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少數民族概況

丹東少數民族概況

《丹東少數民族概況》是1985年丹東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出版的圖書。講述了丹東各種民族的概況和生活方式。

基本介紹

  • 書名:丹東少數民族概況
  • 作者丹東市民族事務委員會
  • 頁數:32
  • 定價:15.00元
  • 出版社:丹東市民族事務委員會
  • 出版時間:1985-5
  • 裝幀:平裝
  • 開本:20開
  • 統一書號:11021-1985
內容介紹,滿族,蒙古族,回族,

內容介紹

內部資料
我市是一個多民族的邊境地區,少數民族成份多,人口比重大。據戶籍部門提供,2007年末,全市少數民族成份已由2001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的35個上升到40個,少數民族人口由85.8萬上升到90萬,絕對數位居全省之首。其中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五個少數民族的人口都超過千人以上。
我市少數民族人口的分布,總體上呈現小聚集、大雜居的特點。全市有一個寬甸滿族自治縣、一個在省內享受自治縣待遇的鳳城市和寬甸下露河朝鮮族、鳳城大堡蒙古族、東港合隆滿族三個民族鄉。
為使全市的人民系統學習、掌握、了解我市少數民族基本情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推動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丹東社會科學》從本期起連續刊載我市少數民族概述,以饗讀者。

滿族


全國滿族人口1068.23萬(2000年),分布全國各地,以遼寧省、河北省為多。丹東現有滿族人口824787人,主要分布在鳳城和寬甸。我市於1985年、1989年相繼成立了鳳城、寬甸滿族自治縣,鳳城於1994年撤縣設市,1989成立東港合隆滿族鎮,2002年撤鎮建立東港合隆滿族鄉。
滿族史稱“諸申”,直系先民為明代“女真”(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往上可追溯至隋唐時代的靺鞨(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北朝的勿吉(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古代挹婁(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周代的肅慎(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女真”之稱出現於唐末五代。16世紀末17世紀初,以建州、海西兩部女真人為主體,將分散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統一為共同體,1635年農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極正式定族名為“滿州”。為紀念這一天,1989年10月,在丹東召開的“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將每年的農曆10月13日定為“頒金節”,“頒金”是滿語誕生一詞的音譯。1911年辛亥革命後,改稱滿族。
滿族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6世紀末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製的。滿族自古就好歌舞,舞蹈動作多由狩獵、戰鬥等活動演化而來。滿族的傳統體育有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及滑冰等。
滿族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是廚房,裡屋三鋪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飲食以麵食為主,愛吃粘食。民族風味食品有酸湯子、白煮豬肉、炙豬肉及糕點“薩其瑪”等。滿族的旗袍曾經流行各地,現在仍為城市女性青睞。滿族最主要的禁忌是打狗、殺狗,在主人面前罵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滿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薩滿教。“薩滿”是通古斯語,漢譯為“巫師”。民間薩滿又分以跳神為職業的薩滿和管理祭祀的家薩滿兩種,現已消失。

蒙古族


全國蒙古族人口581.39萬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丹東市蒙古族人口30734人,主要分布在鳳城東港振安區。1989年成立鳳城大堡蒙古族鎮,2007年,建立鳳城大堡蒙古族鄉。
“蒙古”最早見於唐代,史稱“蒙兀室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流域的一個部落。蒙古部族的首領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於1206年被推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從此,蒙古地區諸部逐漸融合為一個新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蒙古民歌可分長、短調兩種體裁。蒙古族傳統舞蹈有馬刀舞、鄂爾多斯舞、盅碗舞等。蒙古族的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吸收了藏醫、漢醫的經驗,在醫療診斷方面自成體系。“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遊戲的意思。
蒙古族普遍嗜飲磚茶,牧民飲食多以牛、羊及奶食為主,輔以糧食、蔬菜。首飾、長袍、腰帶、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四個主要部分。男女都穿身寬袖長的長袍,束以腰帶,著長筒皮靴。
禁忌:馬鞭子要放在門外,以示對主人的尊敬;見到門前有火或掛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不要進入;出蒙古包後,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主人端出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不食自死動物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來客不讓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喪事忌紅色和白色,而喜事忌黑色和黃色。
蒙古族原信仰薩滿教,後來信仰喇嘛教。

回族


全國回族人口981.68萬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雲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省、區。丹東市回族人口17307人,主要分布在鳳城市、振興區、元寶區
回族,自稱“回回”,以13世紀遷入的中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主,包括7世紀以來僑居東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後裔在內,在長期發展中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族成分逐漸形成。其先民在唐宋時被稱為“蕃客”,元明以來稱“回回”。
回族通用漢語、漢文。在文化上曾受阿拉伯、波斯等西亞傳統文化的影響。回族以善於經營著稱,珠寶玉石、運輸業、牛羊屠宰和加工業,都是他們的傳統行業。
回族習慣在住地修建“禮拜寺”,多圍寺而居。禮拜寺漸漸統稱為清真寺。回族飲食以米、面為主,吃牛、羊、雞、魚肉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回民很愛喝茶。清真風味小吃享有盛譽。服飾: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襯衫、黑坎肩;婦女戴黑、白或綠色的蓋頭,老年婦女愛穿黑色大襟衫襖,農村婦女喜歡穿色彩鮮艷的服裝。喪葬:普遍實行土葬、快葬。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禁忌:忌食豬、狗、馬、騾的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或處死的畜禽,不吃動物的血;禁用食物開玩笑等。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
朝鮮族
全國朝鮮族人口192.38萬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丹東市朝鮮族人口17172人,主要分布在寬甸、振興區、鳳城和東港。1989年成立寬甸下露河朝鮮族鎮,2002年撤鎮建立朝鮮族鄉。
中國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東北境內。自19世紀中葉起,陸續有較多的朝鮮人遷入,尤其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文創於1444年,有40個字母。朝鮮族以能歌善舞、注重文化教育而著稱。摔跤、足球、盪鞦韆、跳板、拔河、田徑等是朝鮮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朝鮮族人民十分重視教育,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興辦了不少學校。
朝鮮族傳統住房多以木搭架,屋頂四個斜面,用稻草、麥草或瓦片覆蓋。近年來,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主食大米。湯是日常飲食中必備的。喜吃狗肉、牛肉、雞肉、海魚及泡菜、辣椒醬等。傳統風味食品有打糕、冷麵和大醬湯等。服飾:喜愛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稱。婦女穿短衣長裙;男子穿白色短上衣,外加坎肩,褲襠肥大,宜於盤腿而坐。主要有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節日。朝鮮族非常講究禮節,孝敬父母長輩是全民族傳統的美德。忌諱人稱“鮮族”,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
朝鮮族在歷史上信仰多種宗教,除了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外,佛教在朝鮮族中也有較廣泛的影響。
錫伯族
全國錫伯族人口18.88萬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自治縣,以及伊寧市、烏魯木齊市等地。丹東市錫伯族人口9582人,主要分布在鳳城、東港兩市。
“錫伯”為本民族自稱。關於錫伯族的族源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另一種認為“錫伯”為地名,居住在這一地區的人民因而得名。1764年,1016人被滿洲統治者徵調新疆戍邊,隨軍家屬有兩千多人,此後,錫伯族便分居於東北、西北兩地。
錫伯族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18世紀中葉部分錫伯族人自東北遷至新疆後,在滿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語言;文字是1947年在滿文的基礎上略加改動而形成的。
錫伯族原為遊牧民族,射箭是錫伯族最喜愛的傳統民眾性體育活動。錫伯族的男裝多為長袍,長領不太高,紐扣在右側,長袍左右下面開衩;女裝也是長袍,式樣與男子相同,但在邊緣和袖口上常用花邊點綴。
錫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麵食,尊貴客人來訪,要殺羊款待,做豐盛獨特的“全羊席”(錫伯族人稱之為“莫爾雪克”)。錫伯族的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抹黑節、杜因拜扎坤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杜因拜扎坤節也稱為“四一八”西遷節,這是錫伯族傳統的盛大節日。這一天是當年被迫西遷新疆屯邊的錫伯族人與留居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話別的日子。
錫伯族的宗教信仰早期屬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後來信仰薩滿教和藏傳佛教
黎 族
全國黎族人口124.78萬人(2000年),主要分布於海南省。我市有黎族人口249人,主要分布在鳳城、寬甸兩縣(市)。
黎族自稱“孝”、“岐”、“美孚”、“本地”等。“黎”這一專有族稱始於唐末,固定於宋代,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己的語言,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1957年,創製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黎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包括民歌、民謠、神話、故事、傳說、諺語和謎語等各種體裁。黎族能歌善舞,唱歌是黎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樂器以吹奏樂器為主,傳統樂器有口弓(口琴)、鼻簫、排簫、水簫、洞簫等。
黎族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形屋兩種。服飾:婦女穿對襟長袖上衣,下著筒裙,有的穿套頭式上衣,束髮腦後,插以骨簪,戴綠花頭巾;男子以紅布或黑布纏頭,穿無領對襟上衣,下穿前後兩幅布的“吊檐”。黎族人民擅長紡織,歷史優久。黎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主食大米,傳統的竹筒飯異香撲鼻。禁忌:不能提及先輩的名字,如外人不慎當面提其先輩名字,會引起對方的不愉快;部分黎族對貓禁殺忌食。
大部分地區仍以祖先崇拜為主,雜以自然崇拜,流行雞骨卜、蛋卜。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圖騰崇拜的痕跡。道教對黎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代以來,有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壯 族
全國壯族人口1617.88萬人(2000年),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我市有壯族人口176人,主要分布在寬甸、鳳城兩縣(市)。
壯族是由中國古代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的。壯族自稱因地而異,有“布爽”、“布壯”、“布儂”、“布曼”等20餘種稱呼,解放後,統稱“僮族”。1965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倡議,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壯族”。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文字系1965年創製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乾欄式木樓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系精緻的圍裙;小伙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駝背粽”是節日饋贈的佳品。此外,烤整豬、白斬雞等,也都是壯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壯族能歌善舞,無論是在節日還是日常生活中,壯族同胞都愛唱山歌,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壯錦是壯族人民的工藝品,色彩絢麗,圖案別致,早已馳名中外。壯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禁忌:農曆正月初一不殺牲,有的地區青年婦女不吃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外人不得入內,婦女生小孩未滿月,不能到別人家裡去。
壯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對壯族影響也很大。
侗 族
全國侗族人口296.63萬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和湖南省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我市侗族人口為86人,主要分布在鳳城市、振興區和寬甸縣。
侗族自稱為“甘”,隋唐文獻中多稱“峒人”,“峒僚”、“峒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統稱為侗族。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沿用漢文。1958年,創製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侗族以“侗家人人會唱歌”而自豪,琵琶歌為侗族所特有。喜歡銀飾,主要有頸圈、項璉、手鐲、耳環、戒指、銀簪、銀花,其中以銀花最為精緻。
侗族房屋用衫木造,二三層、四五層不等,多有吊腳樓。飲食以大米為主,普遍喜食辣椒、酸味和油茶。服飾:男子多穿對襟短衣,女則穿裙或褲。節日有春節、祭牛神(農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侗年及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侗族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以生產粳稻為主,糯稻次之,善用稻田養魚,林業以產杉木著稱。禁忌:山林、水塘等被認為有“風水”的地方,不許亂挖;忌人砍伐宅基周圍的古樹;生小孩三天內,忌生人入家。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以女神“薩歲”(意為創立村寨的始祖母)為至高無上之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