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榕城西南隅,環城馬路外傍南河處,有一水上公園,名為“榕江西湖公園”。這裡綠樹成蔭,湖水蕩漾,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市民晨練、避暑、夜遊的好去處。它不是古蹟,是解放後才開闢出來的勝景。它的形成,是榕江南河泥沙沖積與榕城乾群勞動的結果。
榕江有南北二河,南河為主道,它發源於
陸豐長樂,流經
五華、
揭西、
普寧、
揭東、
榕城,至炮台雙溪嘴與北河匯合入海。在這數百里路程中,有許多條支流,攜帶了大量泥沙,沿途不斷沉積,年長月久,遂成河中許多小洲。榕江西湖公園之地,是這些積聚溪洲之一。
昔年,溪洲只是個隨潮水漲落而隱現的小沙丘,漸積漸大,長些水草,水草阻礙流水,泥沙積聚更多,溪洲面積越大。開始,漁民用竹箔閘魚,潮漲時,水流過洲上草地,魚蝦上來覓食,漁人乘機用箔四面圍住,潮退時,魚蝦等被箔攔住,回不了大溪,落入漁人籃里。溪洲漸積,初成農田。當小洲露出水面,便有農民墾植種紅米水稻,有人墾植,積聚更快,遂成一綠洲,西湖初形成時,人稱為“西門大洲”。
大洲的主人,是磐東喬西人林成剛,大概在清朝鹹豐年間,喬林人在榕城經商者很多,西門一帶,到處有喬林人的鋪戶,西門成為喬林人的勢力範圍。成剛公是大商號,有一定財力勢力,聲譽也好,因為人調解糾紛而得到大洲這塊地。以後由子孫經營。《古喬鄉志》土地篇中“洲嶼”欄目,便有記載,把西門洲列入喬西祖宗產業。成剛公子孫再經多年經營,大洲便有農田幾十畝,魚塘兩口,果木成百株,當年大洲與榕城,尚有一水之隔,故塘魚、果子、禽畜都十分安全,土地又肥沃,果子碩大,有名的“大洲木仔”,每顆半斤重、味道酸甜,大洲魚塘,草嫩魚肥,所以池魚也比較熱銷。種水稻則仍以紅米谷為主,因它不怕水浸,稻葉與谷核皆有鋒芒,魚不敢吃它,它的米赤紅色,煮成飯較粗硬,價錢比普通稻穀便宜。
至民國年間,西門大洲已發展為數百畝面積,成一列東西走向長洲,建有幾間房屋,有些人常住看守,種植的農民,都是成剛公後代,有居西門,有居喬西,來往都用木船,也很方便,大洲收入都歸公嘗,但租谷比其 水田少。因之,成剛公戶,便成喬林有 數的大公戶了。
解放後,按土改政策,公戶田產都在沒收之列,大洲土地分給西門農民種,其中不少是成剛公子孫分得田地,魚塘、果木則歸榕城鎮經營管理。
1958年,揭陽縣政府為解決居民日常活動場地問題,便規劃大洲改建為水上公園,全城機關幹部、學校師生、工商人員、常住居民,都到大洲義務勞動若干天,挑沙運土,把大洲頭尾兩端填與環城路連線起來,中間 成為長形大湖,湖中建九曲石橋,亭台水榭,陸地則種植花草。這樣水上公園初步形成,其面積又比建公園擴大了兩、三倍。因地處榕城之西,故名為“榕江西湖公園”。
文革期間,改為農園,景物多遭破壞,撥亂反正,才又恢復了她的舊貌。
特點
在榕城西南,傍依榕江南河,園內西湖岸柳垂蔭,碧波蕩漾。有九曲石橋橫架湖中,中置雙層瑚心亭,古色古香,頗有江南園林意趣。環湖垂柳,搖綠曳碧,撥雲弄月,十分雅致。紅牆黃瓦,掩映於叢林之中;蟲唱鳥鳴,四時不斷。遊艇往來,清歌婉轉。為粵東一大名勝。 在榕城西南,傍依榕江南河,園內西湖岸柳垂蔭,碧波蕩漾。湖中有兩層湖心亭,九曲橋由亭向左右伸展,如龍臥波,橋下遊艇穿梭,錦鱗來去,令人神怡。依欄遠眺,一湖景致盡收眼底。橋頭的“雙象戲水”大型雕塑,高6.6米,大象長鼻高揚,仰天噴水,小象則天真嬉戲,依偎在旁。園中並有少年宮、游泳池、兒童樂園等,並辟有百花圃,群卉競放,奼紫嫣紅。
西湖公園坐落於榕城西南方,依傍榕江。西湖系人工湖,1958年“大躍進”築堤所得,面積為22.4公頃。有湖心亭、九曲橋、荔園等景點,是市區人民休閒活動場所,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到這裡晨練。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西湖建設,決定重新規劃,建成一座較高檔次,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公共場所,豐富市區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
景點氣候
揭陽市境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終年無雪少霜,年平均氣溫21.4℃,年太陽輻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15—156千卡,年平均降水量在1720—2100毫米之間,是全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夏秋間常受強熱帶風暴襲擊,有時因季風活動反常或寒潮侵襲,會出現冬春乾旱或早春低溫陰雨天氣。
景點信息
“全票”對象:1.5米以上兒童及成人;
”兒童票”定義:1.2米至1.5米兒童;
“長者票”定義:65歲以上的長者(憑身份證驗票入園);
“免票”定義: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票(備註:每購票成人限帶一名符合1.2米以下的兒童)。
“親子樂票2大1小”說明: 1) 散客親子(兩個成人一個小孩)樂票。 2) 小孩身高:1.2米—1.5米,若小孩身高低於1.2米或高於1.5米則不享受套票優惠,小孩及大人均按常規散客價格政策執行。
門票免費,但部分景點的遊樂設施仍收費,如西湖動物園、水上遊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