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最初設計沒有明確規劃
1928年5月,黃開山接掌汕頭市政不久,鑒於中山公園自1926年9月奠基之後,建設進展緩慢,亦沒有一紙公園總體規劃圖,遂任命公益局公用課長
蕭誠為建設中山公園籌備主任,並責成其在最短時間內對公園進行初步的圖紙設計。
8月,由蕭誠設計的《
汕頭市中山公園平面圖》完成。蕭誠依據月眉塢地形特徵,將公園以
中西合璧方式規劃成三大區域:東部遊船區、中西部以
西洋式庭園區和
東洋式庭園區交織設計。蕭誠在《汕頭市中山公園設計說明書》中,對遊船區作這樣的說明:
入正門,沿右方幹路前行,達中程,轉右,入別有天地之綠門,門通曲橋,湖心設有度香亭,駕駛小艇可環遊全湖。其湖之南端,則為載酒亭,與度香亭相望,此為園內之遊船區域。至繞園江流,堪資遊船之用,又不待詞費矣。(《
汕頭市政公報》第36期)
從蕭誠設計的《汕頭市中山公園平面圖》看,遊船區沒有什麼土山丘之類的設計,只是一片水域,湖心有橋、亭,但只是一座位置大約在現在湖上茶室向湖心延伸的直線小橋,連線建於湖心的湖心亭(度香亭)。說明書中雖有提及“門通曲橋,湖心設有度香亭”,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
九曲橋被列入建築計畫
1928年9月5日,陳國榘接替黃開山掌汕頭市政,重新成立籌建汕頭中山公園委員會。
蕭誠對中山公園的總體設計,因時間短促而顯得有些粗放和考慮不周,陳國榘遂命工務局工程師陳良士重新設計。陳良士對蕭誠的設計思路總體上是認同的,故新設計圖只是將“其不善者改良之,其缺乏者增補之”。在公園整體布局結構上均沿襲蕭圖,同樣把全園分為西洋式庭園區、東洋式庭園區和遊船區三大區。
陳良士新的設計圖,遊船區增加了一些土山的規劃,如龜山、蛇山等,通湖心亭小橋按原來的規劃不變,從湖心亭(即度香亭)處增加一連線蛇山的九曲橋。這是“九曲橋”在公園的設計圖紙中的最早出現。不過,從1929年到1934年,公園各主要景點建築如牌坊、假山、噴水池、玉帶橋、濟案紀念亭、浩然亭、
高繩芝紀念亭、動物園等相繼建成,唯獨九曲橋一直沒有列入建設日程,直到1935年
翟宗心市長任內,九曲橋才被列入建築計畫並於1936年建成。
從1937年的地圖看,建成後的九曲橋,位置並不是陳良士設計、於1929年1月通過的《汕頭市中山公園平面設計圖》中的位置。陳良士的設計圖,九曲橋是從湖心亭(度香亭)連線蛇山,且橋和亭是分開的,而1936年建成的九曲橋,改為從五嶽三山(現五角星山)連線龜山,橋、亭合一建築。直觀上看,橋的規模及跨距縮小不少,而且減去了從遊船區西岸中部向湖心延伸的一座橋。當然,工程費用也相應大大減少了。中山公園的建設,一直就是受制於資金的缺乏,九曲橋之所以沒能在籌建中山公園委員會存在期間建成,資金問題應該是主要原因。
橋樑設計
九曲橋最終建成面積近300平方米,號稱“九曲”,實為八曲。所謂“九”者,應為取其涵義“多”和“大”以及吉祥寓意而已。
建成的九曲橋,除了建築位置重新選定外,橋的外觀改為橋亭結合,亦橋亦亭。橋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亭名為“度香亭”,出自蕭誠設計的《汕頭市中山公園平面圖》說明書中語。
主亭頂以
重檐攢尖
琉璃瓦裝飾,副亭頂以單檐
攢尖琉璃瓦裝飾,橋、亭、欄有機融合,錯落成“山”字形。遠觀如玉鑒掛彩虹,俯瞰似碧波臥蛟龍,站立橋上,則步移景換,湖、橋、亭互為景致,相映成趣,成為我國造園藝術中匠心獨運、構思奇巧的經典建築之一。
建設成果
九曲橋是
汕頭中山公園三大景點之一,亦是其標誌性建築,而且它亦可以說是汕頭中山公園最後建成的一座重要的景點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