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鍋土豆

乾鍋土豆

乾鍋土豆是由土豆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屬於家常菜。其口味偏辣,鮮香下飯,因食材易尋,做法簡單,深受大眾喜愛。所用食材為土豆、五花肉、豆瓣醬、萵苣、黑木耳、辣椒、洋蔥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鍋土豆
  • 主要食材:土豆
  • 分類:家常菜
  • 口味:鹹、辣
所需食材,製作方法,食用須知,

所需食材

土豆、五花肉、豆瓣醬、萵苣、黑木耳。
家常做法
材料:土500克 培根3條
輔料:蒜薹、胡蘿蔔、魔芋、 青蒜、 蒜片各適量 麻辣醬少許(這個根據自己口味吧) 紅尖椒一根

製作方法

1、土豆切片,切的稍薄一點,肉也切薄片。
乾鍋土豆乾鍋土豆
2、起鍋放油,油要稍多一點,放土豆片炒,炒到半熟盛起待用。
3、鍋里剩油,放姜蒜爆香,接著放豆瓣醬,放五花肉煸油煸出香味後放酒,放生抽,放糖,放少量水煮開後放土豆接著翻炒。
4、萵苣切段放在鍋底,這一是為了好吃,二是為了煮的時候不會粘鍋,接著放上炒好的肉,和土豆撒上一些大蒜葉和辣椒就可以開煮。
小貼士
1、乾鍋土豆最好提前把土豆清洗一下,減少表面澱粉,這樣炸過程中不容易糊鍋。
2、乾鍋土豆很簡單吧,材料的選擇也很靈活,平時的蔬菜都可以放到鍋里翻炒,和土豆一起,這樣其實也叫大雜鍋了。也可以不用木耳、萵苣、洋蔥等,不過這樣的乾鍋土豆吃起來就比較單一了。不過喜歡吃土豆的人,無論土豆怎么做都會覺得好吃。用土豆做成的小吃也更加美味,同時土豆吃多了也不用擔心長胖!
家常做法
1、土豆切片用清水清洗2遍,瀝乾待用,魔芋切成細條,青蒜切寸斷,培根切小片,紅尖椒切丁,胡蘿蔔切絲待用
2、熱鍋油溫5成左右(油可以多些,這樣炸的時候比較方便些),將土豆片放入油中小火炸至微黃盛出,
3、另取鍋將魔芋入熱水中焯燙
4、洗淨鍋入油,放入蒜片、蒜薹、胡蘿蔔、魔芋、培根炒香
5、加入麻辣醬和土豆片繼續翻炒入味,最後加點生抽、糖,撒入青蒜段和紅辣椒即可
小貼士:
1、土豆用清水洗過可以減少表面澱粉,這樣炸過程中不容易糊鍋,另外炸的時候火不要太大,中小火炸熟看邊緣有點焦黃就好了

食用須知

營養成分
一般新鮮土豆中所含成分: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
營養價值
土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胃腸蠕動,疏通腸道。
除此以外,土豆塊莖還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抗壞血酸。從營養角度來看,它比大米、麵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因為馬鈴薯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營養結構也較合理,只是蛋白質、鈣和維生素A的量稍低;而這正好用全脂牛奶來補充。馬鈴薯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壓食物,膳食中某種營養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樣道理,調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應疾病。
土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胺基酸、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
土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資料表示,其含量與蘋果一樣多。因此胃腸對土豆的吸收較慢,食用土豆後,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比米飯長的多,所以更具有飽腹感,同時還能幫助帶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
土豆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含量僅是同等重量大米的1/4左右。研究表明,土豆中的澱粉是一種抗性澱粉,具有縮小脂肪細胞的作用。同時,土豆幾乎不含脂肪,100g土豆脂肪含量僅為0.2g。
土豆是非常好的高鉀低鈉食品,很適合水腫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其鉀含量豐富,幾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還具有瘦腿的功效。
藥用價值
可以用來主治胃痛、痄肋、癰腫、濕疹、燙傷,是和胃健中藥和解毒消腫藥,性平味甘。
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馬鈴薯富有營養,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
新膳食指南建議,每人周應食薯類5次左右,每次入50克-100克。每100克土豆(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日本一個研究發現,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
據國外研究顯示,土豆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助預防胃潰瘍,它不僅有抗菌效果功效,同時不會造成抗藥性。
注意事項
馬鈴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主要是茄鹼和毛殼霉鹼,但一般經過170℃的高溫烹調,有毒物質就會分解。
馬鈴薯含龍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為茄鹼(C45H73O15N),又稱馬鈴薯毒素,未成熟、青紫皮的馬鈴薯或發芽馬鈴薯含龍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達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發芽馬鈴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薯類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種叫生物鹼為有毒物質,人體攝入大量的生物鹼,會引起中毒、噁心、腹瀉等反應。這種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時一定要去皮,特別是要削淨已變綠的皮。此外,發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時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並放入清水中浸泡,燉煮時宜大火。
孕婦經常食用生物鹼含量較高的薯類,蓄積在體內就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相當大,並非每個人食用了薯類都會發生異常,但是孕婦還是以不吃或少吃薯類為好,特別是不吃長期貯存、發芽的薯類,這一點對處於妊娠早期的婦女來說尤其重要。
野生的馬鈴薯毒性較高,茄鹼中毒會導致頭痛、腹瀉、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馬鈴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馬鈴薯中毒事件發生。栽培馬鈴薯一般含生物鹼低於0.2毫克/克,一般超過200毫克才會導致中毒現象,相當於一次吃掉1.4公斤生馬鈴薯。馬鈴薯儲存時如果暴露在光線下,會變綠,同時有毒物質會增加;發芽馬鈴薯芽眼部分變紫也會使有毒物質積累,容易發生中毒事件,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