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門舊址,位於武昌首義南路。起義門原名“中和門”,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起義門舊址
- 位置:武昌首義南路
- 原名:中和門
- 歷史意義:紀念武昌首義勝利
簡介,歷史,交通方式,
簡介
首義爆發後革命黨占領並打開中和門,迎接城外部隊入城,在城樓布定大炮轟擊總督府。武昌首義勝利後,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1912年,改名“起義門”。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廣總督時,又恢復了“中和門”原名。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後,為拓展市區,決定拆除武昌城牆和城樓,“中和門”因在辛亥首義中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下來,但“中和門”城樓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被毀,城門在解放前也瀕於倒塌,僅存門洞。新中國成立後,“起義門”的名稱得以恢復。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起義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起義門高7.1米,寬5米。城樓分為上下兩層,建築面積約為280平方米。城樓為重檐歇山頂式仿木結構。樓額上刻有“起義門”三字,是葉劍英元帥1981年在80多歲高齡時所題。
武昌起義門原為武昌古城中和門。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發難後首先控制此門,向清湖廣總督發起進攻,被譽為首
義勝利的開端。1912年改名為起義門。
城門為明代建築遺存,現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起義70周年,對遺址進行了維修,當年10月10日竣工開放。
維修後的城門高7.1米,寬5米。城樓為二層重檐歇山頂式。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占地11242平方米,建築面積841平方米。
對外開放的有城門城樓以及城樓內舉辦反映武昌起義的輔助陳列展出大炮、歷史照片、文獻資料等。
歷史
起義門原名中和門,和漢陽門、文昌門、平湖門等被稱為古武昌城的九大城門,300多年後的今天,僅有中和門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1911年10月10日 (舊曆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的勝利,給清朝反動統治以致命一擊它掀起全國性的 革命浪潮,一舉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拉開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巨變的序幕。而起義門因其在首義勝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10月10日晚8時許,駐紮武昌城內紫陽湖畔的清軍第八鎮工程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首先發難,打死巡哨的排長,並率眾占領楚望台軍械庫。城內外各營士兵聽見槍聲紛紛回響,迅速控制中和門城樓,隨即打開城門,迎入駐南湖的炮隊、馬隊等起義部隊。炮隊入城後,分別在中和門城樓、楚望台、蛇山等地布定炮位,向清湖廣總督府猛烈轟擊,支援配合其他部隊攻克督署,占領武昌城,取得首義勝利,創立了我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湖北軍政府;因此, 中和門在首義勝利後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1912年改為起義門。
在後來反對袁世凱推翻黎元洪的鬥爭中,革命黨人舉行武裝起義,都以首先攻占起義門為目標。1913年段祺瑞督鄂時,改稱中和門原名。1926年底,國民政府遷都 武漢,為拓展市區,適應革命發展需要,湖北省政務委員會決定拆除武昌城牆和城樓,但中和門因其在辛亥武昌首義時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城樓在北洋軍閥統治時被毀,城門在解放前瀕於倒塌。
新中國成立後,又恢復起義門名稱,1956年進行維修並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政府撥款修復城門和城樓,設定管理所。1991年、2001年再次撥專款對其進行維修。現城門高7.1米,寬5米,城樓為重檐歇山頂鋼筋 混凝土仿木結構,朱柱青瓦,斗拱飛檐,門洞上方刻有葉劍英元帥的題字。起義門是一座記錄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勳業偉績的豐碑。
在後來反對袁世凱推翻黎元洪的鬥爭中,革命黨人舉行武裝起義,都以首先攻占起義門為目標。1913年段祺瑞督鄂時,改稱中和門原名。1926年底,國民政府遷都 武漢,為拓展市區,適應革命發展需要,湖北省政務委員會決定拆除武昌城牆和城樓,但中和門因其在辛亥武昌首義時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城樓在北洋軍閥統治時被毀,城門在解放前瀕於倒塌。
新中國成立後,又恢復起義門名稱,1956年進行維修並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政府撥款修復城門和城樓,設定管理所。1991年、2001年再次撥專款對其進行維修。現城門高7.1米,寬5米,城樓為重檐歇山頂鋼筋 混凝土仿木結構,朱柱青瓦,斗拱飛檐,門洞上方刻有葉劍英元帥的題字。起義門是一座記錄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勳業偉績的豐碑。
交通方式
該景點應該叫紅樓,位於武昌閱馬場,經過武漢長江大橋去武昌的公汽大多都會經過那兒,離黃鶴樓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