇雙全者,有呼延贊楊宗保並帳下結義英雄甚眾。前書已見,此書不題。以後皆年老既衰,相繼而亡,卻也不表。
再言上年五虎將征服西遼,其邊夷拱服,入貢不絕。仁宗天子龍顏大悅,思念皆狄青五將之功。其眾將回朝之日,告假榮歸,原限三年;此時期限未滿,正是二載,所以眾將俱未回朝。當日乃嘉佑四年己亥秋九月,南蠻王依智高作叛。初起於廣源州,後興兵攻奪交趾,僭稱南天國王。發兵大寇邕州,兵勢甚銳,百姓驚怵。各州府縣望風逃遁,所到皆凶。不題
忽一天,仁宗天子尚未退朝,有皇門官俯伏金階,奏曰:“微臣啟奏陛下,今南蠻交趾南天國王稼智高差使臣到來,有表文一道,上謁天顏。”仁宗聞奏,說曰:“朕思這南蠻王,可惡無禮,前月邊關有本,奏說這逆凶起兵侵掠,黎民不安,求懇發兵征誅。朕想勞師動將,府庫浩繁,非同小可,是以尚未發兵征討。不想彼勢愈張,未滿二月其邊關本章雪片而來,說邕州危急,近日即思興兵前征。他今又差使臣來上表,未知何意。即可宣進來。”當下皇門官領旨,即出午朝門,宣進使臣。這使臣官慌忙俯伏金階,拜伏已畢,手捧著表文一道說:“邊國使臣叩首仰見龍顏,願聖壽無疆。”天子開言說:“外國差使見朕,有何本章奏?”使臣說:“微臣奉南天王,有本章一道與陛下,求龍目觀瞻,便知明了。”當下有御前擋駕官將本章接上龍案展開。仁宗天子一看錶文,上寫:
南天國王書至大宋君御案前。曰:從來天下者,人人之天下,
非一人之所私得也。至於堯舜之君,聖德俱德,尚且揖讓相遜。況
今之君,聖德未及於堯舜,而柔弱不及才能。公然南面稱孤,實為
不稱耳。茲臣故束銳師百萬,戰將千員,喜則待時坐守南國,怒則
發憤奔越中原。宋君識時達世者,即割雲貴兩粵之地,暫止征伐之
車。倘書到後尚屬狐疑不決,戈盾耀於汁梁,熾債揚於中國。倘玉
石不分,君恥臣寡,追悔何及
當下仁宗天子看了這道戰書,其中許多不遜無禮之詞,不覺龍顏大怒,手拍龍案,罵聲:“好膽大南蠻!逆畜焉敢逞強,出此大言欺侮於寡人。斷不姑寬!”傳旨將使臣官綁去斬首。這使臣看見天子大怒,又聞傳旨斬他,嚇得魂不附體,連喊數聲:“聖主在上,容罪臣啟奏:這乃國王差使微臣來上表,不乾微臣得罪陛下,奉命差使,焉能推卻得來?況其書中所犯罪者,皆由我主國王。微臣本內之詞全不預知,懇乞陛下龍心鑑察。”說罷,不住連連叩首。仁宗王聽了,尚然怒氣不息,指著使臣罵聲:“大膽逆賊,尚敢多言!你既奉命而來,與你無乾。死罪免了,活罪難免!”傳旨捆打四十,發往開封,一路起解,監押出境。旨意一下,兩邊武士將使臣捆打四十棍方起來。仁宗天子指著使臣官喝聲:“恩饒你回本國與狗蠻王得知,教他小心伸出狗項等候吧。不日大兵就到,斷不死捉,定然活擒,碎剮於他。”這使臣官含淚謝了不斬之恩,起來往開封府一路回國去了。
當時仁宗天子把本章復看了一遍,怒氣尚忿忿不息,說一聲:“可惱!你這逆畜如此欺侮,藐視我中原無人。朕情願江山不要,必須親臨征討,以決雌雄。”言之未了,只見文班首中閃出一位大臣,執簡上前俯伏,呼聲:“陛下不可,不可!”天子聞言,向下一看:這位大臣乃無私鐵麵包龍圖。看見即命侍御人下階扶起,說:“包卿休得行此大禮。”即賜坐錦墩。這仁宗因何如此隆寵?這包爺比之別臣不同,素知他是忠硬無私之臣,多少奸謀不決之事得他理白,為國為民,社稷倚依之重。是以天子格外加思,以師禮事之。
當時包爺謝了恩,起來坐下。天子說聲:“包卿,這南蠻依智高逆賊,作叛於南隅,攻打邕州甚急,朕本欲提兵征剿。今又下此無禮戰書,欺辱朕躬,藐視大甚。寡人要親自提兵捉拿逆黨,以泄此憤。因何包卿諫阻?”包爺說:“陛下,自古以來,邊延之患哪一朝一代沒有?如今南蠻之叛,邕州之危,皆因邊關缺少智勇之將帥耳。苟能用韜略之將提兵征討,未有不克,陛下何必御駕親征。臣保舉一人領兵前往,可以指日成功。”仁宗天子說:“卿所舉何人與朕分懮?”包爺說:“臣所舉者,乃平西王狄王親也。此人領旨,定然馬到成功。望吾主龍意參詳。”天子聞言大悅,說:“包卿保舉之人,但念他征西勞苦幾載,才得安然。今又命他前往勞神,朕心覺得不忍。”包爺說:“陛下恤念臣下之勞,足見仁慈了。但食君之祿,擔君之懮,理當如此。這也何勞聖慮?”天子說:“包卿所言者,乃為國之計。”說罷即發旨一道付與包爺,前往山西詔取狄王親回朝。是日退朝,文武各散。包公接了聖旨,帶了家丁,往山西而去。且慢表。
先說平西王自從平西得勝回,告駕榮歸故土,與老太君帶了公主娘娘回至家鄉王府安享,已是無事。非止一日,乃對歲十月小陽春了。忽一夜,乃中旬天氣,月色如銀,中天燦爛。狄爺吩咐備酒設上西樓,與公主宴樂。夫妻對酌,兩邊宮娥歌舞,音樂悠揚。當下夫妻兩邊對酌,酒酣之際,狄爺手舉金杯說聲:“公主賢妻,下官當初受盡多少辛勞,西征北伐,方立下些汗馬功勞,又得賢妻內助,才得玉帶橫腰,安享榮華,皆叨內助之力。賢妻吃了此杯。”公主開言說聲:“千歲之命,焉有不遵?”即接了此杯。又說:“千歲嘗言:夫乃婦之天。婦所荷重者,夫也。前者千歲與國家出力,屢立大功。今日身居三位,妾藉有光,正要上賀。”說罷即命宮娥滿滿斟上一杯,玉手雙拿送至。狄爺微笑說:“公主言重過獎了,下官那裡敢當也。”接了金杯,一飲而於。
夫妻對談酬酬間,時交二鼓。不覺正南方一派紅光射人南窗里,只見一星大如碗,從南方滾到太陰,化為數百小星,將月圍了半個時辰方散。公主一見,唬了一驚,連說:“不好了。南方賊星沖犯太陰星,有刀兵之患,國家不寧了。”狄爺說:“夫人,怎見得如此?”公主說:“妾頗曉天文,此乃吉凶預兆。”狄爺聽罷,點首咨嗟:“倘然南方有事,聖上必然差遣下官領兵征討了。”公主開言呼聲:“千歲,你難道不見么?方才見賊星沖犯大陰,乃不祥之兆。只恐此回領兵主帥,凶多吉少。依妾主意,明天頂上一本,告駕歸林。我夫妻趨吉避凶,侍奉年老婆婆,訓海兒子,以省煩懮。你道如何?”千歲聞言不悅,說聲:“公主你且住口。本藩自布衣行伍出身,立了些功勞。叨蒙聖上恩封王爵,位極人臣,恨不能粉身碎骨報聖上,公主如何反教下官趨避,貪圖安逸,這也何釋?”公主道:“千歲呵,非是妾身多言。只因賊星沖太陰,領兵主帥,定然不利,是以妾勸你暫為權避。千歲啊,為人難道有知兇險不避之理?”狄爺笑道:“夫人之言差矣。我狄青乃一撐天立地的男子,須以忠孝兩全。自幼習學武藝,必要出力於國家,豈為貪生怕死以污聖上?況死生自由天命,以人料之,焉能苟免,逃避得來?且本藩久要芳名留於後世,何患死生利鈍之機關!”
當下公主見狄爺說轟轟烈烈之言,又見他全執己性,不依良言勸解,不敢再說,只得手舉金杯,呼聲:“千歲,此乃上蒼指示幽微,非妾所知也。倘有失言,望乞恕罪。”狄爺連忙接下金杯說:“公主不必如此。既然你預知今日南方有兵刀之患,聖上不知下落也。明日回朝探聽,果然南方有事,必要領旨平服南蠻,方才回來見你。”公主聞言大驚,不覺淚下沾持,說:“千歲啊,方才皆乃妾之失言。但為臣雖要盡忠報國,倘天心不順,非人力可強為。千歲何不聽天命隨時而遇?倘若聖上不差遣於你就罷了。因何一聞有此兇險之事,即要回朝面聖領兵,不聽妾勸解之言,又出此不利之語?萬望千歲明朝不要回朝,坐以待時,且由聖上所命如何?”狄爺聽了低頭不語,半晌說道:“既然如此,權依公主罷了。”是夜已交三更,公主吩咐收拾余宴,夫妻二人回宮,房內安寢不題
再言這狄青武曲星降生,輔佐仁宗天子保國之臣,原乃大宋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所以一腔忠義,赤心為國,不以死生利害為嫌。是以公主一說明南方有刀兵之患,即思回朝領旨征剿為己之任。勸你多少良言不依,這是從忠義之天性流出也。是夜不表。包爺何時到來詔取狄千歲回朝,且聽下回分解……

楊家將系列

楊家將故事在南宋就廣泛流傳。據《醉翁談錄》記載,南宋小說話本中就有《楊令公》、《五郎為僧》。元雜劇中有《謝天吾詐拆清風府》、《昊天塔孟良盜骨》,元明雜劇中有《八大王開詔救忠》、《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光贊活捉蕭天佑》。到了明代,出現了描寫楊家將故事的長篇小說《新編全像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即《楊家府演義》。明萬曆丙午三十四年(1606)年刊本,八卷五十八則。由“萬曆丙午長至日秦淮墨客”序,每卷卷首則題“秦淮墨客校閱,煙波釣叟參訂”。秦淮墨客為紀振倫,字春華,生平不詳,也不能確定他是否是書的作者。除此之外,尚有《全像按鑒演義南北兩宋志傳》,五十回,或為明熊大木作。《北宋志傳》與《楊家府演義》差別相當大。《北宋志傳》前十五回寫呼延贊的故事,《楊家府演義》里沒有。《北宋志傳》十六回至四十五回與《楊家府演義》第六則至四十則,故事輪廓雖然相同,但是具體情節與文字亦不相同。《北宋志傳》沒有楊文廣征南蠻故事,只寫到楊宗保被圍,十二寡婦征西,當時楊令婆(佘太君)、穆桂英均健在,而《楊家府演義》則是楊文廣被圍,十二寡婦征西,其時穆桂英已死,由楊宣娘掛帥。這兩部書,《楊家府演義》可能出現早於《北宋志傳》。
《楊家府演義》反映的時間跨度很長,從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寫起,直到宋神宗止,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講述楊家祖孫五代對遼和西夏作戰的故事。包括楊令公撞死李陵碑,楊六郎鎮守三關,楊宗保大破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等。最後以楊懷玉率領全家赴太行山隱居作結。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只有少量於史有據,大部分故事特別是楊門女將都是子虛烏有。整部小說“七虛三實”,是一部英雄傳奇小說。
小說熱情歌頌了楊繼業子孫五代為保衛邊疆,前仆後繼,英勇殺敵的愛國熱情,特別是比較突出地描繪了楊門女將佘太君穆桂英、楊宣娘等女英雄群像,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是不可多得的。
小說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忠君思想,“華尊夷卑”的大漢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思想,“權奸禍國”的思想混雜在一起。可以作三個層次進行分析。首先是封建文人傳統的忠君思想。強調對“聖上”要“誓死相報”,為君而死是死得其所。但是這種忠君思想又是和反對侵略、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的,忠於皇帝也是忠於國家,所以也具有進步性。第二,作者把一切壞事歸於“四夷”,甚至把它們說成是妖魔幻化的,無疑是卑視少數民族的大漢族主義的偏見,但是作者所揭露的遼和西夏的殘忍暴戾的行為又說明戰爭的正義性。第三,作者一方面強調要忠君,另一方面又相當清醒地揭露帝王的昏庸和姦臣的誤國。楊家將幾代都受到了奸臣的迫害。所以小說最後以讚許的態度,寫楊懷玉不願再為皇帝賣命,“舉家上太行”,“耕田種地,自食其力”的行為。
藝術方面,小說的總體水平不高,個別人物和故事比較精彩。部分情節描寫比較曲折生動。如楊業,從歷史記載看,是“業墜馬被擒”。“遂不食三日”而死。小說改寫成楊業陷入絕境,撞李陵碑自盡,更為壯烈。楊七郎為求救兵,被潘仁美設計亂箭射死,也不見於史書記載,充滿悲劇氣氛。整部小說基本上是把民間傳說故事雜湊連綴而成,內容龐雜不合情理,還有神魔鬥法荒唐可笑的情節,不少人物有始無終,故事有頭無尾,前後情節多有雷同。
楊家府演義》思想藝術水平都不高,但影響卻極深遠。這大概是因為從宋元時代起,中國封建社會已逐步進入後期,大多數王朝都國勢衰微、外患頻繁,中國人民長期受到外族的侵略與壓迫,因而歌頌抗擊侵略,保家衛國的《楊家府演義》適應了社會需要,給倍受侵略蹂躪的老百姓一點心理的安慰,有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因而獲得了廣泛的讀者。更重要的是,《楊家府演義》提供的素材,為戲曲創作開闢了新天地。小說戲曲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使原來比較粗糙的作品日臻完美,成為藝術的珍品。
在《楊家府演義》的影響下,清代中葉產生了幾部小說。
《呼家將》,又名《說呼全傳》,十二卷四十回,作者不詳,現存最早的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書業堂刊本。卷首有乾隆四十四年滋林老人序。滋林老人是張溶,字默虞,生平不詳。《呼家將》寫大將呼延贊隨楊業征遼立功,加封忠孝王。其子呼延必顯承襲父職,娶楊業之女為妻,生子守勇、守信。呼延贊父子為了搭救落難的弱女和執行朝廷法制,得罪了丞相龐集,龐集串通其女、仁宗寵妃龐多花,唆使仁宗抄斬呼氏全家,建鐵丘墳,將呼延必顯夫妻倒葬在墳內。守勇、守信二人從地穴中逃脫,歷盡艱險,幸得到包拯、八賢王和佘太君、楊五郎等人救助,從西番借來援兵,打敗前來追捕的龐家兵將,報仇雪冤,呼延全家大團圓。
《萬花樓楊包狄演義》,又名《大宋楊家將、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義傳》,清李雨堂(西湖散人)撰,十四卷六十八回,是把狄青平西、包公斷案和楊家將故事揉合在一起,而以狄青故事為主的一部英雄傳奇小說。前面二十回是狄青出身傳,敘述狄青九歲時遇洪水與母失散,被峨眉山仙師王禪老組收為徒弟。七年後赴汴京尋母,與綠林好漢張忠、李義結為兄弟。他們在萬花樓飲酒時,遇到奸臣胡坤之子胡倫,引起爭鬥,狄青將胡倫摔死。國丈龐洪之婿,兵部尚書孫秀與胡坤交情很深,逮捕狄青三人,幸好被包公開釋。正值西夏大舉進犯,楊宗保元帥告急,狄青在校場粉壁題詩述志,又被孫秀引為口實,下令斬首,幸而為汝南王鄭印所救,始免於一死。後來遇到狄太后之子潞花王趙璧,與姑母狄太后相認,從此成了御戚。在御前比武,斬了龐洪心腹大將王天化,取代王天化一品之職,因此與龐洪、孫秀再次結仇。從三十一回起至六十一回,敘述狄青與石玉送征衣到西部邊關,在楊宗保元帥指揮下,屢立戰功,又多次被龐、孫等陷害,幸得包公主持正義,才免於難。小說插入包公在陳州遇李宸妃,仁宗認母的故事,六十二回到六十八回,西夏再次進犯,楊宗保被混元錘打中喪身,形勢危急,狄青被加封為天下招討元帥,與石玉、張忠李義、劉慶合稱五虎將,領兵西征,打敗西夏。番兵百花小姐在陣前愛上了楊宗保之子楊文廣,歸降宋朝。西夏稱臣請和。仁宗降旨,狄青與范仲淹之女完婚,楊文廣與百花公主結合,全書在喜慶氣氛中結束。小說的特點是將楊、包、狄的故事揉合,成為這些民間故事的集大成者,小說情節比較曲折生動,雖然頭緒紛繁,卻能整而不亂,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狄青、石玉等人都給讀者留下了較深印象。
五虎平西前傳》,十四卷一百十二回,清嘉慶六年(1801)坊刻本,作者不詳。《五虎平西前傳》上與《萬花樓楊包狄演義》銜接,下啟《五虎平南後傳》,敘述以狄青為首的五虎將領兵征西遼,索取珍珠旗,並助包公剷除奸相龐洪的故事。《五虎平南後傳》,六卷四十二回,現存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敘述五虎將平西歸來後,南蠻王儂智高反叛,狄青為首的五虎將征南受挫,張忠、劉慶回朝求救又遇奸臣孫振陷害,後仁宗派楊令公之媳王懷女掛帥南征,狄青之子狄龍、狄虎隨行,幾經曲折,終於平定叛亂,五虎班師回朝,孫振被斬首,眾將得到封賞。
還有一部《後宋慈雲走國全傳》,又名《後宋回龍傳》,凡八卷三十五回,較早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刊本,小說正接《五虎平南》之後,演述宋功臣高懷德之後高勇、狄青之子狄龍等人為了保護太子慈雲(即後來的宋徽宗),與右相龐思忠奸黨鬥爭的故事。重點寫慈雲逃難走國的曲折經歷,意在褒揚忠良,貶斥奸佞。
從清乾隆四十四年到道光二年,這將近五十年的時間裡,先後出現了以上五部小說,都是以楊、包、狄、呼等人的故事為題材,直接繼承《楊家府演義》的創作道路發展,具有許多共同點,第一,敘寫邊境戰爭與朝廷內的忠奸鬥爭相結合,外御強敵與內除奸佞並重,在反對外族侵略的同時,著重揭露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朝政腐敗,政治黑暗。第二,小說情節互相模仿,公式化傾向嚴重。從《楊家府演義》中穆桂英楊宗保在戰場上私結良緣開始,後來每一部小說都有這種情節,這其實是“公子落難,小姐養漢。狀元一點,百事消散”的情節模式的翻版。第三,英雄傳奇與公案、神魔小說的雜糅,清官斷案、神魔鬥法和英雄豪傑濟困扶危相結合。

其他類小說

說岳全傳等民族英雄傳記小說
岳飛抗金的事跡,在民間喧騰眾口。在南宋就是說話藝人喜歡講述的故事。元明兩代,岳飛故事被搬上戲曲舞台。元雜劇中有金仁傑的《秦太師東窗記》、無名氏的《宋大將岳飛精忠》等。明代傳奇中有無名氏的《精忠記》、湯子垂的《續精忠》等,明中葉以後則出現了幾部以岳飛為題材的小說,最早的是熊大木的《新刊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又名《大宋演義英烈傳》、《岳武穆精忠傳》,八卷八十則,附李春芳編的《精忠錄》後集三卷,刊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從第一則《斡離不舉兵南寇》,到末一則《冥司中報應秦檜》。第二本是《岳武穆精忠傳》,六卷六十八回,題“鄒元標編訂”,存明刊本,是熊大木本的刪節改編本。第三本是《岳武穆精忠報國傳》,又名《重訂按鑒通俗演義精忠傳》,七卷二十八則,明於華玉撰,明崇禎十五年(1642)刊本。第四本是《說岳全傳》,八十回,題“錢彩編次,金豐增訂”,成書於清乾隆九年(1744),錢彩,字錦文,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金豐,字大有,福建永福(今永泰縣)人。這本《說岳全傳》是岳飛故事的集大成者。
《說岳全傳》是以岳飛一生為主要線索的英雄傳記體小說。全書可分三大部分:第一回到第十四回為第一部分,寫岳飛的青少年時代。敘述岳飛神奇的出生故事和少年時代的坎坷經歷。這部分虛構成分很多,揭示了岳飛在艱苦磨鍊中,經過名師指點逐漸成為棟樑之材的性格成長過程。第十五回到第六十回是全書的中心部分,寫岳飛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的危急關頭,擔當起拯救國家的重任,著重寫他抗擊金兵的顯赫戰功。一直到大功垂成而慘遭殺害。其中也寫到他征討農民起義的情節。這四十多回基本上是符合史實的,虛實相半。第六十一回到第八十回,為小說第三部分。寫岳飛死後,岳家軍將及後代小英雄在岳雷率領下一直殺到黃龍府,平定金國。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秦檜等賣國賊受到懲罰。這部分故事基本上是虛構的。
小說較好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關係。作者尊重歷史,岳飛故事也大體符合史實。同時,作者對歷史事實進行了精心的選擇與集中概括,吸收了許多民間傳說,創造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如“岳飛槍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等,使英雄人物血肉豐滿,閃耀著理想的光輝和神奇的色彩,整部作品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忠與奸、愛國與賣國、抗戰與投降是貫穿全書的主線,全書愛憎分明,突出了“岳武穆之忠,秦檜之奸,兀朮之橫”。歌頌愛國抗戰的民族英雄,鞭撻賣國求榮的漢奸賣國賊,揭露了侵略者的殘暴,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
作為中心人物的岳飛,作者從多方面展示他的性格,其中寫岳飛的青少年時代尤為出色。岳飛出生才三天,就遭到水災,母親抱著他坐在水缸里,漂到河北大名府內黃縣,為王員外收留。他少年時代家境貧寒,卻刻苦學習,買不起紙筆,就用樹枝當筆在沙地上練字。後來得到名師周侗的培養,武藝出眾。又得到蟒蛇怪獻出的神槍,更是英雄無敵。後來經過許多波折,展示出英雄本色,成為抗金統帥。作者著重寫他精忠報國的優秀品質,大智大勇的統帥才能和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作風。出色地寫出這位抗金名將的大將風度。圍繞精忠報國這條主線,作者還寫了岳飛對母親的孝,對妻子的愛,對部下士兵的體貼,展示了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最後屈死風波亭,結束了悲壯的一生,慷慨悲涼,催人淚下。《說岳全傳》還塑造了一員“福將牛皋的形象。他是李逵、程咬金式的人物,貫穿全書始終。通過“亂草崗牛皋剪徑”、“藕塘關招親”、“牛皋氣死金兀朮”等生動情節,把這個豪爽、率直、幽默的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特別是在他滑稽可笑的語言中,揭穿了皇帝昏庸腐朽的本質,表現了徹底的反抗精神。
《說岳全傳》以《水滸傳》的續書自居。它寫水滸英雄呼延灼又馳騁在抗金的戰場上,岳飛的師父周侗也是林沖盧俊義的師父,很多水滸英雄的後代也加入了岳家軍,為抗金而浴血奮戰。岳飛大破連環馬,又是使用徐寧傳下的鉤鐮槍。這些都說明作者對水滸英雄的敬仰。歷史上的岳飛曾鎮壓過農民起義,我們不能要求作者違背史實,“隱惡揚善”,迴避這個問題。值得讚賞的是,作者處理這個問題時,強調民族大義,聯合對敵,共同打擊侵略者,與全書愛國主義主題保持一致。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詞。”這是抗清將領張煌言行將就義時寫下的著名詩篇,歌頌埋葬在西湖邊上的岳飛于謙兩位民族英雄。于謙的故事見於《于少保萃忠全傳》。
《于少保萃忠全傳》,又名《大明忠肅於公太保演義傳》、《旌功萃忠錄》,十卷四十傳,明孫高亮著。今存清代翻刻本。小說是圍繞著于謙一個人的命運和遭遇來描寫的。從于謙出生寫起,寫他幼年時代的聰慧,青年時代的抱負與交遊,進入仕途之後的剛正清廉,國家危亡時的力挽狂瀾,直到他含冤而死以及死後冤案的平反昭雪。作者懷著崇敬的心情,飽含感情地塑造了于謙這一愛國恤民、膽識超群的英雄人物。剛正不阿是他性格的突出特點。他早在少年時代就聰穎過人,為官後,清廉正直,敢作敢為。在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的關鍵時刻,他“以社稷為重”,冒著“另立新君”的罪名,敢於承擔起挽救國家的重任,後來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實行復辟後,卻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的罪名將其殺害。作者不僅通過于謙在土木之變等重大事件中的表現來刻劃人物,而且通過他救濟災民、公正斷案、生活清苦等方面,展示他的性格,人物形象比較豐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