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多層次的工傷保險體系,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進一步提高工傷待遇水平,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東市補充工傷保險辦法
- 頒布時間:2017年8月14日
- 實施時間:2017年10月1日
- 發布單位:丹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為建立多層次的工傷保險體系,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進一步提高工傷待遇水平,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為建立多層次的工傷保險體系,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進一步提高工傷待遇水平,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1全文第一條 為第二條 補充工傷保險為商業保險,是指用人單位在依照有關規定參加工...
第十條 工傷職工從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並繳費的次月起,享受本辦法規定的工傷醫療待遇。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的,從欠繳次月起,其工傷職工的工傷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按規定補繳工傷保險費後,從補繳的次月起,其工傷職工繼續按本辦法的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欠繳前已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的工傷職工,欠繳期間在...
2.工傷人員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三項工傷保險待遇調整辦法。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門印發的三項待遇調整指導意見適時提出,全市執行統一的調整時間和調整標準。其中,5、6級傷殘職工享受的傷殘津貼以最低工資標準為計發基數的,按丹東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 統一工傷認定和勞...
(十四)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科。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金預決算,參與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擬訂全市養老、失業、工傷等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辦法,依法對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的管理、支付和投資運營進行監督檢查,受理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舉報,組織查處重大案件。
進一步完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全面啟動生育保險,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努力使廣大民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加快構建和諧平安丹東。三、2008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
推進用人單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按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加強工傷預防和工傷職工康復工作。按規定對困難殘疾人家庭種養殖項目給予農業保險投保費用補貼。為享受低保的貧困殘疾人免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鼓勵殘疾人參加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商業保險。鼓勵開發殘疾人商業保險產品、財產信託服務等。4.加快發展殘疾人托養照護...
收入包括: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養老金、其他勞動所得及財產性收入。不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家庭收入審核按照國家民政部《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辦法》(民發〔2008〕156號)檔案規定執行。企事業單位引進的經市...
以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推動解決重點民生問題為著力點,按季度公開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重點民生領域的基金運行情況;市人社局網站設定了就業創業信息公開專欄,公開國家、省、市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就業供求信息;每周兩次通過“遼寧省就業網”公開人力資源市場企業用工信息;每月1-2次通過印製《丹東招聘...
實施工傷預防行動計畫,按規定合理確定工傷保險基金中工傷預防費的比例。嚴格責任追究。健全災害事故直報制度,嚴厲追究瞞報、謊報、漏報、遲報責任,完善重大災害評估和事故調查機制,定期組織開展較大以上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回頭看”工作,加大對安全生產犯罪的預防懲治力度,嚴格落實“四不放過”制度。綜合運用巡查、督查...
對見義勇為致殘人員,符合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享受相應待遇;不符合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由民政部門評定傷殘等級並落實相應待遇。對見義勇為負傷人員不夠評定傷殘等級而又生活困難或者已享受見義勇為傷亡人員撫恤補助待遇仍有特殊生活困難的,當地縣級...
擴大農民工工傷、醫療、養老、失業保險覆蓋面。第二節 提高城鎮綜合功能增強中心城市功能。大連要重點拓展航運、金融、研發、物流和信息服務等核心功能,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和產業聚集區,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丹東要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拓展商住、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