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軍,是一個名詞。唐置,治鄂州,今湖北武昌縣治,元和初為武昌軍節度,領鄂、岳、蘄、黃、安、申、光七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昌軍
- 年代:唐
- 地點:今湖北武昌縣治
- 治:鄂州
武昌軍,是一個名詞。唐置,治鄂州,今湖北武昌縣治,元和初為武昌軍節度,領鄂、岳、蘄、黃、安、申、光七州。
武昌軍,是一個名詞。唐置,治鄂州,今湖北武昌縣治,元和初為武昌軍節度,領鄂、岳、蘄、黃、安、申、光七州。...
元和元年(806年)。以鄂岳觀察使韓皋為鄂、岳、蘄、安、黃等州節度使,設定武昌軍,即為武昌軍節度使。“元和四十八藩鎮”之一。...
《武昌軍節度使杜洪妻晉國夫人進封秦國夫人制》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武昌軍節度使杜洪妻晉國夫人進封秦國夫人制》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杜洪(?~905年),湖北武昌人,唐朝末年割據軍閥。伶官出身,演戲為生。杜洪割據鄂岳,擁兵自重,拜武昌軍節度使。依靠汴州朱溫,後為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所滅。...
《授牛僧孺武昌軍節度使制》是唐代李湛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牛僧孺武昌軍節度使制》是唐代李湛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授牛僧孺武昌軍節度使制 創作年代 唐...
武昌路,元代行政區名。唐初為鄂州,又改江夏郡,又升武昌軍。宋為鄂州,屬荊湖北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鄂州路總管府。大德五年(1301年),改為武昌路,下轄...
湖北軍政府,是1911年10月11日,革命黨人在武昌起義取得勝利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即“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是辛亥革命時期建立的第一個省級革命...
任長沙省長公署顧問,武昌中華大學教授。1926年5月赴廣州,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後任漢口市長,湖北省財政廳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司令行轅政治部...
1910年升讀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同年6月加入“同盟會”,1912年任貴州北伐軍83團團長,被推薦為蕩寇軍總司令。1914年,任中華革命黨貴州支部長,貴州司令長官部參謀長...
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詩作號...
徐庭瑤(1892—1974),原名其瑤,字月祥,安徽省無為縣開城鎮先鋒人。1892年10月9日生。早年在安徽蕪湖皖江中學就讀。1912年畢業後,考入湖北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
武漢起義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起義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辛亥革命的歷史見證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起義門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
朱暉日,字步雲,1893年出生。廣東台山人。早年入廣東黃埔陸軍國小、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1年加入同盟會。...
少年時程汝懷考入湖北陸軍國小堂。辛亥革命爆發,他隨革命軍參加了武昌起義和漢陽保衛戰。南北議和後,重新回到武昌陸軍第2預備學校第2期學習。...
劉驥國民黨陸軍中將。早年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加入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時,任滬軍都督府警衛司令;同年10月返武漢,任鄂軍總司令部參謀,參加攻打漢口。1912年後,...
早年曾肄業船山中學(衡陽市第一中學),後入湖南陸軍國小堂,繼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後參加中國國民黨。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日名將,愛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