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風(民俗)

二十四番花信風(民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是中國節氣用語。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二十四番花信風
  • 作品別名:二十四風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荊楚歲時記
原文,注釋,相關資料,農時農事,相關諺語,

原文

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順序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風,陰陽寒暖,冬隨其時,但先期一日,有風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則:鵝兒、木蘭、李花、楊花、榿花、桐花、金櫻、鵝黃、楝花、荷花、檳榔、蔓羅、菱花木槿桂花、蘆花、蘭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注釋

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 8 個節氣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從這一記載中,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 24 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相關資料

南朝梁宗懍 《荊楚歲時記》、 宋 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風》、 宋 王逵《蠡海集·氣候類》。一說,每月有兩番花的信風,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風。見 明 楊慎《二十四番花信風》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
所謂花信風,就是指某種節氣時開的花,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風。人們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叫做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根據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說》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指∶自小寒至穀雨共八氣 (八個氣節),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是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個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即一月二氣六候花信風。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到了穀雨前後,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四處飄香,春滿大地。楝花排在最後,表明楝花開罷,花事已了。
俗話說的好:“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與氣候變化相關,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詩經》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都是物候的體現。
物候與農時關係密切。我國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學最早的國家,最早的物候專著、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 二十四 個節氣和 七十二候
清康熙教撰的《廣群芳譜》也有 24 番花信風的記載;程犬昌《演繁露》曾曰“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陸游《游前山》也有“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的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據程傑《“二十四番花信風”考》一文考證,“花信風”說法最早出現在五代,“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更是出現於北宋,而不是人們常說的南朝《荊楚歲時記》。文章發表於《閱江學刊》2010年第1期,在網路可以檢索下載。

農時農事

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在民間有許多民諺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布穀布穀,種禾割麥”等。
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
嚴地:嚴寒的地方。斡:挽回。
·陸游《落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驛外:客店外面。無主,無人問。
宋·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問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間奇蹟,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暗香:清幽的香氣,此指梅香
宋·林逋《山園小梅》
一朵忽先變,百花背後香
宋·陳亮《梅花》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遜:不如。輸:差於。
宋·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疏花個個團冰雪,羌笛吹他不下來
句寫梅花的高潔品格。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元·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之間。
元·王冕《墨梅》
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
明·劉基《古戍》
清香傳得天心在,或許尋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純的情意。尋常:普通。
明·方孝孺《畫梅》
千紅萬紫,終讓梅花為魁
《紅樓夢》第一百十二回

相關諺語

春天孩子面 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在寒冬之後,盛夏之前,這時南方已熱,北方還冷著,南北的溫度差別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南方的熱空氣,常易發生衝突,造成鋒面,發展成氣旋。氣旋來了,天便下雨;氣旋去了,天又轉晴。春季的氣旋最多,天氣也就變化無常,好像孩兒面,忽哭忽笑的樣子。
冬天的冷風、烏雲,非常可怕,好像後娘的兇相。這是因為冬天北風盛行,在福建省內,正是半穩定性極鋒來回往復的地帶,所以又多烏雲,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二月清明一片青 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氣,在陽曆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曆是不一定的。清明節在陽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曆年,很可能在陰曆二月初。那末,陰曆二月行的是陽曆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曆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廣西貴縣
清明穀雨 凍死老鼠
在清明穀雨的節氣,天氣還是很冷的,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結果。
——廣西貴縣
兩春夾一冬 必定暖烘烘
根據我國習慣,陰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認為是春的開始日。在陰曆連續平年之後,立春就在陰曆十二月中,和陰曆正月初一隔著半個月的時光。這半個月在陰曆年底,還是冬天。這就是“兩春夾一冬”的意思。
查歷年紀錄,長江流域在陽曆一二月之交,天氣最冷。立春在陽曆二月五日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天氣行將結束,天氣就可變暖了。但是照習慣說:這時還是殘冬歲底的時候,所以有此一說。
——河南開封
未到驚蟄先動雷 四十八天雲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乾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彆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北來,此後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斷雪 穀雨斷霜
這是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現象。但所說斷雪斷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緯度愈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愈遲。例如斷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蘇常州
反了春 凍斷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後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陽曆二月初,這正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冷天下雨,是因為潮濕關係,所以覺得格外冷。
——山東即墨、河南太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