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弦彈

五弦彈

元稹白居易都有一首《五弦彈》。元詩把五弦附會成“五賢”,說與其聽五弦不如去求賢臣。白詩自注曰“惡鄭之奪雅也”,說五弦是邪聲,不如古調。 元詩所寫五弦名手趙璧的琴音是很美的。白詩也是寫趙璧彈五弦,卻把琴音寫得十分可怕。 五弦琴今不傳。但知它是“北國所出”,類似琵琶,但不用撥,而用指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 外文名稱:Five string projectile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白居易
原文,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白居易,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弦彈 元稹,作者簡介,白居易,元稹,

原文

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白居易

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
趙璧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調。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松疏韻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
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
五弦並奏君試聽,淒淒切切復錚錚。
鐵擊珊瑚一兩曲,冰瀉玉盤千萬聲。
殺聲入耳膚血寒,慘氣中人肌骨酸。
曲終聲盡欲半日,四坐相對愁無言。
座中有一遠方士,唧唧咨咨聲不已。
自嘆今朝初得聞,始知孤負平生耳。
唯憂趙璧白髮生,老死人間無此聲。
遠方士,爾聽五弦信為美,吾聞正始之音不如是。
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
人情重今多賤古,古琴有弦人不撫。
更從趙璧藝成來,二十五弦不如五。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弦彈 元稹

趙璧五弦彈徵調,徵聲巉絕何清峭。
辭雄皓鶴警露啼,失子哀猿繞林嘯
風入春松正凌亂,鶯含曉舌嬌妙
嗚嗚暗溜咽冰泉,殺殺霜刀澀寒鞘。
促節頻催漸繁撥,珠幢斗絕金鈴掉。
千靫鳴鏑發胡弓,萬片清球擊虞廟。
眾樂雖同第一部,德宗皇帝常偏召。
旬休節假暫歸來,一聲狂殺長安少。
主第侯家最難見,挼歌按曲皆承詔。
水精簾外教貴嬪,玳瑁筵心伴中要。
臣有五賢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釣。
一賢得進勝累百,兩賢得進同周召
三賢事漢滅暴強,四賢鎮岳寧邊徼。
五賢並用調五常,五常既敘三光耀。
趙璧五弦非此賢,九九何勞設庭燎。

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樂天,香山居士。自號“酔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
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小時候聰穎過人,5/6歲即學作詩,9歲便懂音韻。由於“家貧多故”,11/12歲便顛沛流離,接觸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後到長安應試,以《賦得古原草送別》得顧況賞識。落第後回家伏案苦讀,竟至口舌生瘡,手肘結繭。27歲中進士,因取中“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東宮屬官,掌諷諫太子過失)。元和十年貶江州司馬,後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時,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出任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以44歲為界,之前抱定“兼濟天下”之思,之後則“獨善其身”。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人稱“詩魔”,和好友元稹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詩經》的優良傳統和杜甫的創作精神,反對六朝以來的“嘲風雪,弄花草”的作品,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即所謂“諷喻詩”(《新樂府》50首《秦中吟》10首),其中有反應人民疾苦的《觀刈麥》《繚綾》等,有諷刺橫徵暴斂的《重賦》《杜陵叟》等,有指責貪官強暴的《宿紫閣山北》《賣炭翁》等,有揭露豪門貴族荒淫驕橫的《輕肥》《買花》等,有表現對邊事和邊民關心的《西涼使》《縛戎人》等,有反對窮兵黷武的《新豐折臂翁》,有同情婦女悲慘命運的《上揚白髮人》《井底引銀瓶》《陵園妾》等。是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當時對外國也有一定影響. 。其藝術成就最高的是長篇敘事抒情詩。

元稹

元稹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