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經典課

中華文化經典課

《中華文化經典課》是2024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繼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文化經典課
  • 作者:郭繼承
  • 出版時間:2024年4月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76085
  • 裝幀:盒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尚書》告訴我們人生有五福六極,你知道分別是什麼嗎?
《易經》告訴我們否極泰來,但為何否卦排在泰卦之後?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德”?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我們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喜樂人生?
中華民族作為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諸多典範,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以說,中華文化對於人們如何提升自己的修為、如何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質和文明程度,有極為豐富的論述和闡發。
郭繼承老師精選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 20 餘部文化經典,通過對《尚書》《易經》《論語》《史記》《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經典的解讀,以及對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韓非子、苟子、司馬遷、韓愈、朱熹、王陽明、顧炎武等數十位先賢哲人的偉大思想的分析與闡釋,結合當下時代問題和自己的人生思考,總結國學經典如何提升人的修為,幫助讀者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在複雜的社會中精進自己,提升人生的境界。

圖書目錄

前言 讓人民看懂,讓人民受益//001
第一講 鴻蒙之初
神農氏嘗百草:成就自我的第一路徑  /002
舜從修身到治國:從小人物到大人物  /009
大禹治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早啟示  /016
第二講 《尚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關於人性最精彩的解讀  /022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成大事者的必修課  /028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從天意到民意的轉換  /033
“向用五福,威用六極”:洪範九疇中的人生哲理  /038
第三講 《易經》
符號系統:學習《易經》的敲門磚  /050
乾卦為何排第一:有大成就者成長的秘密 /056
坤卦:如何成為優秀的輔佐者? /062
從“泰”到“否”:為何泰卦之後是否卦? /068
謙卦:“謙”字包含哪些智慧? /073
從“隨”到“蠱”:如何衝出包圍規律? /079
從“剝”到“大畜”:怎樣在逆境中奮起? /083
從“損”到“益”:有付出,才有收穫 /088
從“革”到“鼎”:大變革之後,如何恢復元氣? /093
從“震”到“艮”:居安思危,才能長長久久 /098
從“既濟”到“未濟”:要認清事物發展的趨勢 /102
第四講 《易傳》
“一陰一陽之謂道”:如何讓一切和諧? /1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就自我的法寶 /118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成就自我的基石 /123
“聖人之大寶曰位”:在天地間找準自己的位置 /127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無須費盡心機,種好因就好 /131
“唯變所適”:時刻準備接受“變”的考驗 /135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做人做事要遵循規律 /139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天下大同會實現嗎? /142
“形而上者謂之道”:探究萬事萬物背後的規則 /146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大人”的境界 /149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我們該有的人生態度 /153
“《易》無思也,無為也”:揭開《易經》的奧秘 /156
第五講 《黃帝內經》
懂得中醫病理學說,更好地理解生命奧秘 /162
“德全不危”:養生的積極意義 /170
四季養生:適應氣候變化的攝生法則 /177
第六講 《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 /186
在矛盾對立的世界裡,我們何以立身處世? /192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樹立辯證翻轉的思維 /195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們為何很難領會大道? /199
“道法自然”:老子說出了做人做事的大原則 /202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的加法與減法 /205
“常使民無知無欲”:老子真的主張愚民嗎? /209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為何這么說? /212
“以百姓之心為心”:治理社會要重視人民的感覺 /216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網、法網與人網 /220
“不敢為天下先”:正確理解老子的“三寶” /223
“曲則全,枉則直”:怎樣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226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大事者需從細處著眼 /230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領導者處下的智慧 /234
“上善若水”:水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德”? /23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才能認識世界 /24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的社會治理思想 /243
“小國寡民”:這真的是退步的歷史觀嗎? /248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為功之本在於守道 /251
第七講 《莊子》
莊子的境界:心無掛礙,才能擁抱自由 /256
鯤鵬之志:怎樣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去看世界? /259
莊周夢蝶:不被物象拘束,達到精神自由之境 /266
“緣督以為經”:修身養性——莊子的養生智慧 /271
自事其心:在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定地活? /278
畸人傳奇:充實德行,養成個人的魅力 /286
真人真知:“真人”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 /293
不治而治:莊子的管理學 /299
坎井之蛙:有什麼樣的認知,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307
機械與機心:我們應該怎樣讀經典? /313
第八講 《論語》
一生顛沛流離的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320
如何正確理解《論語》的核心概念“仁”? /327
“學而時習之”:《論語》的文眼 /332
“君子務本”:每個人成就的根基 /335
“巧言令色,鮮矣仁”:什麼是真正的修為? /339
“君子不器”:只有突破局限,才能不斷成長 /342
“朝聞道,夕死可矣”:價值觀決定人生的選擇 /346
“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文明形態的生存之道 /349
“見賢思齊”:正確看待自己的嫉妒之心 /352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表達言論的邊界 /355
“不遷怒,不貳過”:做到這六個字就是賢人 /358
“鳥獸不可與同群”:孔子為什麼要周遊列國? /361
君子有三戒、三畏:修身之道與“怕”的哲學 /365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不要誤解孔子的話 /369
“以德報怨”:聖人之言,不可斷章取義 /373
“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的修行之路 /378
“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離我們遠嗎? /382
第九講 《孟子》
孟子生平及思想學說 /388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對人性的看法 /392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功名利祿從何而來? /396
“何必曰利”:孟子怎樣看利益和仁義的關係? /399
“不失其赤子之心”:守住本心,方成大事 /406
“人有不為也”: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409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動物的區別 /412
“仁民而愛物”:中國人的境界與格局 /416
“君子有三樂”:怎樣擁有喜樂人生? /419
“德、慧、術、知”:成功者bi bei的四要素 /422
第十講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生的終極追求 /428
“知止而後有定”:開發人類智慧的捷徑 /431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切勿本末倒置 /434
“明明德於天下”:如何實現“內聖外王”?  /437
“苟日新,日日新”:正確理解修身的含義  /441
“聽訟,吾猶人也”:如何真正減少訴訟?  /445
“絜矩之道”:處理人際關係的法寶  /448
“君子必慎其獨也”:要慎什麼樣的“獨”?  /451
“德者,本也”:人人都適用的生財之道  /454
“財散則民聚”:企業與國家的管理之道  /457
第十一講 《中庸》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462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古代教育的真諦  /465
“喜怒哀樂之未發”:掌控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468
“君子素其位而行”:安住在當下是一個人的大修為  /470
“大德者必受命”:什麼樣的人能發展得好?  /473
“知、仁、勇三者”:通達之人bi bei的三種素質  /476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如何更好地學習?  /479
“誠者,物之終始”:成就一番事業的不二法門  /482
“尊德性而道問學”:明哲保身,方可進退自如  /485
第十二講 《孝經》
中國人為什麼重視孝道?  /490
什麼是“大孝”和“小孝”?  /493
第十三講 《孫子兵法》
“兵者,國之大事”:中國人的大戰爭觀  /498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敵變化而制勝  /503
第十四講 《荀子》
荀子生平考略  /508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的人性論  /512
“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的天命觀  /516
“學不可以已”:什麼是真正的“成人”?  /520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讓智慧透出天窗  /527
第十五講 《韓非子》
韓非子生平考略  /534
顯學:洞察世事,看透人性  /538
韓非子:一個講寓言故事的高手  /543
第十六講 《管子》
管子思想綜述  /556
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四者缺一不可  /561
分清本末,抓住要害:管子為何能打贏貿易戰?  /566
心與九竅:窺見“天機”的核心秘密  /574
第十七講 《列子》
列子思想綜述  /582
歧路亡羊:走失的道心如何追回?  /587
杞人憂天:溯本求源,解讀“憂”之深意  /594
心一而已:至信之人可以感動天地  /602
迷罔之疾:怎樣看待那些與眾不同的人?  /608
力命之爭:努力與命運,究竟哪個更重要?  /616
第十八講 《墨子》
墨子思想綜述  /624
《墨子》經典的十三句,透視人性  /630
第十九講 《史記》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640
秦始皇:千古一帝  /646
漢高祖:大英雄,真本色  /652
第二十講 《世說新語》
魏晉玄學綜述  /664
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  /668
第二十一講 《六祖壇經》
中國禪宗的發展和歷史淵源  /676
惠能聽聞《金剛經》而求法  /682
惠能東山寺磨鍊  /687
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690
惠能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697
十五年隱藏山林,得法獲寶命懸一線  /704
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708
智慧何來,佛法何在?  /713
當下淨土,何必西方?  /720
無念、無住與禪宗的秘密  /727
盤腿才是打坐嗎?  /732
不認字的和尚,何以解《涅槃》?  /737
轉法華,還是被法華轉?  /742
第二十二講  禪 宗
臨濟義玄:為何他三次問話,三次被打?  /750
玄奘禪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留學生  /756
馬祖道一禪師:打坐就能成佛嗎?  /764
懷海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769
道濟禪師:“酒肉穿腸過”的歷史真相  /772
虛雲禪師:把一生心血都獻給了中國佛學  /775
第二十三講  韓 愈
韓愈與大顛:儒家遇到佛家  /782
《原道》:千古文脈一道統  /787
第二十四講  朱 熹
朱熹的主要思想  /794
天光雲影:朱熹的證悟之路  /799
從知解到心悟:朱熹的思想精髓  /803
第二十五講  陸九淵
陸九淵的生平事跡及主要思想  /808
鵝湖之會:心學與理學的碰撞  /813
第二十六講 王陽明
出生:雲中送兒來  /820
少年:聖賢之志  /823
新婚之夜:與道士晤談  /826
從格竹病倒到龍場悟道  /830
致良知:成聖成賢的路徑  /837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841
心外無物:世界是我們心靈的投射  /845
事上磨鍊:在“格物”上用功  /851
人如金子:有大小也有純度,人人皆可成就  /854
“四句教”:道盡“心學”的秘密  /858
王學的流弊  /861
第二十七講  唐宋詩詞
永恆的家國:中國文學史上的典範  /870
親情:極致的表達  /877
愛情:永恆的話題  /882
親近自然:人類的精神原鄉  /888
修道調心:不斷超越的心靈世界  /894
第二十八講  《了凡四訓》
中國人是怎樣看待命運的?  /900
認識命運背後的邏輯  /904
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917
改過之要,先具三心  /927
積累善行的十種方式  /933
謙虛大度,造福由我  /937
第二十九講  明末四大學者
明末清初的時代背景  /942
黃宗羲:“天下為主,君為客”  /945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952
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  /960
方以智:東西方文化比較的先驅  /965
後記 在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970

作者簡介

郭繼承,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歷史學(中國思想史) 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主講老師,弘正學堂學術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