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4年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授予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管理等組織。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是中國設立的五大科技獎項中唯一一項授予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獎項。1995年首次頒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授獎數額不超過10個。截至2018年1月,共有113位外國專家和2個國際組織、1個外國組織獲得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外文名: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ward
  • 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
  • 設立時間:1994年 
  • 設立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獎勵類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評選組織,申報條件,評選考核,獎勵情況,評獎結果,頒獎儀式,文化傳統,社會評價,

獎項歷史

1992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設立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前身。
1993年7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指出:國際科技合作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
1994年起,國際科技合作獎開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歸口管理並負責組織實施。
1995年,國際科技合作獎首次頒發。
2003年1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396號國務院令,發布施行《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2013年7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8號《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獎項設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管理等組織,是中國設立的五大科技獎項中唯一一項授予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獎項。該獎每年評審一次,不分等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證書,不發獎金。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國際科技合作獎候選人由下列單位和個人推薦: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二)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
(四)經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專家。
前款所列推薦單位推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應當根據有關方面的科學技術專家對其科學技術成果的評審結論和獎勵種類、等級的建議確定。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的推薦辦法,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可以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候選人。

申報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下列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一)同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
(二)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
(三)為促進中國與外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

評選考核

  • 評選程式
推薦的單位和個人限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推薦時,應當填寫統一格式的推薦書,提供真實、可靠的評價材料。
評審委員會作出認定科學技術成果的結論,並向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提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建議。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根據評審委員會的建議,作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議。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規則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作出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議進行審核,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證書。
  • 考核處罰
剽竊、侵奪他人的發現、發明或者其他科學技術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報國務院批准後撤銷獎勵,追回獎金。
推薦的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數據、材料,協助他人騙取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暫停或者取消其推薦資格;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參與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活動和有關工作的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1995年至2017年,共有20個國家的113位外籍專家和2個國際組織(國際水稻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1個外國組織(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
年份姓名(中文)姓名(外文)國籍簡介
1992年
Tsuguo Yashima
日本
國際協力事業團官員
吉塞佩·瓦朗蒂尼
Ginseppe Valentini
義大利
歐共體對外合作司司長
赫門·約旦
Hermann L. Jordan
德國
航空航天專家
奧洛夫·克勞森
Olof Claesson
瑞典
營養學家
鈴木皓
Akira Suzuki
日本
農學家
喬治·基沃斯
George A. Keyworth, II
美國
核物理學家
1993年
王正本
Wang Cheng-Ben
美國
科技管理專家
Minoru Nakamura
日本
世界放射技師會會長
Tien-Chioh Tso
美國
農學家、菸草專家
米歇爾·卡邦蒂爾
Michel Carpentier
法國
歐共體信息總司總司長
米歇爾·蘇蒂夫
Michel Soutif
法國
法國研教部儀器儀表委員會主席
克勞斯·耶森
Klaus Jensen
丹麥
微生物學家
雷彼德
Peter Reiter
芬蘭
水利工程專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年份姓名(中文)姓名(外文)國籍簡介
1995年
Joseph Needham
英國
漢學家、科技史專家
Shiing-shen Chern
美國
數學家,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Tsung-Dao Lee
美國
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Chen-Ning Yang
美國
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Shoich Hara
日本
法國研教部儀器儀表委員會主席
艾里希·豪依塞爾
Erich Hauesser
德國
德國專利局局長
1996年
Samuel C.C. Ting
美國
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Ieoh Ming Pei
美國
建築學家
格·比施根斯
G. S. Bushgens
俄羅斯
航空科學家
烏里·施瓦茨
Uli Schwarz
德國
發育生物學家
1997年
Arthur S. M. Lim
新加坡
眼科醫學專家
讓-皮埃爾·勒伯漢
Jean-Pierre Lebrun
法國
歐盟信息總司官員
1998年
雅克-路易·利翁斯
Jacques-Louis Lions
法國
數學家,原國際數學聯盟主席
讓·薩朴漢
Jean Sabourin
加拿大
加拿大國際開發署官員
1999年
若澤·阿爾貝托·德·卡馬戈
Jose Alberto de Camargo
巴西
巴西礦冶公司總裁
Shoichi Ishimoto
日本
農學家
Umberto Colombo
義大利
物理化學家,原義大利教育和科技部部長
瑞塔·柯威爾
Rita R.Colwell
美國
海洋生物工程專家
2000年
戈·辛·庫西
Gurder Sigh Khush
印度
水稻遺傳育種家
沃爾夫岡·潘諾夫斯基
Wolfgang K. H. Panofsky
美國
物理學家
2001年
若澤·伊斯拉爾·瓦加斯
Jose Israel Vargas
巴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委會主席
Huanyu Mao
加拿大
電化學家
Charles Y. Yang
美國
植物病理學家
米夏埃爾·佩策特
Micheal Petzet
德國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主席
比約昂·艾利克·維爾漢姆·諾登斯強姆
Bjorn Erik Wilhelm Nordenstrom
瑞典
醫學家
Yoshimasu Kuroda
日本
岩石學家、地球化學家
2002年
諾伯特·昂格特
Nobert Angert
德國
加速器專家
羅伯特·迪蓋特
Robert Degeilh
法國
化工專家
約瑟夫·漢密爾頓
Joseph H.Hamilton
美國
物理學家
Yunzhen Cao
美國
愛滋病專家
Toshisuke Hirano
日本
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學會主席
2003年
Shing-Tung Yau
美國
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傑根·伏格樂
Juergen Voegele
德國
農業經濟學家
Yutaka Mizushima
日本
醫學家
Elio Matacena
義大利
阿基米德橋公司總裁
2004年
Daniel Vasella
瑞士
諾華製藥公司董事長
Kenneth W. Gentle
美國
核聚變專家
Corrado Clini
義大利
義大利環境與國土部國際合作司司長
Richard Chang
美國
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總裁
Kenji Ekuan
日本
工業設計師,世界設計組織主席
2005年
沃爾夫-迪特·杜登豪森
Wolf-Dieter Dudenhausen
德國
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中央總司司長
Evert Jacobsen
荷蘭
植物科學家
Mu-ming Poo
美國
神經生物學家
Neville Agnew
美國
文物保護專家
戴偉·埃文斯
David G. Evans
英國
化學家
2006年
Martin Atkins
英國
化學工程專家
Ingemar Ernberg
瑞典
醫學家
2007年
李向陽
Xiang-Yang Li
英國
地球物理學家
Chain-Tsuan Liu
美國
材料科學家
尼·列·多布列佐夫
N. L. Dobretsov
俄羅斯
地學家
Peter Gruss
德國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8年
Scott Douglas Rozelle
美國
農業經濟學家
Victor Roy Squires
澳大利亞
生態學和乾旱地可持續管理專家
Lothar Hans Reh
德國
能源、化工專家
2009年
Yuen-Ron Shen
美國
物理學家
Ernst-Ludwig Winnacker
德國
生物化學家
Michel Che
法國
化學家
文森特·陳
Vincent Chan
美國
電漿理論專家
Arima Akito
日本
核物理學家
Agustin Lage Davila
古巴
生物學家
Britton Chance
美國
生物學家
2010年
Klaus Toepfer
德國
環境規劃專家,聯合國副秘書長
Zhongxue Gan
美國
能源系統工程與智慧型控制專家
Roger M. Bonnet
法國
空間物理學家
艾伯特·赫爾曼·格哈德·伯納
Albert Hermann Gerhard Boerner
德國
天體物理學家
Folker Helfrid Wittmann
德國
建築材料專家
2011年
Andreas Dress
德國
數學家
日本
冶金專家
Hugues de Thé
法國
醫學專家
英國
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質研究專家
Hiroshi Kurihara
日本
中藥及保健品功能研發專家
美國
地質學家
Aikichi Iwamoto
日本
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
Max Lu
澳大利亞
納米材料專家
2012年
Richard N. Zare
美國
物理化學家和分析化學家
Flemming Besenbacher
丹麥
納米科學家
Lonnie Thompson
美國
冰川環境和古氣候學家
黑川真一
Kurokawa Shinichi
日本
粒子加速器專家
Michael R. Phillips
加拿大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專家
2013年
Fabio Rocca
義大利
雷達遙感專家
Hse Chung-Yun
美國
木材科學家
Jan Eduard Harff
德國
海洋地質學家
Herbert Jackle
德國
發育生物學家
G. A. Zherebtsov
俄羅斯
空間物理學家
Zhonglin Wang
美國
納米材料科學家
Arun S. Mujumdar
加拿大
乾燥學家
Jun Ni
美國
製造工程專家
2014年
Zhores. I. Alferov
俄羅斯
半導體物理學家
弗農·道格拉斯·布羅斯
Vernon Douglas Burrows
加拿大
燕麥育種專家
Norman Nian-tze Li
美國
化學工程專家
Philip Rolston
紐西蘭
草業科技專家
披拉沙·斯乃文
Peerasak Srinives
泰國
育種科學家
Franco M. Pirajno
澳大利亞
礦床地質學家和礦產勘查專家
Niek Rengers
荷蘭
工程地質、地質災害風險評價與管理專家
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美國
專門從事癌症治療、研究、教育和預防的醫療中心
2015年
Jan-Christer Janson
瑞典
生物分離科學家
Okimura Kazuki
日本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理事長
Evgeny Velikhov
俄羅斯
核聚變科學家
Peter J. Stang
美國
有機化學家
Walter Ian Lipkin
美國
醫學病毒學專家
Carlo Rubbia
義大利
物理學家
Joannes Frencken
荷蘭
口腔公共衛生學專家
2016年
美國
古氣候模擬
Christopher Gordon Groves
美國
美國水文地質學家
德國
歐洲輕量化之父
Katharina Kohse-Hoinghaus
德國
簡·埃蒙德·阿布瑞爾
Jean Raymond Abrial
法國
2017年
厄爾·沃德·普拉默
Earl Ward Plummer
美國
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科學家
Shavkat Salikhov
烏茲別克斯坦
生物有機化學領域領軍人物
Deliang Chen
瑞典
氣候學家

頒獎儀式

中國每年都為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獲獎人舉行頒獎儀式。頒獎儀式一般在中國國內舉行,必要時,也可在中國國外舉行。
年度頒獎時間頒獎人
2010年度
2011年1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
2011年度
2012年2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
2012年度
2013年1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
2013年度
2014年1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2014年度
2015年1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2015年度
2016年1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2016年度
2017年1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文化傳統

  • 設立宗旨
國際科技合作獎設立的目的及宗旨就是獎勵在與中國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為推進科技進步,增進中外科技界合作與友誼,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及組織。

社會評價

多年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獎者為代表的各國專家投身中國科技事業,推動中外科技交流合作,與中國科學家一起為中國科技發展進步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