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里崗文化
- 發現時間:1950年
- 典型遺存:鄭州老城東南二華里的二里崗遺址
- 定名時間:1954年
典型遺存,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小雙橋遺址,盤龍城,文化分期,分期,動態分布,年代,文化特徵,陶器特徵,其他文化特徵,文化源流,下七垣文化,
典型遺存
鄭州商城
該文化的重要遺址首推鄭州商城。該城1955年發現,城址平面為東北角不規則的五邊形,城址大部分壓在今鄭州市區下,個別地段的城牆仍高出現今地面。經解剖,鄭州商城的城牆多為平地起建,分主體牆和護坡兩部分,城外無壕。
該城始建於二里崗下層早段,繁榮於二里崗下層晚段和二里崗上層早段,廢棄於二里崗上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相平行。故此城當系成湯至仲丁遷隞之前諸代商王所居之亳,而二里崗文化就可被定為商代前期文化。
偃師商城
1983年,在偃師縣西關外的化肥廠和塔莊之間又發現了一座二里崗文化的大型古城。該城西南距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偃師商城最初的布局即是由此小城和位於其中的宮城所組成的,而大城是稍晚階段由此小城擴建而成的。這是所見先秦時期布局最為嚴整的都城之一。
從發現和研究情況看,該城始建於二里崗下層早段,廢棄時間也與鄭州商城相去不遠.
小雙橋遺址
1990年,在鄭州西北遠郊約20公里處的小雙橋村一帶又發現了一處大型遺址,總面積約144萬平方米。該遺址延續時間較短,在年代上相當於二里崗上層晚段。其時正當鄭州古城與偃師屍鄉溝古城衰落之際,1995年該遺址還發現了與甲骨文為同一系統的朱書陶文。又將商代文字的出現向前提早了一段。
盤龍城
1954年發現,1963、1974年發掘的湖北黃陂盤龍城古城,可作為二里崗文化一些小型城址的代表。該城位於長江北岸盤龍湖湖濱的一座小山丘上。與黃陂盤龍城古城同類的城址還有山西夏縣東下馮古城、垣曲的古城鎮古城、河南焦作的府城古城。
除以上介紹的王都及方國都城或軍事重鎮外,西安老牛坡、藁城台西、柘城孟莊、濟南大辛莊等遺址從發掘所獲資料看,也應是區域性的中心聚落,它們雖未發現城牆,但也不能排除作為方國都城或重鎮的可能。
文化分期
分期
二里崗文化在50年代一般分為兩期,即二里崗上層和二里崗下層。習慣上大家將二里崗下層所細分出的兩期分別稱為二里崗下層早、晚段,二里崗上層所細分的兩期稱為二里崗上層的早段和晚段。
動態分布
二里崗下層晚段時分布範圍有所擴大,向北達到了河南省的最北部,向東占有了豫東和江淮地區西部,向南則到達了鄂東北長江沿岸。這一時期商文化的分布範圍的擴展,顯然是針對東南方和南方。江淮地區和鄂東北一帶所迫近的皖南—贛東北地區,不僅是當今我國銅礦的一大產地,也是古代著名的產銅中心。
到二里崗上層時,二里崗文化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分布範圍進一步擴大。向北直到太行山以北的壺流河流域,向東又延伸到了山東省的西半部和江淮地區的東部。此期二里崗文化的分布範圍之廣,是商代以前任何一個考古學文化所無法比擬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期商文化向北方的擴展與其先前向西部渭河流域的突入,從分布上恰好形成了面對晉陝高原的鉗形包圍之勢。聯繫到晚商武丁時期與西北方異族之間的頻繁戰爭,則此時商文化的分布態勢,很可能已體現了商人遏制西北方業已強大起來的敵人的戰略意圖。此時,偃師商城和鄭州商城也同處於繁榮時期。說明商人的勢力已達巔峰狀態。
二里崗上層偏晚階段,商文化向外擴張的迅猛勢頭有所減弱,只是向山東腹地有所縱深。此時正當商王仲丁、外壬居隞時期前後。從文獻上看,大約商王仲丁—河亶甲之時,東方藍夷、班方等夷人不斷侵擾商王朝,商王朝對其採用了征伐的手段。很可能是伴隨著這種大規模軍事行動,商人的勢力才深入到濰河以西之地。
由於二里崗文化在擴大分布過程中和新占區的原有文化發生碰撞和融合,產生了一些新的地方類型。其核心分布區即鄭州—伊洛一線,可以二里崗遺址為代表稱為二里崗類型。此外的周邊地區、則可分出北村(陝西)、東下馮(山西)、大辛莊(山東)、台西(河北)、大城墩(安徽)、盤龍城(湖北)六個地方類型。這六個類型猶如六個花瓣,圍拱著花芯—二里崗類型。
年代
從相對年代說,二里崗文化晚於二里頭文化,早於殷墟文化。從絕對年代說,二里崗文化的C年代數據不多,較可靠的年代範圍是公元前1600~1300年。相當於商王成湯至盤庚遷殷之前的二十位商王在位的時間。
文化特徵
陶器特徵
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灰陶為主。流行繩紋。炊器主要是斜腹、薄胎的鬲、甗、斝(鬲式斝);盛貯器主要包括大口尊、深腹盆、簋(盆式簋)、豆(包括真腹豆與假腹豆)、捏沿罐等。酒器有爵、(泥質)斝,少見盉。另有少量的釉陶和硬陶。
陶器演變的總體趨勢:二里崗下層陶器多薄胎、細繩紋,而二里崗上層時陶胎普遍增厚,繩紋變粗;鬲和甗多由卷沿圓唇演變為折沿方唇(且鬲的頸部多有同心圓裝飾),體形由瘦高向矮胖發展;大口尊由體粗矮、肩部明顯、口徑略等於肩逕到體瘦高、肩退化、口大於肩徑。
其他文化特徵
(1)青銅器進一步流行。出現了許多新的容器。工具中新增了一種長條形有銎端刃器如斤、钁、臿等。
(2)流行深窖穴。
(4)殺牲、殺人為建築物奠基。
(5)卜骨用牛骨為主,有灼有鑽,但無鑿。
文化源流
二里崗文化二里崗類型的陶器群主要可分為以下四組:
(3)大口尊、器蓋等,為下七垣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共有,屬共同的地域風格。
(4)鬲式斝、(深腹盆式)簋、假腹豆等為新創。
二里崗文化的最終流向是殷墟文化。但二者之間還有一段時間的缺環,此段遺存在豫北、冀南、魯西與豫東等地都有發現,而在原中心區伊洛—鄭州地區則極少見到。說明此期商文化的分布重心發生了轉移。這與文獻記載自商王仲丁之後商人的幾次遷徙行為有關。
二里崗文化在自身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還不斷的向周邊地區施加文化影響,不僅它的分布範圍大於二里頭文化,而且它的影響範圍和它在大部分地區的影響度都超越了二里頭文化。尤其是在南方長江流域,二里崗式的陶器一直分布到湘江和贛江流域,銅器的分布似乎更遠。前已述及,早商文化向南方的傳播和滲透,其目的主要是控制銅礦產地,掠奪銅礦資源。而且,在商人向外擴張的過程中,黃陂盤龍城這樣的區域性中心聚落就成了重要的跳板和戰略上的橋頭堡。
下七垣文化
二里崗文化屬早商文化,比二里崗文化更早的商人系統的文化鄒衡則稱為先商文化。先商文化原本也應是一種族文化的命名,但鄒衡提出這一概念時,已賦予了它考古學文化的含義。認為這是年代上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的一種文化遺存。並從北向南劃分了三個類型:
(3)南關外型:分布於黃河以南鄭州一帶,以鄭州南關外下層為代表。
後來李伯謙將南關外型從先商文化中排除出去,認為它是夏代夏人某一與國的遺存。鄭州至二里頭(夏都斟尋)直線距離80公里,其間可能包括了葛、韋、顧、昆吾等小國在內。李伯謙先生還將漳河型與輝衛型合稱為下七垣文化,避免直呼這類遺存為先商文化。
據劉緒研究,下七垣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大體以沁水下游為界而東西對峙。
下七垣文化和二里頭文化有相當程度的共性,以至於以往曾有學者將其歸入二里頭文化,稱二里頭文化下七垣類型(趙芝荃)。實際上,二者的差異也是顯著的。下七垣文化炊器以鬲、橄欖形平底罐為主,這與二里崗文化明顯是同一系統而與二里頭文化則大異其趣。下七垣文化還非常流行蛋形瓮(約占陶器群1/6)和深腹平底盆,缺少二里頭式的酒器。已發現的這類遺存在年代上與二里頭文化的二至四期相當。而且,它的分布地域和文獻記載中商之先世的活動範圍也是大體相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