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2003年8月26至28日對俄羅斯聯邦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全面深入探討了雙邊關係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現狀和前景,一致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深化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
  • 外文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Joint Statement
  • 所屬國家:中國,俄羅斯
  • 簽署人:胡錦濤,普京
  • 簽署日期: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背景,全文,

背景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弗·弗·普京的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2003年8月26至28日對俄羅斯聯邦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全面深入探討了雙邊關係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現狀和前景,一致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深化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都將是兩國外交政策的戰略優先方向。雙方願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共同努力開創中俄關係發展的新局面。

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
為此,中俄元首聲明如下:
十年來,中俄關係經歷了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直至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歷史進程,雙方通過共同努力建立起合作的最佳模式,使兩國關係步入平穩發展軌道。兩國之間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務實合作持續擴大,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了解不斷加強。中俄關係的發展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成為處理鄰國和大國之間關係的典範。
中俄將繼續大力加強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共同解決雙邊關係中的實際問題,以捍衛兩國的國家安全,促進兩國人民的繁榮發展,維護周邊地區的穩定和安寧。
二00一年七月十六日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集中體現了近年來雙邊關係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為兩國關係在新世紀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條約》已成為兩國法律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雙方認為,兩國具備保障落實《條約》的一切必需條件。雙方表示決心恪守《條約》確定的方針和原則,繼續落實雙方達成的所有合作協定,不斷以新的內容充實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探索推動兩國關係不斷向前邁進的新途徑,努力使中俄關係永遠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中俄高層交往和兩國政府及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委員會是雙方在各領域開展戰略協作的重要機制保障,是就雙邊關係和迫切的國際問題及時交換意見、協調立場的有效渠道。雙方強調,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具有重要意義,高度評價其對發展中俄長期經貿合作所作的貢獻。雙方將鞏固現有機制,同時拓寬其他各級別、各領域的交流與磋商渠道。為此,雙方將繼續探討落實關於建立中俄國家間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
為鞏固中俄邊境地區的安寧與穩定,保障兩國邊民的經濟利益,雙方重申,本著公正平等、互諒互讓的原則,儘快徹底解決兩國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雙方將繼續相互堅定支持對方維護國家統一、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努力,這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內容。俄方重申在台灣和西藏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不變。
為鞏固和擴大中俄關係的物質基礎,雙方商定,在互利基礎上積極發展兩國經貿、軍技、科技、能源、運輸、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及邊境和地區合作。
雙方高度評價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的積極勢頭,並指出,應擴大貿易規模,通過提高高新技術、機械製造、電子產品和其他高附加值商品在貿易中的份額來改善貿易商品結構,使之平衡發展;為兩國商品、服務和投資進入對方市場創造有利條件,加強包括建立合資企業、生產性合作和轉讓技術等形式的經濟技術與投資合作;完善貿易服務體系,包括加強在銀行結算、貸款擔保、保險領域的合作,加強兩國在經貿領域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使貿易制度符合國際標準;加強兩國邊境和地方間合作以及中小企業之間的聯繫。雙方決心使整個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取得突破並使經貿額大幅增長。雙方認為,能源領域合作對兩國意義重大。落實大型油氣項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設、俄向中國輸送天然氣、俄參與西氣東輸項目以及研究俄為西氣東輸項目提供必要能源設備的可能性、雙方石油公司合作勘探開發俄境內油田,應成為加強兩國能源合作的基礎。
中國聲明,支持俄羅斯聯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雙方認為,繼續就俄加入世貿組織的條件進行積極和建設性的雙邊談判,並在考慮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達成相關協定,有利於加強中俄經貿關係。
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自二000年十二月成立以來已召開三次會議,為擴大和加深兩國人文領域的合作制定了具體規劃,有效地發揮了協調和指導兩國人文合作的作用。雙方將繼續發揮這一機制的潛力,加強兩個偉大民族先進文明成果的交流。
考慮到非典型肺炎這一新型疾病在世界上的蔓延,雙方認為,必須利用現有協作機制,加強衛生和醫學領域的交流。
雙方高度重視中俄合作打擊非法移民等跨國犯罪,促進執法合作。根據業已達成的協定,雙方將成立中俄移民問題聯合工作小組,並於近期投入工作。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是兩國元首倡議成立的雙邊民間友好組織。成立六年來,委員會為擴大雙方民間交往、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傳統友誼、鞏固中俄關係的社會基礎作出了貢獻。
在北京召開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是今年中俄關係的一件大事。雙方將密切合作,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全會取得成功,並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兩國青年、文教和實業界之間的聯繫和旅遊領域的合作。
當今世界正發生著複雜、深刻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求和平、盼穩定、促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但天下仍不太平,一些原有矛盾長期未得到解決,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給這個本不安寧的世界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國際恐怖主義已成為全球性威脅和公害。
歷史經驗和現實都表明,要解決影響國際安全、穩定與共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應對共同挑戰,必須依靠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中俄主張,應以公認的國際法原則為基礎建立多極、公正和民主的國際秩序,各國應建立合理的相互關係,實現和諧共存。各國應致力於實現共同繁榮,以相互尊重和考慮彼此利益、鼓勵和發展經濟聯繫和合作原則為基礎建立相互關係,促進文化交流與交往,在安全領域相互信任、相互協作,促進樹立以平等、合作和考慮彼此關切為基礎的新安全觀。應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鞏固和完善國際關係體系,保障聯合國在當代世界中的主導地位,促進實現發展模式多樣化。世界多極化乃大勢所趨,但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雙方指出,中俄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作為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對未來國際政治、維護和平、保障全球安全與穩定具有原則性意義。中俄夥伴關係,包括兩國在聯合國和其他多邊論壇上的協作,是對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大貢獻。兩國通過各種渠道,在不同級別上,定期就國際生活中的廣泛問題進行外交協調,有效地促進了當今全球和地區問題的解決。
雙方聲明,將繼續就國際事務進行磋商與協作,願同其他有關國家一起,為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而不懈努力。
雙方強調,應以公認的國際法原則為基礎,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危機,以多邊形式解決全球和地區問題。
聯合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勢下,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十分重要,雙方決心為加強聯合國體系而繼續努力。
雙方認為,聯合國因其權威性、普遍性和積累的獨特經驗,理應在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協調作用。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應對新挑戰與新威脅的普遍體系,以保障國際穩定、安全和可預見的發展。這一體系應符合每個國家的切身利益,確保社會經濟的持久發展與穩定,符合國際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則,並應以《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及其他國際法準則為基礎。它應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可保障根據新威脅、新挑戰之間的相互聯繫採取一攬子解決辦法。
中俄就戰略穩定問題保持著經常對話。雙方一致認為,在新的國際安全形勢下,切實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積極促進裁軍進程和加強多邊軍控,有效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雙方將繼續加強各層面的協調與合作,推動上述領域的國際努力。中俄在裁軍談判會議上共同提出了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的國際法律文書要點草案。雙方將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繼續有關工作。
中俄認為,應儘快採取措施恢復伊拉克國內的穩定。首要任務是解決伊拉克人道主義問題。雙方同意為此繼續努力,並將向伊拉克人民繼續提供援助。
雙方聲明,伊拉克危機應回到在聯合國框架內政治解決的軌道上來。聯合國應在伊拉克戰後重建中發揮中心作用。中俄深信,只有在聯合國框架內,在安理會有關決議的基礎上,伊拉克問題,這個當今世界最複雜的問題之一,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雙方認為,必須確保伊拉克的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尊重伊拉克人民的意願和自主選擇,及其支配國家自然資源的權利。在伊拉克戰後安排和重建過程中應考慮其鄰國及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與關切。
自伊拉克危機發生以來,中俄即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起,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伊拉克問題的主張,並為此進行了積極努力。這一立場贏得了國際輿論的廣泛尊重和支持。
雙方認為,應通過協商,努力將伊拉克戰爭給國際關係造成的損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這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是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機制應對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的作用,加強國際反恐合作,以國際法為基礎,協調一致地應對新威脅與新挑戰。
中俄高度重視加強亞太地區的安全與合作,保障這一地區所有國家的穩定和順利發展。雙方重申,願繼續努力,在亞太地區建立符合地區特點的合作機制,確保地區穩定與安全,並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組織開展協作。
中俄一貫認為,建立各種雙邊和多邊機制應有利於增進亞太地區的合作與和諧。這些機制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相互補充,應以考慮彼此利益和對解決地區及全球問題持一致立場為基礎。
雙方認為,東協地區論壇是該地區多邊政治對話的重要平台,主張加強其維護地區安全的作用。雙方重申,願在東協地區論壇框架內緊密協作。
雙方認為,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和本地區的實際,其活動有利於加強本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上海合作組織莫斯科峰會是該組織制度建設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將為該組織二00四年初起開展全面工作創造條件。
雙方聲明,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兩國的安全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不贊成施加壓力或動用武力的解決方案。
雙方主張保障朝鮮半島無核化地位,遵守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制度,同時保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安全,並為其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雙方認為,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事方的政治意願,危機應通過政治外交辦法解決。雙方將繼續為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和發展加強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俄羅斯聯邦總統
胡錦濤 弗·弗·普京
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於莫斯科(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