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1式戰鬥機

中島1式戰鬥機

二戰日本陸軍航空兵標準戰機。一式戰鬥機中島飛機公司於1937年12月開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又名隼式戰鬥機,是一型優秀的戰機。直至結束共生產5751架,數量僅次于海軍的三菱“零”式艦載戰鬥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島1式戰鬥機
  • 英文名稱:Nakajima ki-43-1
  • 前型/級:97式戰鬥機
  • 研製時間:1937年
  • 服役時間:1940年
  • 國家:日本
  • 服役部隊:日本陸軍航空兵
  • 生產數:5751架
簡介,發展沿革,設計指標,設計特點,技術特點,一型,二型,三型,四型,作戰經歷,國家,
中島1式戰鬥機

簡介

中島1式戰鬥機,是1937年日本陸軍提出開發一種替代97式戰鬥機的新型號要求,當時由中島飛機公司小山悌工程師主管設計。1938年12月原型機試飛成功。次年又制出第2、第3號機繼續進行試驗,證明飛機符合設計要求。1940年5月正式以中島1式投產,一共有Ⅰ、Ⅱ、Ⅲ三種修改型。後由立川協助生產,直至結束共生產5751架,數量僅次于海軍的三菱“零”式艦載戰鬥機。
中島1式戰鬥機

發展沿革

設計指標

1937年12月日本陸軍指示開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用於取代九七式戰鬥機(中島Ki-27)。軍方要求該機的最大速度達到500公里/時,能夠在5分鐘內爬升至5000米高度,續航距離必須在800公里以上,武器則為兩挺7.7毫米機槍。新飛機必須擁有等同於九七式戰鬥機的優異機動性。
原型機原型機

設計特點

中島任命由小山悌所領導的設計團隊進行設計,除了可收放式起落架設計以外,中島一式基本結構大多與九七式戰鬥機相同,測試結果表現出一式戰鬥機的續航力以及最高速度比九七式戰鬥機來的優秀,但是在迴轉性上比九七式來的差,陸軍對此機型滿意並下令量產。
最初裝備的7.7mm機槍無法滿足需求,在一型丙上改為兩挺12.7mm機槍,一型甲乙也陸續改裝為一型丙。

技術特點

這是日本陸軍第一架配備可收縮起落架,防彈裝甲及自封油箱之機種。一式戰鬥機的續航力以及最高速度比九七式戰鬥機來的優秀,但是在迴轉性上比九七式來的差。
中島一式戰鬥機中島一式戰鬥機

一型

一式戰鬥機一型(Ki-43-I)
Ha-25型引擎裝備的早期生產型。武裝再試作型以及初期生產型上為2挺7.7mm機槍、之後換裝為7.7mm機槍1門+12.7mm機槍一門。在生產時自封油箱設計為可以耐7.7mm機槍的攻擊。一型的生產型依照時間而有甲、乙、丙三批小幅度改進之機種。主要區分為火力上的強化。
  • Ki-43(一型)
    原型機
  • Ki-43-I Mark.1a(一型甲)
    裝備兩挺7.7mm航空機槍,使用三個橡膠自封油箱。
  • Ki-43-I Mark.1b(一型乙)
    換裝一挺7.7mm航空機槍和一挺12.7mm航空機槍。
  • Ki-43-I Mark.1c(一型丙)
    換裝兩挺12.7mm航空機槍,可在翼下掛載兩枚30千克航空炸彈;隨著更多12.7mm機槍列裝,早期的1a、1b型都陸續被升級到1c型的架構。
一型丙一型丙
正式名稱
一式戰鬥機一型丙
試作名稱
キ43-I丙(Ki-43-I丙)
全寬
11.43m
全長
8.85m
全高
3.27m
空重
1590kg
一般全備重量
2580kg
發動機
Ha-25(離陸出力970匹馬力)
最快速度
492km/h(高度4000M)
爬升率
3450 英尺/分鐘
續航距離
1000km~2200km
固定武裝
機身內12.7mm機槍2門
外掛武裝
60kg炸彈x2

二型

一式戰鬥機二型(Ki-43-II)一式戰鬥機生產最多的型號。主要與一型的差別為機身結構強化使其俯衝速限提高至600~650km程度、換裝Ha-115式引擎、將主翼切短30厘米、螺旋槳由二葉換裝為三葉螺旋槳。
武裝換裝為12.7mm機槍兩門、自封油箱加強為可抗12.7mm機炮攻擊、並在駕駛艙後方加裝防12.7mm機槍子彈攻擊之裝甲板。由於生產時間的不同因此機首的造型以及冷卻器排氣口的位置都有些微差異。
  • Ki-43-II[2](二型)
    原型機、驗證機,採用了Ha-115發動機、更短更堅固的機翼、反射式瞄具。
  • Ki-43-II Mark.2a[2](二型甲)
    可以攜帶兩枚250千克炸彈。
  • Ki-43-II Mark.2a 後期型[2](二型甲後期型)
    改善滑油系統散熱效率,加裝著陸燈,座艙增加12mm裝甲板。
  • Ki-43-II Mark.2b[2](二型乙)
    加裝無線電,駕駛員靠背增加裝甲。
  • Ki-43-II Mark.2b 後期型[2](二型乙後期型)
    可以攜帶副油箱。
  • Ki-43-II-Kai Mark.2改[2](二型改)
    使用燃油直噴發動機技術,增加油箱容量。
一式戰鬥機二型一式戰鬥機二型
正式名稱
一式戰鬥機二型
試作名稱
キ四三-二(Ki-43-II
全寬
10.837m
全長
8.92m
全高
3.085m
空重
1,975kg
一般全備重量
2,590kg
發動機
Ha-115(離陸出力1,150匹馬力)
最快速度
536km/h(高度6,000m)
爬升率
5000米/4分48秒
續航距離
3000km(加掛副油箱狀態)/1620km(機內燃油)
固定武裝
機身內12.7mm機槍2門(攜帶彈藥各270發)
外掛武裝
30kg~250kg炸彈x2

三型

一式戰鬥機三型(Ki-43-III)
換裝為加裝甲醇水注入裝置之Ha-115-2發動機,武裝與防彈裝備與二型相同。中島飛機公司進行試製,實際量產為立川飛機公司。在此型的小改版上有武裝強化為20mm機炮2挺的試作型(Ki-43-III乙)。
一式戰鬥機三型乙一式戰鬥機三型乙
不過從一式戰鬥機二型後期開始不斷增加的裝備使得機身空重直線上升,到最後隼已經脫離了一開始設計時的"輕型戰鬥機"設定(歐美機型沒有輕型戰鬥機此種分類)。
  • Ki-43-III Mark.3[2](三型)
    原型機,使用1230馬力的Ha-115-II發動機,可掛載兩個110升副油箱。
  • Ki-43-III Mark.3a[2](三型甲)
    安裝可以雪地起飛的滑撬。
  • Ki-43-III Mark.3b[2](三型乙)
    換裝兩門20mm航炮。(只生產了兩架)

四型

一式戰鬥機四型(Ki-43-IV)
換裝為加裝甲醇水注入裝置之Ha-112-2引擎(與海軍使用之金星六二式類似),並將機體部份改變成木製結構;不過此種機型還在設計圖階段計畫便終止。

作戰經歷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一式陸戰是日本陸軍最重要的戰鬥機,足跡遍及所有日本陸軍涉及的戰區,也是盟軍經常碰上的對手。由於在外型上與三菱的零式戰機相近,很多盟軍飛行員的作戰紀錄其實是遭遇一式陸戰,而非零式戰鬥機。大戰末期一式陸戰除了擔任第二線的任務之外,也參與神風特攻隊的自殺任務。
女高中生歡送神風隊員女高中生歡送神風隊員
最早的Ⅰ型於1941年8月投入中國戰場使用,Ⅱ、Ⅲ型也陸續配至日本陸軍航空隊駐東北基地。當時偽滿洲國空軍亦曾配少量該機裝飾門面,均以所謂民眾“捐獻”飛機定名為“滿洲石油×號”。另外,1943年日陸軍第64戰隊的一架Ⅲ型因故障迫降在雲南地區,被中國空軍繳獲,給予機尾編號P-5017。1945年10月,國民黨空軍利用接收的日本軍用飛機編成空軍第6大隊,其中的第18、第19中隊均以中島1式為主力,曾參與對山東人民解放軍作戰,由於缺乏零件補充,次年6月該大隊便告解散。
中島1式戰鬥機

國家

  • 日本(生產國)
  • 泰國
二次大戰時親日的泰國皇家空軍也裝備過一式戰。
  • 法國
二次大戰後,重返中南半島的法軍也曾用一式戰對付過由胡志明領導的越盟。
  • 印尼
二次大戰後印尼人用日本人留下的一式戰對抗過想重新接管印尼的荷蘭軍,他們把日軍紅太陽標記的下半部塗白,變成如同印尼國旗的標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抗戰勝利後,解放軍在中國東北接收到4架一式戰二型,編入東北老航校作為訓練。
博物館中的一式戰鬥機博物館中的一式戰鬥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