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鋪鎮位於臨洮縣北部,是臨洮的北大門,蘭州的南大門,212國道及蘭臨高速公路貫穿全鎮6個行政村、約17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鎮域總面積253.55平方千米。轄20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237人(2017),共有耕地面積46659.1畝,人均耕地2.4畝。
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社會事業,行政區劃,特色產業,新農村建設,
地理環境
全鎮地表主要以黃土山區和砂粒岩壑區組成,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2100 米,但山川海拔高度相差較大。境內乾旱少雨,年均降雨量僅363毫米,且分布極為不均,多集中在秋季。洮惠渠及中鋪電灌工程給川區5個村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
經濟發展
工業方面,以非金屬礦產資源開採加工為主;農業方面,以小麥、玉米、洋芋種植為主,以產百合、西瓜、黑瓜籽而聞名,尤其百合種植已成為“蘭州優質百合”的主產區之一;第三產業方面,該鎮餐飲服務業較發達,有各類餐館60多家,停車住宿場所近30家,洗車台近30家,為過往客商及司機提供了極為便利的各類服務。
中鋪經濟堅持“工業強鎮、農業穩鎮、特色富民”的發展方向和思路,經過幾年的實踐,形成了以下幾個特點:
1.依託區位,交通優勢逐步形成了“道口”經濟。以下石家井坪出口為中心,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在井坪出口周圍逐步形成了以餐飲、停車住宿為主的第三產業,為“道口”經濟的發展搭建了較好的骨架。
2.依託交通、土地的優勢,逐步向“工業強鎮”的方向邁進。規劃16平方公里的定西市工業園區已測繪完成;投資1000萬元的遠達石油化工機械加工廠已完成征地、工人錄用,即將動工建設;投資120萬元的大洋給水設備公司已試投產運營;投資780萬元的金鈴肉牛養殖項目已完成評審,報國家農業部待批覆。
3.依託自然條件“特色富民”工程已基本形成規模。在川區形成了以瓜果瓜籽、葵花套種砂地早熟洋芋為主的間作種植模式,其畝收益在1200元以上。山區13個村已形成了1.5萬畝的百合無公害種植規模,其年效益在3000萬元左右,並配套建設了百合市場、保鮮氣調庫,形成了產、供、銷產業鏈條。
社會事業
全鎮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6所,其中獨立國中1所,九年制學校1所,完全國小24所;有教職工202人,其中正式162人,代理40人;有學生3326人,其中中學生1030人,小學生2296人。有中心衛生院1所,畜牧站1所,村衛生所24個,個體私營衛生所14個,有個體經營戶114戶。
行政區劃
特色產業
中鋪鎮灣腰子村種植的百合以其口感鮮嫩品質優良、有機質含量豐富而受到眾多消費者的親昧,更以其獨特的品質被相關部門納入了蘭州百合原產地保護範圍,一到百合上市的時間,外地客商蜂擁而至,灣腰子村的百合成為客商的搶手貨,百合產業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 中鋪鎮灣腰子村位於七道梁319國道南側,海拔高度2640米,耕地面積2021畝,氣候相對濕涼、土壤疏鬆、有機質豐富,環境無污染,光照充足,十分適宜無公害百合種植。這裡的民眾長期以來就有種植百合的傳統,2000年前,灣腰子村百合種植面積已有200畝左右,品質差,產量低,每戶百合均收入只有600元左右,百合的經濟價值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村支部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行了廣泛的考察,選擇了擴大種植規模,更換優良品種,走打造特色產業村的路子,把全村的百合作為特色產業推向市場。村支部按照當地實際情況,結當地農戶有多年種植百合的歷史和經驗,積極引導當地民眾擴大百合種植面積,並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對農戶進行種植培訓和種植要求,發展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百合。經過幾年的努力,全村無公害百合種植面積已達到1200畝,使民眾的的經濟收入連年提高。
在種植過程中,村黨支部組織對20戶貧困民眾、6戶貧困黨員進行“一幫一”責任制,通過種植能手,種植大戶對貧困民眾貧困黨員進行“一幫一”措施,從資金、技術、肥料等方面具體幫的結對幫扶。通過示範點的輻射帶動使周邊幾個村增加百合面積達到1.5萬畝,平均戶均百合年收入達10000元以上,使許多民眾蓋了新房,增添了家用電器,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新農村建設
下石家村位於蘭臨高速公路井坪出口附近,全村共有8個社,386戶,1734人,耕地面積2390.8畝。人均純收入1792元。
鎮黨委、鎮政府一班人,利用本村區位、土地、灌溉優勢,全力以赴抓項目、調結構、組織勞務輸出,並將下石家新農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多方渠道積極帶領本村民眾奔小康。下石家村依託離蘭州市近的區位優勢和緊靠蘭臨高速的交通優勢,建立起“道口”經濟。已投資337萬元建成小康型農宅55戶,投資310萬元建成商業鋪面、停車住宿場所3000平方米,建成大理石加工廠一個,秸桿轉化加工廠一個,埋設自來水管道5.3公里。已有18個商業鋪面開始經營,“道口”經濟逐步凸
顯。在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的同時,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狠抓了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農宅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內容。總計完成投資91.2萬元,其中:完成投資70萬元的新農村農宅建設10戶;投資20萬元,種植西瓜500畝、籽瓜500畝、玉米制種400畝,葵花套種500畝;投資0.8萬元,種植白蠟、國槐3000株,補栽歷年退耕還林300畝;投資0.4萬元,整修襯砌渠道1.5公里;埋設自來水管道5.3公里;對本村垃圾亂倒、柴草亂放、糞土亂堆的“三亂”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有效地治理了村容村貌;通過縣農業局聘請專業人員對種植戶進行了兩期種植技術的培訓,培訓人數達到200人以上。
在做好以上工作同時,還充分發揮“村村通”網站建設,為全村民眾播放法律法規、種養專業技術、愛國教育等專題片150多場次,使民眾更快更全面了解掌握了有關政策、法規,學到了適合於當地種養方面的技術知識,加強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更好地開展新農村建設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