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島Ki43“隼”式戰鬥機,是日本陸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戰鬥機,整個二戰期間都在使用,盟軍給它的暱稱叫“奧斯卡”。雖然一般來說它是30年代開放式
座艙、固定起落架輕型戰鬥機到40年代封閉座艙、可收放起落架重型戰鬥機之間的過渡機型,但卻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到1945年8月一直生產。在戰爭第一年中,該機比敵方的戰鬥機性能要優越得多,許多日本陸軍的王牌飛行員都使用該機。由於該機和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外形相似,經常被誤認為是“零”式。
與其設計參考原準機97式相比,“隼”增強了發動機功率並採用了有利於減阻的可收放式
後三點起落架。3架原型機中的首架於1939年1月首飛上天,另10架性能改良的試生產型於11月進入總裝和試飛。因戰事迫在眉睫,1941年即由軍部確認了“1式單戰”的制式名稱。
這是一種氣動布局平凡的全金屬輕型單發單座戰鬥機,機頭很短,上方並列安裝2挺
機槍,和當時其他日本飛機一樣,火力略嫌貧弱。在一台空冷星形ハ115型活塞發動機的後面,緊接著裝一副前緣平直,後緣前掠並稍稍上反的梯形平面懸臂式低單翼。這種機翼可減緩氣流的展向流動、推遲翼尖失速,減少
誘導阻力。在翼梁前後空間,設有總容量564公升的4個油箱。半橢圓斷面的機身較為細長,在
座艙蓋附近機身左壁,開有應急艙門。一桿老式的望遠鏡式瞄準具嵌裝在前風擋玻璃里。全機給人以簡潔、輕盈的印像。
隼被日本陸軍定位為"輕戰",主要著重輕巧,以同敵方戰鬥機格鬥,在火力和結構上讓步較大。由於隼的機翼結構設計架構較舊,難以承受內裝機槍或機炮的重量和后座力,在翼下裝設槍/炮囊又對飛行性能影響過大,故只在機首裝設兩處槍位。
但這樣令隼要擊落有裝甲保護的美制軍用機 (即便是戰鬥機) 相對困難,雖然把機槍由7.7mm口徑提升為12.7mm口徑,但打擊力偏弱的問題仍在,只有試製兩架的隼三型乙 才實驗性的裝備了兩門20mm口徑機炮。
因此隼式必須在訓練有素的飛行員手裡才具有威力,由新手駕駛難以對抗美軍的
F4U等新式戰機,戰爭後期日本嚴重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無法發揮隼式戰鬥機的威力
發展沿革
研製經歷
一式戰鬥機是
中島飛機公司於1937年12月在日本陸軍的指示下開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用於取代
九七式戰鬥機(中島Ki-27)。軍方要求該機的最大速度達到500公里/時,並能夠在5分鐘內爬升至5000米高度,續航距離必須在800公里以上,武器則為兩挺7.7毫米機槍。
隼式原型機側視圖,注意螺旋槳的前端並未安裝轂蓋,座艙後部結構、無線電天線桿安裝以及垂直尾翼造型均與生產型有明顯區別。
除此以外,新飛機必須擁有等同於九七式戰鬥機的優異機動性。中島任命由小山悌所領導的設計團隊進行設計,開發進度還算順利,第一架原型機於1938年12月12日進行首次試飛。
這是日本陸軍第一架配備可收縮起落架的機種,測試結果顯示 キ-43-I 的
續航力確實比諾門汗事變中活躍的九七式戰鬥機更優秀,但慣用Ki-27戰鬥機的飛行員認為可收放起落架徒增飛機重量,使飛機機動性差,封閉的座艙影響視野,不如開放式座艙方便,因此對該機心存疑惑。
隼式的速度對比九七式有少許提升(許多舊資料稱這是中島的空氣動力處理失當,但實際上這是肇因於受測當時使用陸軍標準辛烷值87燃油且僅用二翅螺旋槳所致。在使用標號91的燃料、三翅螺旋槳、切短翼幅與改良排氣管後的一式戰二型,速度並不比同期/同動力、使用標號92燃油的零戰慢)。
隼式在陸軍航空審查部最在意的水平迴旋性上則比九七式來的差。 雖然之後部分試飛員參考了諾門汗事變中蘇軍I-16對抗九七式的戰法,加入了垂直面機動,發現一式戰的機動性高得驚人,能輕易的壓倒九七戰,但這結果在當時仍無法撼動大多數守舊派駕駛員與陸軍審查部的態度。
設計初期,由於陸軍不合理的要求以致於中島在開發此機時 過度將機體輕量化以期達到陸軍之要求性能水平,結果導致在原型機試飛時發生了空中解體的慘劇。由於同時期零戰原型機也發生了空中解體的事件,聯帶的讓陸軍對隼產生疑慮,將其配發時間延後要求其對機體結構加強。但因為此次意外,日本陸軍對隼的性能要求回歸合理面,不再一昧追求機體性能指標,而回歸要求機體的穩定性為主(此種性能指標之要求為當時日本各軍種之通病)。
測試結果對陸軍中的輕/重戰機兩派而言皆不盡理想,原有意跳過此階段的キ-43-I 直接進入換裝更高馬力引擎以圖高速化的キ-43-II,不過不久後隨著南進計畫的推動,參謀本部需要一款長航程的護衛戰機,被認為能與英美新銳戰鬥機抗衡的二式戰鬥機開發進度趕不上戰局,因此陸軍態度一變,決定對キ-43-I 進行最小程度的改裝並迅速將之投入戰場。
在1939年11月到1940年9月共向中島訂購了10架進行驗證試飛;這十架飛機在生產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進:將座艙罩改為水滴型;進行結構減重;安裝格鬥襟翼。
在1941年(昭和16年、皇紀2601年)キ-43獲得"一式戰鬥機"番號受到制式採用。
服役歷史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陸軍航空兵擁有的240架戰鬥機中,除80架為起落架固定的97式外,餘下的大多是剛剛服役不久的新式戰鬥機“隼”Ⅰ。此後,隨著飛機源源不斷地補充到部隊,“隼”式已成為戰爭初期僅次于海軍“零”式飛機的日本第二主戰機種。
1942年間,“隼”式隨戰局推移已滲入到東南亞各條戰線。
1943年1月26日,駐緬甸東瓜(音)機場的50戰隊第3中隊的穴吹智軍曹駕駛“隼”式第一次擊落大型轟炸機
B-24。也是在這個時候,第1、第11戰隊的一批“隼”式飛機經海運抵達拉包爾,配合日軍“放棄瓜達爾卡納爾島、確保所羅門、進擊紐幾內亞”的戰略方針,投入對本國海上運輸線的護航巡邏飛行。1月27日,為掩護步兵撤離瓜島,69架“隼”在空戰中擊落美軍的P-38、P-39和F4F總計6架。31日,又有3架“隼”與10架
P-38遭遇,P-38被擊落4架。在同一天的另一個戰場,“隼”式飛機曾擊落
B-17一架,並將一批12架F4F“野貓”戰鬥機中的10架打入海中。一時的得手,令“隼”飛機名聲鵲起,與此同時,日本陸航經一年來的實戰磨鍊,也初步取得了空戰經驗。
進入4月份後,第24戰隊帶著新的“隼”Ⅱ式飛機接替了第11戰隊,擔負起紐幾內亞帕林拜地區的空防任務,並重點探索擊落前來空襲的B-17、B-24等戰略轟炸機的最佳戰術。由於掩護轟炸機的
P-40和P-38型戰鬥機護航得力,使日機損失日益嚴重。
8月中旬,第24、第59戰隊出動36架“隼”掩護9架輕轟炸機空襲了法巴地區,擊落美機18架,自己僅損失3架。次日空戰,又揀到了便宜。雖然在空戰中臨時占了上風,但飛行基地卻屢遭美機偷襲,損失依然慘重。
如此嚴酷的消耗戰到1944年則有增無減。如3月30日上午,因日軍指揮失誤,加上士氣渙散,使120架“隼”式戰鬥機在攔截美軍75架B-24和59架P-38的大空襲間隙中,大部被殲於兩次起飛之間的地面加油過程中。4月3日,又有66架B-24、76架
B-25、96架A-20和127架P-38來襲,第63戰隊只拿得出20餘架“隼”式升空迎戰。一場鏖戰之後,只剩下幾架“隼”式保持了完好狀態。6月22日,盟軍在霍蘭加登入成功,日飛行員棄機徒步後撤,大多死於飢餓或疾病。
1944年4月,第33戰隊雖在威瓦克空戰中擊落了美軍P-38、
P-47和B-24總計42架,但自己也僅剩下6架飛回家。當時,性能更好的“隼”Ⅲ式正在交付使用。一度轉戰於馬來半島、爪哇及泰緬地區的所謂“加藤隼戰鬥隊”於當年6月飛往西貢改裝“隼”Ⅲ甲。至年底,多次參加了襲擊中印陸上交通線之樞紐——惠通大橋和襲擊保山、米托基納、帕萊爾以及達謬爾飛機場的行動。該隊到1945年後,作為主戰部隊,又積極參與了攻擊盟國船隊的作戰計畫,並不斷對盟軍在東南亞的機場及裝甲部隊進行騷擾。1945年4月29日,“隼”式飛機在緬甸完成其最後一個戰鬥起落。
同樣裝備“隼”式飛機的陸航第33、第26戰隊長期在菲律賓作戰。到戰爭後期,該部阿部中尉等3人在梅頓地區海空戰中以自殺方式撞沉了皇家海軍海上編隊中的一艘
驅逐艦,同時撞傷戰列艦一艘。當進入1945年後,第26、第21戰隊的“隼”式飛機基本改作“特攻機”,飛行員們則充當了武士道的殉葬品。1945年3月,“隼”式開進新加坡,4月21日,白川大尉曾駕駛“隼”式撞下一架B-24。
1945年6月,“隼”式進入台灣地區,專事攔截盟軍轟炸編隊或掩護己方的海上運輸船隊。
在大戰後期,日、英、美之間的海空大戰大多發生在紐幾內亞以西區域,“隼”式飛機則主要參與了這一地區的要地防空及沿海船隊護航行動,最遠曾飛到過澳大利亞。
型號
型號發展
1型(Ki43-1 ):原型機,武器為7.7mm機槍x2 |
1型甲(Ki43-1甲):初期生產型,武器為7.7mm機槍×2 |
1型乙(Ki43-1乙):武器換為12.7mm機槍×1 + 7.7MM機槍×1 |
1型丙(Ki43-1丙):武器換為12.7mm機槍×2 |
2型(Ki43-2):安裝1020馬力 1式(HA115)發動機,裝自動封閉油箱,3葉定速螺旋槳的隼2原型機 |
2型甲(Ki43-2甲):二型的生產型,武器為12.7mm機槍×2,可攜帶250kg炸彈×2 ,後期改善滑油系統散熱效率,加裝著陸燈,座艙增加12mm裝甲板。 |
2型乙(Ki43-2乙):裝新式冷卻器,機體有小幅變化 |
2型改(Ki43-2改):發動機採用推力排氣管,機體綜合2型甲與2型乙的優點整合修改 |
3型甲(Ki43-3甲):搭載1式(HA115-2)1230馬力發動機的改良型 |
3型乙(Ki43-3乙):安裝2門20mm機炮的試製機 |
4型(Ki43-4):搭載4式(HA45)1650馬力發動機的改進型,首機戰爭結束時還未完工 |
一型
Ha-25型引擎裝備的早期生產型。武裝再試作型以及初期生產型上為2挺7.7mm機槍、之後換裝為7.7mm機槍1門+12.7mm機槍一門,到丙型換為兩挺12.7mm機槍。在生產時自封油箱設計為可以耐7.7mm機槍的攻擊。
一型的生產型依照時間而有甲、乙、丙三批小幅度改進之機種。主要為火力上的強化。
正式名稱 | 一式戰鬥機一型丙 |
試作名稱 | キ43-I丙(Ki-43-I丙) |
全寬 | 11.43m |
全長 | 8.85m |
全高 | 3.27m |
空重 | 1590kg |
一般全備重量 | 2580kg |
發動機 | 中島九九式(Ha-25)氣冷式複列星型14汽缸 |
最快速度 | 492km/h(高度4000M) |
爬升率 | 3450 英尺/分鐘 |
續航距離 | 1000km~2200km |
固定武裝 | 機身內12.7mm機槍2門 |
外掛武裝 | 60kg炸彈x2 |
二型
1942年2月,5架Ki-43-I在生產線上換裝了1150hp的Ha-115發動機,驅動一副3葉恆速金屬螺旋槳,翼展減少60厘米,最大平飛速度顯著提高;直瞄式瞄準鏡改為反射式瞄準鏡;機翼結構進行加強,在雙翼下各增加了一個250KG的炸彈懸掛點;在重要部位少量安裝了裝甲板抵禦12.7mm機炮攻擊,這就是Ki-43-II甲。
在調整滑油散熱器的安裝位置後形成Ki-43-II乙,成為Ki-43系列中生產量最大的型號。此外,還有Ki-43-II改和Ki-43-II丙兩種型號。
由於生產時間的不同因此機首的造型以及冷卻器排氣口的位置都有些微差異。
正式名稱 | 一式戰鬥機二型 |
試作名稱 | キ四三-二(Ki-43-II |
全寬 | 10.837m |
全長 | 8.92m |
全高 | 3.085m |
空重 | 1,975kg |
一般全備重量 | 2,590kg |
發動機 | Ha-115(離陸出力1,150匹馬力) |
最快速度 | 536km/h(高度6,000m) |
爬升率 | 5000米/4分48秒 |
續航距離 | 3000km(加掛副油箱狀態)/1620km(機內燃油) |
固定武裝 | 機身內12.7mm機槍2門(攜帶彈藥各270發) |
外掛武裝 | 30kg~250kg炸彈x2 |
三型
雖然Ki-43的設計理念在戰爭後期已經落後,但中島飛機公司一直在改進隼,直到戰爭結束。1945年5月,換裝Ha-115-2發動機(1230馬力)的Ki-43-III甲投產。武裝與防彈裝備與二型相同。
中島飛機公司進行試製,實際量產為
立川飛機公司。在此型的小改版上有武裝強化為20mm機炮2挺的試作型(Ki-43-III乙)。不過從一式戰鬥機二型後期開始不斷增加的裝備使得機身空重直線上升,到最後隼已經脫離了一開始設計時的“輕型戰鬥機”設定(歐美機型沒有輕型戰鬥機此種分類)。
四型
換裝為加裝甲醇水注入裝置之Ha-112-2發動機(與海軍使用之金星六二式類似),並將機體部份改變成木製結構;不過此種機型還在設計圖階段計畫便終止。
加藤隼戰鬥隊
當時日本陸軍航空隊當中有一隊率先使用一式戰‧隼的第64戰隊,由於隊長名叫
加藤建夫 而被暱稱為"
加藤隼戰鬥隊"。
1944年 (
昭和19年),東寶電影公司為紀念在前線戰死的加藤隊長 並提高全體國民戰意,將此隊的戰鬥經歷拍成電影加藤隼戰鬥隊作為戰時宣傳。
國家
二次大戰時親日的泰國皇家空軍也裝備過一式戰。
二次大戰後,重返中南半島的法軍也曾用一式戰對付過由胡志明領導的越盟。
二次大戰後印尼人用日本人留下的一式戰對抗過想重新接管印尼的荷蘭軍,他們把日軍紅太陽標記的下半部塗白,變成如同印尼國旗的標記。
抗戰勝利後,解放軍在中國東北接收到4架一式戰二型,編入東北老航校作為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