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間產品貿易(Intermediate products trade)
中間產品貿易是隨
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大量的國際貿易由中間產品、原材料構成,這些貨物在到達
最終消費之前需要當地的進一步加工,更進一步說,幾乎沒有什麼國際貨物是沒有在當地經過任何加工的純原料或初級要素。如果生產被視為在一定範圍內的有序活動,即從初級原料的生產到消費者要求的最終產品的活動,發生在這個過程的國際貿易就是中間產品貿易”。根據聯合國Broad economic catalogue(BEC)分類法,按照產品的生產過程或使用原則把商品分為三大類,即
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作者從UN Commodity TradeStatistic Database獲得我國進出口商品中間產品數據,並計算出從1995年到2005年十年間我國中間產品進口占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在50%-70%之間,出口占當年出口總額的比重約30%-40%。可見中間產品的進出口已成為我國進出口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間產品貿易是貿易與投資問題的綜合反映,是投資
貿易一體化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
前人文獻中對外商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的相關性研究主要集中於
國際直接投資與
進出口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一般有三種情形:一是替代性,具有代表性的如蒙代爾的投資貿易替代理論;二是互補性,具有代表性的如
小島清、Markusen&svensson的貿易投資互補理論;三是不確定性,如Neary的貿易和投資關係的不確定性。李普西和韋斯依據美國20世紀70年代統計數據研究發現美國跨國公司在
開發中國家設立的子公司所生產產品年產量的增長與美國同年向這些國家出口的同一
商品出口總量呈正相關,且這種現象存在於美國近80%的產業部門;胡弗鮑爾等人著重研究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將美國1980、1985和1990年的
對外直接投資總量與出口總量做實證研究,發現美國的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呈穩定的正相關; Jun&Singh研究了1969至1993年間世界上11個最大引資國的出口和
國際直接投資的關係,其中有四個國家顯示出口是國際直接投資的格蘭傑原因,只有一個國家顯示國際直接投資是出口的格蘭傑原因,其餘6國顯示出口和國際直接投資之間不存在顯著的格蘭傑因果關係。
還有學者從跨國公司的
垂直專業化分工和
交易成本的角度闡述有關
國際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問題,如lemoine&unal-esenci認為在垂直型跨國公司中產品沿著垂直專業化分工過程轉換
比較優勢,在這個轉移點就產生大量的中間產品貿易;Krugman從垂直型貿易與投資角度分析了跨國公司中間產品貿易在國際間流動造成的貿易與投資互補作用和影響,認為國際貿易和
國際資本流動都無法完全消除國際間
資源稟賦的差異,只有兩種的結合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程惠芳等認為跨國公司正是通過
對外直接投資把中間產品的外部交易市場納入到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體系之中。
產生的理論基礎
中間產品貿易有別於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所描述的最終產品的貿易,正因為如此,到目前為止,有關中間產品貿易系統的理論尚未建立起來,但許多學者已從不同角度對中間產品貿易進行了闡述。
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為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這一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也同樣可以解釋中間產品貿易現象,但必須加以修改。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產品的差異只有價格上的差異,
價格差異體現出
成本差異,其結果比較優勢就是成本優勢。Lemoine等認為在當今的國際化生產中主要有兩種類型的
專業化生產:當一個國家在給定的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都具有
比較優勢,即從生產上游到下游,那么在
國際分工中這個國家就會選擇自己成本比較低的產品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儘可能擴大生產規模和出口數量,其結果是各個參加分工的國家都可以通過貿易獲利,這種形式稱為“水平型”的專業化分工和生產;如果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只出現在生產的某個階段而其他生產階段是劣勢的話,那么在國際分工中這個國家就會沿著生產鏈的伸展選擇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階段進行規模生產並出口。意味著參與這種分工的所有國家都可獲得產品生產階段的
貿易利益,這種形式則稱為“垂直型”
專業化分工和生產。從生產鏈的角度看
比較優勢可以視為產品沿著生產過程轉換的比較優勢,在這個轉換點將產生大量的中間產品貿易。
垂直專業化理論:“垂直專業化”主要是指各種企業間中間產品貿易不斷增多,跨越多個國家的
垂直貿易鏈不斷延長,每個國家只在
商品生產的特定階段中進行專業化生產的現象,經典的如Hummel將垂直專業化的特徵歸納為三個要點:一是一種商品在多個階段連續生產;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提供價值增值;三是至少有一個國家必須在它的生產過程中使用進口
投入品,產出的產品大多都被
出口。根據Hummels定義,
垂直專業化須包括進口和出口兩個過程,從進口方面看,只涉及中間產品進口的一部分,儘管所有的中間產品貿易都符合條件一和條件二,但不一定符合條件三,因此只有最終體現在出口商品中的中間產品的進口才屬於垂直專業化範疇。從出口方面看,
垂直專業化既涉及中間產品又涉及最終產品,與進口方面相同,即使所有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出口都屬於垂直專業化範疇也必須滿足以上三個條件。
垂直專業化的生產和
貿易模式表明中間產品貿易是
國際分工中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重要的紐帶。
價值鏈理論:價值鏈是指企業組織和管理與其生產和銷售的產業與勞務相關的各種
價值增值行為的鏈結總和。波特認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每個企業都在尋求自己的競爭優勢,但任何企業不可能在每一個領域都保持領先,這就決定了每個企業既在保留
經濟活動中關鍵環節和關鍵能力基礎上把一些相對競爭力較弱的環節轉移到國外,同時又需要與自己
生產經營活動相互關聯的企業建立比較穩定的聯繫。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價值鏈上各鏈節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它取決於一個公司的競爭優勢以及與各比較優勢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同價值活動所要求的
生產要素的質量和數量差異很大,而不同的國家生產要素的稟賦又各不相同,這就為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按照
比較優勢的原則選擇價值活動的最佳布局提供了條件。企業可根據市場狀況和企業自身情況對企業價值鏈進行分解或整合。價值鏈分解的實質是關於價值鏈的每一鏈段的定位問題,“定位”決定了價值鏈每一段落活動的地理位置,並受公司獲得市場和比較優勢
偏好的驅動;價值鏈的整合更多的是強調n個價值鏈段的協調,價值鏈整合的結果將使公司利益達到最大化。而其中的價值鏈分解的過程就是大量中間產品貿易產生的過程。
市場內部化理論:
個體經濟學的一個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易往往使資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條件下
資源配置被認為是
帕累托最優。然而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中
市場機制的運作效率是在一些假定條件之下發生的,如果條件不能滿足或不能完全滿足時就會出現
市場失靈或非效率問題。此外
市場機制動力的形成正是依賴經濟人的最大化自身利益行為,但也正是這種對自利的過度依賴和對利他的要求不足會導致
市場失靈。若進一步假設貿易活動是在
完全競爭條件下進行,那么套用
市場機制也要付出成本。與此同時,現代國際貿易中外部市場存在著
交易成本,由於外部
市場效率的降低及存在交易成本,迫使公司尋求統一的控制權和所有權,將許多原屬於市場的交易諸如中間產品的交易進行市場“
內部化”,其結果改變產品最終生產者在市場中進行垂直控制的傳統生產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圍繞著產品標準在全球有效配置資源,按照標準在全球範圍從事生產,形成標準控制下的產品零部件、模組生產與最終組合的新生產方式,從而公司內貿易發展迅速,中間產品貿易增多。
產生的現實條件
從產品的性能講能夠發生中間產品貿易的產品需要具備以下主要條件:第一,產品本身具有可分性,即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工序在空間上具有可分性;第二,生產技術的發展,即生產過程分解的可能依賴於
產業的生產技術;第三,生產過程由多階段進行,按生產階段過程對
生產要素不同的
偏好要求安排在相應不同要素稟賦的國家。除此之外,還受其他因素影響。
國際分工的細化:國際分工的發生和發展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社會經濟條件,二是自然條件。其中社會經濟條件中生產力的發展是促使
國際分工發生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技進步是國際分工得以發生和發展的直接原因。
國際分工隨幾次科技革命的發展而變得更加細化,由過去的部門間專業分工向部門內專業分工迅速發展,科技進步使各
產業部門之間的級差化不斷加強,不僅產品品種規模更加多樣化,而且生產過程進一步複雜,表現為不同型號、規模的產品專業化,零件和部件的專業化及工藝過程的專業化。分工的細化使生產專業化迅速發展,亦即一個
最終產品可以由一個企業變成許多個企業來進行,同一個企業中也可以分成許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產品的一個零件或部件。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每個部門只集中於一個小範圍的大規模生產。它可以達到高精度的質量要求和規模生產的經濟目標。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
利潤不再只是從
最終產品中獲得。每個生產環節都獨立出來並且都有獲得
利潤的可能性,於是專業化分工不僅使最終產品專業化生產,而且還使中間產品成為了商品。
關稅結構的設計:關稅是
巨觀經濟調控的手段之一,從屬於國家的貿易政策。徵收
關稅使得進口商品數量減少,國內生產的商品產量增加。所謂
關稅結構是指所有進口商品的不同
關稅稅率結構關係概括。由於政府在徵收
關稅時並不是所有的進口商品都徵收單一
稅率,而是不同商品徵收不同稅率,從而構成一國進口商品的
關稅結構,這種關稅結構可以反映在不同加工階段最終產品投入要素的關稅率及其對
相關產業保護程度的影響。最典型的
關稅結構是原材料免稅,中間產品低
稅率,最終產品高稅率,這也是現代關稅結構理論。現代
關稅結構理論認為從
初級產品、半製成品到製成品,隨著加工程度的不斷深化
稅率應不斷提高,即
關稅升級。從有效保護的觀點看,循級而升的
關稅結構表示
有效保護率通常大於
名義保護率,亦即當
最終產品的名義稅率一定時,中間產品的
關稅稅率越低,對最終產品的有效保護率越高。所以一般而言,各國中間產品的
稅率普遍要低於最終產品的稅率。隨著世界
關稅稅率整體水平的下降,中間產品的稅率也呈下降趨勢,這也是當今中間產品
貿易量不斷增多的原因之一。
資源配置機制的變化:市場的失靈和非效率問題表明公司存在的必要和內部運行機制的可行。“
市場機制並不是
資源配置過程中完美無缺的唯一可用的協調機制”,“市場交易往往有頗高的費用,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市價是難以決定的”。“因為交易費用大而難定市價,公司便會代替市場”。“公司和市場是兩種不同而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機制”。市場上的交易是由
價格機制來調節的,而公司內交易則用行政性的方法來調節資源的配置。跨國公司是一種現代企業,除了具有現代企業的一般特徵外,還有一般企業所沒有的在企業組織內部進行
資源配置和運作的企業特有機制,它主要不是靠市場價格機制起作用,而是依靠其某種壟斷優勢,藉助
國際直接投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對資源進行整合,亦即“看得見的手”操縱著資源的配置。為此跨國公司在其
跨國經營活動中不斷創新其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諸如
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
產品內貿易、外包生產、模組組裝等,充分套用“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兩種機制進行資源調配,生產和流通相互交織,中間產品貿易不斷增多,其結果使得國際生產方式和
國際貿易方式變得更加複雜。
與新貿易理論的區別
國際貿易的生產性與交易性
由於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的高度一致性,中間產品貿易實際上就是以零部件、配件、組件及
中間投入品等為載體的
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或者說是這些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直接流動,它既體現了商品的生產屬性,也體現了商品的交易特性。但在以H-K模型為主要框架的新貿易理論中,
生產要素是不可以流動的,沒有中間產品的投入,生產技術不僅在每個部門內的各個品種間相同,而且在各部門間也相同,國際貿易活動只是
最終產品的交易,因而商品的生產特性被忽視了。這從Krugman模型(1979,1980)、Helpman模型 (1981)以及Helpman-Krugman模型(1985)的假設中就可以看出。儘管在Either(1982)模型中,出現了
中間投入品的生產,但他採用的是單要素假定,其
生產函式類似於Krugman所使用的——只不過他用投入品M代替了勞動。而在後來的新貿易理論進展研究中,儘管也吸納和擴展了Either的方法,將中間產品的投入置於模型假設之中,但都是採用了過於簡化的假定條件,即以一體化世界經濟作為參照物,並且都只是從
產業層面上來考察貿易的原因、模式及其對福利分配的影響,企業只是作為一道簡化的裝置出現,企業內部組織方式、策略行為等都被簡化了。因此,現存的H-K貿易理論框架無法對國際貿易的生產性特徵給予合理解釋。
契約的不完備性與不完全市場結構
中間產品貿易是
垂直專業化分工的必然結果,準市場的交易環節加劇了交易過程的複雜性。在國際外包方式下,由於信息不完全、當事人的
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傾向,契約條款描述的完備性、履約方式及違約處理等各方面難以做到事前明確,契約只能考慮到數量有限的變數,或者是與契約直接相關的變數,或者是那些“法庭”容易驗證的變數,
最終產品商和中間供應商之間很難簽訂一個完備的外包契約。即使在國際FDI形式下,
最終產品商和中間製造商之間也同樣面臨著僱傭契約和激勵契約等,這些契約也是難以對未來的偶然事件及其責任、權利做出明細規定,因而契約也是不完備的。然而,在現有的H-K貿易理論框架中,雖然突破了傳統理論中
完全競爭、
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強調不完全市場結構、
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使理論進一步逼近現實。但是,在H-K模型中,不完全市場結構是用廠商數目、產品差異化及價格變化來體現的,對於信息不完全這一條件卻被簡化了,更沒有涉及到微觀企業內部行為問題。因此,H-K貿易理論沒有考慮到中間產品貿易中契約的不完備性。
貿易模式的網路性、內部性與外部性
隨著國際生產的全球化發展,貿易活動越來越圍繞跨國公司而展開。在母公司的控制下,最終產品商既可通過獨資、
控股、參股等
股權式的一體化形式,也可藉助於品牌、協定、分包、許可證等非股權控制的非一體化形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
垂直一體化生產”(vertical integrated production)或“零散化生產”(fragmented production)。相應地,大量的原材料類
中間投入品、零部組件類中間產品,將頻繁地流轉於各子公司、分公司或
外包企業網路之間,從而產生了大量的中間產品貿易。顯然,發生在“
垂直一體化生產”方式下的中間產品貿易是典型的公司內貿易模式,體現了貿易模式的內部性;而在“零散化生產”方式下發生的中間產品貿易則是公司間外包貿易模式,體現了貿易模式的網路性,即貿易各方之間都承擔了關係專用性投資(relationship specific invest-ment),是介於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中間形態,用Spencer的觀點來看,這種外包模式最好描述為合資關係(a joint venture)而不是市場關係(an arm’slength relationship)(Spencer,2005)。這兩種貿易模式都不能簡單地以
產業間貿易和
產業內貿易來區分。但在H-K貿易理論框架中,國際貿易是水平型
產業內貿易模式,體現了與
產業間貿易模式的外部性相比較的內部性質。因此,中間產品貿易模式的網路性和內部性與H-K貿易理論中貿易模式的性質發生了偏離。
我國發展狀況
從1995年到2004年十年間我國中間產品出口
年均增長率為20.50%,其中半成品年均增長率為7.21%,零部件的增長率為34.43%;中間產品進口年均增長率為17.50%,其中半成品年均增長率為8.56%,零部件年均增長率為26.03%。10年間中間產品出口的
年均增長率大於進口增長率,說明10年前我國中間產品出口相對進口說基數較低,而近年來中間產品出口發展較快;根據計算發現從1995年以來中間產品的進口始終占進口總額的 50%以上,從表1和表2可知1995年和2004年即使相隔10年,中間產品進口占當年進口額的比重分別為53.54%和55.16%;無論中間產品的進口還是出口,半成品和零部件所占中間產品比重發生相反的變化:由以半成品為主轉變為以零部件為主,說明國際
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以及我國中間產品的進出口均以
勞動密集型的零部件為主。由表3可知2004年我國
出口貿易的前十項商品中有五項帶有零部件的中間產品出口,說明我國半成品及零部件的出口呈發展態勢;結合表2和表3可知與電子及通訊設備相關的設備及零部件無論在出口貿易或
進口貿易中都占有相當份額。
意義
一、中間產品貿易是在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生產要素重新配置及生產國際化的產物:根據上述計算如果中間產品進口按當年進口額的50%計算,意味著這一部分的進口並沒有直接進入到我國的消費領域而是
生產領域,如果中間產品的
出口按當年出口額的25%計算,意味著這一部分的出口直接進入到其它國家的生產領域。可見中間產品這種生產和
貿易方式無論在現在或將來都將對我國的
貿易規模、
貿易結構及
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重大影響。
二、中間產品貿易將改變一國的進出口能力:在進口方面,進口國可以進口其本身並不需要的中間產品,而後通過進一步加工
再出口,這就意味著中間產品的進口需求並不一定要求與進口國消費能力和水平相一致;在出口方面只要出口國在產品的某個生產階段能夠具有比較優勢,就能擴大出口,這說明中間產品出口供給只與出口國某種
生產要素或某種生產能力密切相關。
三、中間產品貿易與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密切相關:跨國公司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在一些國家建立起相對獨立的
經濟實體,這些經濟實體之間由於內部分工形成了相互依賴的
專業化生產關係,這種專業化分工和生產資源一旦跨越國界,中間產品貿易便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我國儲蓄餘額及
外匯儲備餘額都相當大的條件下,今後應調整
利用外資的戰略,把利用外資與我國參與
國際分工相結合。
四、我國中間產品的進口占進口額的一半以上:這種狀況與我國
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具有一致性 當然在我國加工貿易的出口中不排除在我國採購中間產品的可能,但如此大的中間產品的進口比重與我國加工貿易政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