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歷史
2007年,中國科學院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並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獎,獎勵在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中國國外科學家和科技管理專家。同年發布《關於印發〈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管理辦法〉的通知》(科髮際字〔2007〕26號)。
獎項設定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審一次,每次獲獎人數為2-3人,並為獲獎專家頒發獲獎證書和榮譽獎章。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高水平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
1.推動和組織國外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和國際學術組織等與中國科學院開展科技合作,在開拓和建立戰略性科技合作局面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者。
2.向中國科學院傳授學術思想、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中國科學院解決科技、管理等方面的關鍵問題,取得重大科學成果或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者。
3.為中國科學院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國外高水平科學家,在促進中國科學院科研與管理工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者。
4.在中國科學院大科學工程的建設、運行與管理和大科學計畫的策劃、組織與實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者。
已獲得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或“友誼獎”的外籍專家,不再納入“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範圍。
1.“國際科技合作獎”候選人由中國科學院院長、副院長、院屬各單位和院機關各部門推薦。不接受院外單位、其他個人推薦或本人申請。
2.推薦候選人需按要求填寫《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表》並提交相關材料。
3.“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材料的受理截止日期為每年的10月30日。
評選考核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的標準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要有助於發展新興學科領域;要有助於與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及世界一流科學家建立穩固的戰略科技合作夥伴關係;要有利於中國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學術後代的培養;要有利於交流新的科學思想、新的儀器設備和新的創新資源;要有利於創造團隊合作的學術氛圍,促進具有原創性的科技成果產出。
1.設立“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有關院領導和專家擔任。
2.評審委員會負責“國際科技合作獎”的評審工作。評審結果報送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議審定。
3.“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申報、評審、頒獎和宣傳等組織工作。
4.“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審一次,每次獲獎人數為2-3人。
5.評獎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到推薦單位或推薦人。
1.由中國科學院邀請獲獎專家來京出席頒獎儀式,並為專家安排相應的活動。
2.頒獎儀式原則上安排在院工作會議期間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獲獎專家頒發獲獎證書和榮譽獎章。
3.特殊情況下由其他領導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在國內、外其它地點單獨頒獎。
對獲獎專家及其事跡進行宣傳報導,事先應徵得推薦單位和專家本人的意見,並經院宣傳領導小組審定。
宣傳報導應嚴守國家保密規定,切實保證專家的安全和利益。對不能公開事跡的專家,不予宣傳報導。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截至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共評選了十一屆,共有31位外籍專家獲得該獎項。
屆次 | 年度 | 姓名(中文) | 姓名(外文) | 國籍 | 簡介 |
---|
第一屆 | 2007年度 | | Scott Douglas Rozelle | 美國 | 農業經濟學家 |
洛塔.雷 | Lothar Hans Reh | 德國 | 能源、化工專家 |
第二屆 | 2008年度 | | Arima Akito | 日本 | 核物理學家 |
| Yuen-Ron Shen | 美國 | 物理學家 |
| Michel Che | 法國 | 化學家 |
第三屆 | 2009年度 | 艾伯特·赫爾曼·格哈德·伯納 | Albert Hermann Gerhard Boerner | 德國 | 天體物理學家 |
彼得·漢密爾頓·雷文 | | 美國 | 植物學家 |
| Roger M. Bonnet | 法國 | 空間物理學家 |
第四屆 | 2010年度 | | Aikichi Iwamoto | 日本 | 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 |
| | 美國 | 地質學家 |
| Max Lu | 澳大利亞 | 納米材料專家 |
第五屆 | 2011年度 | | Flemming Besenbacher | 丹麥 | 納米科學家 |
| Lonnie Thompson | 美國 | 冰川環境和古氣候學家 |
黑川真一 | Kurokawa Shinichi | 日本 | 粒子加速器專家 |
第六屆 | 2012年度 | | C.N.R. Rao | 印度 | 材料化學以及結構化學專家 |
| Herbert Jackle | 德國 | 發育生物學家 |
| G. A. Zherebtsov | 俄羅斯 | 空間物理學家 |
第七屆 | 2013年度 | 阿塔拉曼 | Atta-ur-Rahman | 巴基斯坦 | 有機及天然藥物化學 |
| Xiaofan Wang | 美國 | 腫瘤分子生物學 |
第八屆 | 2014年度 | | Peter J. Stang | 美國 | 有機化學家 |
| Jan-Christer Janson | 瑞典 | 生物分離科學家 |
第九屆 | 2015年度 | | Katharina Kohse-Hoinghaus | 德國 | 燃燒學專家 |
| John Elmer Kutzbach | 美國 | 古氣候模擬 |
約翰·斯彼克曼 | John Roger Speakman | 英國 | |
第十屆 | 2016年度 | | Deliang Chen | 瑞典 | 氣候學家 |
厄爾·沃德·普拉默 | Earl Ward Plummer | 美國 | 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科學家 |
| Shavkat Salikhov | 烏茲別克斯坦 | 生物有機化學領域領軍人物 |
第十一屆 | 2017年度 | 戴維·尼利 | David Neely | 英國 | |
彼得·喬治·布魯爾 | Peter G. Brewer | 美國 | |
朱溢眉 | Yimei Zhu | 美國 | |
頒獎儀式
2008年3月26日,首屆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舉行頒獎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獲獎者頒獎。
2015年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為2014年度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頒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個人頒發獎章和獎牌。
2016年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為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頒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個人頒發獎章和獎牌。
2017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頒發2016年度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者授獎。
2018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頒發2017年度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中科院副院長張傑宣讀了獲獎名單和表彰決定,院長白春禮為3位外國獲獎專家頒發了獎狀和獎牌。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整體圖案由常青樹和飄帶構成。常青樹主幹縱橫交錯,形成六個六邊形,它們是院徽中象徵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六大學科的六個晶體。電子線路圖樣變化形成樹枝,寓意科學研究與實踐。電子線路的節點變化形成果實,寓意科技合作成果碩果纍纍。
外圍的英文字母構成巨大的樹冠,象徵著科技合作的常青樹枝繁葉茂。飄帶圍繞著常青樹,象徵友誼和鼓勵。
獎章圖案寓意深遠,象徵著科技合作的常青樹枝繁葉茂,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不斷發展不斷繁榮,結出累累碩果。同時也象徵著中外科技工作者的友誼地久天長,象徵著獲獎者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獎章主體材料採用黃金,直徑45毫米,每塊重約50克。
設立宗旨
為表彰和獎勵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促進國際科技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和“四個一流”建設,擴大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
社會評價
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表彰和鼓勵一批優秀外籍科技專家,對於進一步激勵外籍專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事業、進一步擴大中國科學院的國際影響、進一步提高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地位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