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起義門, 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位於武昌城內區
首義路起義街,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工程營起義後,迅速控制中和門,參加起義的
南湖馬炮營得以從此門入城,在城頭架炮轟擊
湖廣總督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其他起義部隊的戰鬥。城門高7.1米,寬5米。城門上有重檐歇山頂城樓,朱柱青瓦,斗拱飛檐。
1981年略依舊制重修城樓,城樓高11.3米,穿斗重檐歇山頂式兩層建築,朱楹華確,頗為壯麗。檐下環以朱紅廊柱30根。半圓形城門高5米,城門上方新嵌長方形石額,刻“起義門”三字,為
葉劍英元帥親筆手書。登上城樓,遠眺
洪山,叢林蓊蔚,禪院清幽;近覽
紫陽湖公園,亭台錯落,柳絲飄拂,別有一番韻味。
歷史意義
中和門在首義勝利後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為了紀念起義的勝利,遂將中和門改名起義門。城門上原有重檐歇山頂式的城樓,解放前已傾廢,而城門洞尚存。起義門既是一個歷史的
終結者,又是一個歷史的開創者!
起義門重新修復、保留至今,就是因為它是重要的辛亥革命遺址,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難之時,打開起義門城門,迎入起義部隊,並在城樓布定炮位,向清湖廣
總督府猛烈轟擊,取得首義勝利,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開啟了一個民族的全新的歷史。
著名歷史學家、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章開沅評價道:以
熊秉坤為代表的那一代首義志士,充分體現出
荊楚人民以天下為己任與敢為天下先的優良傳統。
瓮城遺址
2006年7月5日,考古專家經過考古挖掘,確認起義門前面近來出土的一段磚牆就是瓮城遺址,由此證明,武昌起義門確實是一個帶有瓮城的城門。
記者現場看到,起義門正前方的施工工地上,有一堵長條石作基礎、青磚砌成的矮牆,不少青磚上密布孔洞。武昌檔案館武昌古城牆研究專家劉文斌現場考察後,稱矮牆是武昌起義門瓮城遺址。
起義門原名中和門,最初修建於明代洪武年間(即公元1368年—1398年),其前面是一條寬近40米的護城河。起義門是否帶有瓮城,史料上沒有明確記載;但老人們均稱,該城門前築有一座長40米,寬20米,牆體與主城牆等高的瓮城,瓮城城門正對著護城河,設有吊橋。現在通過考古挖掘可以確定,起義門確實帶有瓮城;牆磚上的孔洞是當年瓮城經受攻城方槍擊炮轟的見證。
據了解,瓮城也稱月城,是古代城市攻防體系中依附主城牆而築,用來保護主城門的建築物,瓮城中往往設有藏兵洞。當敵人攻入瓮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同時關閉,守軍即可對被困瓮城的敵人形成“瓮中捉鱉”之勢。
據悉,起義門前正在修路,2006年6月19日,施工人員就陸續從這裡挖出不少古磚和條石。武昌文管部門已將現場保護起來。專家稱,瓮城遺址的現身,對研究明代軍隊守城戰術及明代武昌城的城防體系有很高價值。2010年,武漢市文物部門對瓮城進一步發掘,並對遺址進行部分清理和加固。目前,這裡殘存的許多古老磚石上仍然有“大清”、“明”等字樣。
當年一幕
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月色微明,星光燦爛。楚望山附近湖北
新軍工程營的駐地忽然變得嘈雜起來,工程營左隊的年輕 士兵滿懷憤怒地走出營房,開始了他們的聚集。連日來,
武昌城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清廷鷹犬瘋狂搜捕年輕的民主革命者,同盟會的許多領袖人物被迫逃亡,彭楚番、
劉復基等多位志士被殘酷殺害。在等待中滅亡還是在反抗中生存?群龍無首的新軍士兵們面臨了最後的選擇。
“如要革命,快與我輩同去!”一個熊姓士兵斷然打出了第一槍,擊斃了那個前來阻撓的粗蠻的反動隊官。於是,士兵們呼啦拉地衝出營地,向楚望山的軍械庫奔去。但是,他們在路上遇到了督衙的馬隊,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情勢十分火急。眼看就要交火,這邊不知誰又一聲高喊:“如要革命,快與我輩同去”,馬隊的士兵竟然掉轉槍口,與工程營的士兵們合兵一處,很快就衝進了軍械庫的大門。
裝備齊全
士兵們迅速分兵三路,一隊向
蛇山,一隊向
鳳凰山,一隊就是楚望山。他們以最快速度架起大炮向督衙府轟擊。還在睡夢中的督軍瑞澄被幾聲炮響震醒,竟與一些反動軍官抱頭鼠竄而去。
“如要革命,快與我輩同去!”一個叫
熊秉坤的戰士起義門前喊出的這句口號,竟然成為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最強音。在這個口號此起彼伏的呼喊聲中,各省紛紛扯下了滿清皇朝的
青龍旗,宣布獨立。於是,腐朽沒落的大清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隨同崩塌的還有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權。整個民族終於獲得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從此,社會不再需要皇帝,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悠久歷史
武昌城是三國時期(公元223年)
孫權開始修建,經過歷代維修擴建,到明朝時整個古城已基本成型,起義門也叫中和門,起義門的門樓原本是建在一處山丘--楚望山上。
楚望山與蛇山、鳳凰山一樣,曾經是拱衛武昌城的“三山”之一,地勢險要,具有極重要的軍事意義。但是這樣一座山,卻在歷年來人們不停的開挖搬填中失去了山的形狀,成為了一個平緩的坡地。因此,起義門看起來似乎已失卻了往昔的險峻和氣勢。這座古老的建築物顯得是如此特別,幽深但又是毫無阻擋的洞門,是武昌城九個城門之一。
今天,這裡已經按照舊制,恢復了風雨長廊、古城牆、楚望亭、楚望台等古蹟,增建了辛亥革命碑林。隨著辛亥革命影響的日益擴大,來自全世界的華人紛紛到這裡瞻仰歷史遺址,憑弔革命烈士。這裡已經成為了遊人到武漢旅遊的必經之所了。
整體規劃
有著悠久歷史的武昌古城牆2011年7月將再現江城。起義門及
楚望台遺址公園建設2010年九月將開工,將復建起義門城牆。
起義門是武昌古城首義文化區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是武昌9個古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門,同時也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起點,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目前,正在進行的起義門及楚望台遺址公園建設工程以起義門為中心,向東230米建設
休閒廣場、園林綠化、風雨遊廊;向西60米復建城牆。
武昌區文化局相關人士透露,城牆建起後,市民和遊客可以沿長廊直達起義門。同時,遊人還可以沿著城牆直接到達新建的楚望台遺址公園。
景區看點
1、千年古城雄風。武昌古城始建於公元223年,至今1000多年,而起義門是目前唯一的古城遺存。國家AAAA級景區。有證據表明,城牆基座歷史悠久,城樓門洞則建成於公元1368年。最近,通過考古挖掘,清理出城牆的瓮城遺址,在遺址上,不少的城磚都刻著當年燒制者的名字。“到起義門找古磚,尋夢古老武昌城”,已經成為武漢旅遊的一個小樂趣。這也是歷經千年的遺存。可以說,千年武漢看此門。
2、近代歷史風雲。起義門開啟了中國乃至於亞洲的近代民主之門,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這段歷史如今被藝術家生動再現在景區里。武漢雕塑藝術家李三漢和弟子們在工作室對大型群雕《首義烽火》進行泥塑修型。這座群雕長25米、寬3.5米、高6米,展現
革命軍奪取並打開城門、奪取軍械庫等歷史事件。預計在2011年9月中旬將安放至起義門楚望台處。
3、古蹟燦爛輝煌。起義門景區內,眾多的百年建築如今被重新修補,不僅完整保留了建築的原樣,而且,連同百年古樹一同保留,這樣,這裡的古蹟就成為武漢不可多得的一處訪古場所。這裡已經成為武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武漢最長的風雨長廊中雕刻著古老武昌的民俗畫,鑲嵌著十多副名人書法對聯,還有古老武昌城的地圖,等等,妙趣橫生。
4、人文經典匯萃。在起義門,有一處最為難得的場所——辛亥革命碑林。這是百多年來各界領袖、名人評價辛亥革命的手跡,比如孫中山、
黃興、
黎元洪、
朱德、周恩來等近代革命領袖,還有
蔣孝武、
連戰等當代人物的題詞,其中不乏書法家的手跡,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5、忠孝文化之地。楚望台位於武昌梅家山,今起義門左側山岡。元朝末年,
朱元璋進軍武昌,曾駐蹕梅亭山,在此聞報得第六子,高興地說:“子長,以楚封之”。朱元璋當皇帝後,
於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
朱楨為楚王。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楨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樹立分封楚王的御製碑文,並建“封建亭”。朱楨不忘
父皇之恩,常在此遙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從此,梅亭山一帶被稱為楚望台,是明清兩代武昌較為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地。目前,這裡已經按照歷史資料,原樣恢復了楚望台的楚望亭和風雨長廊,成為武漢市獨一無二的“忠孝文化之地”。
如今,登上楚望亭遠望,半個武昌盡在眼底。車水馬龍的馬路就在腳下,不禁有穿越時空之感。
6、民族聚居中心。起義門周圍是武漢市的回民聚居區,這裡有古老的
清真寺和回民學校、回民市場,還有梅隱寺的遺址,古老而狹窄的
老城依舊。在這裡,你不僅可以見到真正的、古老的阿訇,看到回民市場,還能夠吃到最為正宗的回民食品。喜歡走訪古城的驢友完全可以在這裡找尋樂趣。
武昌古城
武漢三鎮,鼎足而立。若論建城歷史,要算武昌城最為悠久,迄今它已有1700多年的滄桑歷程。
武昌最早有城,始於三國時期
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吳主孫權在江夏山(今蛇山)東北築土石城,名夏口城。該城周僅二、三里,“依山傍水,開勢明遠,憑墉藉險,高觀枕流”,實為地形險要的軍事堡壘。
武昌自古而今都是縣、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歷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幾經變遷。漢代設有沙羡(音夷)縣,治塗口(今
江夏區金口)。至
晉武帝以後,沙羡縣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稱為沙羡縣。後來因僑置移民又改稱
汝南縣。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孝武帝在夏口設定郢州,並在夏口城的基礎上進行城垣的修葺和擴建,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遺址尚存。武昌在那時又稱為
郢城。
齊梁時期
梁將
曹景宗(後任郢州剌史)攻打郢城,在
紫金山與
小龜山北築土石城堡,此堡北臨
沙湖,南距郢城約二里,後人稱為“曹公城”。
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
隋文帝改稱郢州為鄂州,改汝南縣為江夏縣。州、縣治所均設於城內。自此武昌又有
鄂州、江夏縣之稱。
公元825年(
唐敬宗寶曆元年),
牛僧孺為武昌軍
節度使,改建鄂州城。這是武昌古城歷史上繼東吳孫權始建夏口城、
劉宋時期修葺和擴建郢州城之後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改建。當時工程浩大,費時五年方告竣工。經過這次改建,原來的夯土結構改成甓磚結構,不僅大大增強了鄂州城的防衛能力,而且城池面積也有所擴大,城北接近沙湖,城南靠近紫陽湖。還革除了因過去土城不堅,每年需籌款修繕,導致官府藉機暴斂民財、禍害百姓的弊政,堪稱牛僧孺為官的一樁善舉。
武昌城第二次大規模的改建並基本定型是在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時任江夏侯的
周德興增拓武昌府城。他將宋、元時的鄂州舊城向
黃鵠山(今蛇山)兩側大大展開,蛇山自始包入城中。整個武昌城周圍20餘里,牆體為陶磚砌就,十分堅固,牆高2至3丈不等。環城挖護城河一道,河盤2丈余,水深1丈余。辟城門9座,東有大東門;東南有新南門;南有保全門、望澤門;西南有竹款門;西有平湖門;西北有漢陽門;北有草埠門;東北有小東門。明嘉清十四年(1535年),都御史
顧璘重修武昌城,改大東門為
賓陽門,新南門為中和門(辛亥革命後更名為起義門),改望澤門為望山門,竹款門為文昌門,草埠門為
武勝門,小東門為忠孝門。清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於中和門和賓陽門之間增闢一門,稱通湘門。
明代城
里巷阡陌,衙署叢集,府學、貢院、文廟等文化建築遍布,文人學士薈萃,儼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武昌城,為當時南方的重要城垣。武昌城不僅是歷代一方的政治中心,又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來被視為軍事要衝和
兵家必爭之地。
1926年
北伐戰爭時,
國民革命軍為掃蕩軍閥、統一中國,北進途中攻打武昌,曾圍城激戰四十餘天。民國時期,因城市建設需要,當時政府決定拆除武昌城牆。1927年武昌城開始拆除,除保留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起義門一小段城牆未拆外,其餘在1929年全部拆完。至此歷史悠久的武昌城不復存在。
今日武昌
中山路基本上是沿著武昌古城的牆基走向拓建而成的。當我們漫步在這條寬闊的馬路上,看到兩旁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時,深感時代步伐前進之快。
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