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景區

中山陵景區

中山陵景區(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東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紫金山路北側(東臨靈谷景區,西臨明孝陵景區),其核心景點中山陵始建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2004年,鐘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規劃建設為中山陵景區,是鐘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區域——中山陵園風景區的主要構成部分。

中山陵景區以中山陵為核心,中山陵位於鐘山中茅峰南麓,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陵寢建築中軸對稱,從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級石階和平台10個,全部用白色花崗岩鋼筋水泥構築,覆以藍色玻璃瓦。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中山陵景區總面積3.22平方千米,包括中山陵及其周邊的音樂台、孝經鼎、仰止亭流徽榭行健亭光化亭孫中山紀念館紫金山探險公園等景區內其他相關景點構成。

2007年,中山陵景區被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作為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的組成部分)。中山陵景區和明孝陵景區靈谷景區同為鐘山風景名勝區的三大核心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陵景區 
  • 外文名: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京市城東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紫金山路北側(東臨靈谷景區,西臨明孝陵景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8:30-17:00(陵寢區),周一閉館維護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門票價格:僅音樂台收費10元 
  • 占地面積:3.22 km 
  • 著名景點中山陵 、音樂台 、流徽榭 、孫中山紀念館 
歷史沿革,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主要景點,中山陵,其他區域,文化活動,人文歷史,景區活動,文物保護,所獲榮譽,旅遊信息,開放時間,門票價格,服務信息,外部交通,景區路線,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5日,中山陵在紫金山(鐘山)破土動工。
民國十八年(1929年)6月1日,中山陵完工並舉行奉安大典。奉安大典結束後,國民政府明令組織總理陵園委員會,作為中山陵的日常管理機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中國佛教會在中山陵東側建造藏經樓,用來收藏孫中山的物品和奉安大典的珍貴史料。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南京淪陷後,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作為國民政府的一個常設機構也一同遷往重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27日,中國抗戰勝利後,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遷回南京。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在中山陵舉行隆重的還都典禮。

新中國時期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35軍105師劉志誠率部進駐中山陵園。同年5月10日,南京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將中山陵園交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代管。
1951年,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成立。
1952年12月,中山陵成立南京市園林管理處,直隸於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3年2月23日,南下視察長江的毛澤東主席晉謁中山陵。
1985年,中山陵景區新辟孫中山紀念館。
1993年,中山陵(中山陵景區的陵寢區域)開始收費。
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中山陵景區的陵寢區域)時隔17年後恢復免費開放。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山陵景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東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紫金山路北側(東臨靈谷景區,西臨明孝陵景區)。
中山陵景區

地形地貌

中山陵景區位於紫金山(即鐘山)南麓,屬於寧鎮山脈西段的中支,其山地是由堅硬的石英礫岩構成的。

氣候特點

中山陵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自然資源

中山陵景區位於紫金山南麓,紫金山南麓植物資源豐富,包含57科143屬217種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有53科132屬197種,單子葉植物有4科11屬14種(不包括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這些植物中觀賞價值較高的有:白檀中華石楠紫堇屬、傘花虎眼萬年青等植物。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木莓山莓等花果也均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主要景點

中山陵

綜述
中山陵位於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中山陵主體建築有廣場、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158米,從墓室到陵墓牌坊,高低相差70多米,平面距離700多米,占地約2000畝,全部建築以白色花崗石和鋼筋水泥構築,並鋪設有392級花崗石石階和400多米長的水泥墓道。
中山陵景點介紹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景點圖片
廣場
廣場位於中山陵的正南端,平面呈半圓形。南端沿邊種植懸鈴木,成弧形大屏風。廣場上從東到西,弧形排列著6個長方形花壇,東西兩端的花壇種植大黃楊:當中的4個花壇里種植雪松。廣場的兩側,與陵園大道銜接。往西可到明孝陵,向東直達靈谷寺,廣場的北面,是半圓形的水泥平台,台邊築有花壇,中間設台階。與之相連的,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平台,長約12米。在它的南面和東西兩邊,也各設一個台階。從這三個台階,都可以進入牌坊(博愛坊)。
中山陵廣場
博愛坊
博愛坊為陵墓入口處的花崗岩牌坊,上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博愛坊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是一座叫楹三門牌坊,高11米,寬17.3米,由4根柱子和6個長橫額互相連線建成,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風格。牌坊採用傳統的木結構形式,用巨大的福建花崗石建造。牌坊的頂端,蓋有藍色琉璃瓦。4根石柱的柱腳前後,夾抱鼓石,柱底是長方形的大石座。牌坊上刻有蓮瓣、雲朵和古代建築彩繪圖案。
博愛坊
墓道
墓道位於牌坊之後,長約480米,寬約40米。墓道分為3道,中道寬約12米為鋼筋水泥路面,左、右兩道各寬4.2米為柏油路面。中道和左右兩道之間,由南向北,對稱地排列著5對長方形的綠化帶,各寬約9米,栽植兩排雪松和四排檜柏。墓道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草坪,種植銀杏、紅楓等樹木。中道和左右二道互相平行,順著山坡,平鋪直上。
墓道
陵門
陵門位於墓道的盡頭,是中山陵墓的正門。陵門前為水泥大平台,平台至陵門共有20級台階。陵門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寬27米,高16.5米,進深8.8米,均以福建花崗石建成,屋頂為單檐歇山式,上覆藍色琉璃瓦。人口有3個拱門,每個拱門都裝有雙扇對開的梅花空格仿占銅門。南面中門的上方,鑲有“天下為公”石額,選自孫中山手跡。陵門前東西兩側,各有一對高約3米的漢白玉石獅。陵門後東西兩側各植日本友人贈送的名貴冷杉兩株。
中山陵景區
陵門(天下為公門額)
碑亭
碑亭位於陵門後,是一座方形的碑亭。邊長12米,高約17米,以花崗石建造,亭頂重九檐脊,覆藍色琉璃瓦。亭的四面各有一個拱門,但北側的拱門下設有石欄,不能通行。碑亭中立石碑以福建花崗石雕琢而成。碑上刻有三行鎦金大字“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字為楷體,出自譚延闓的手筆。石碑的頂端,正反兩面各有一枚中國國民黨黨徽。碑亭的頂端和底座,刻有圖案、花紋。頂端四周為彩雲,底座周圍是巨浪,線條簡潔、樸素,為呂彥直親自設計。
中山陵碑亭
石階
從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落差73米。392級石階象徵當時中華民國人口3億9千200萬。台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
中山陵石階
祭堂
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處在山頂最高峰,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高28.7米,長30米,寬24.7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門為鏤花紫銅雙扉,門額上分別刻有:民主、民權、民生。中門上嵌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直額。祭堂中央供奉孫中山坐像,高4.6米,是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在法國巴黎用義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
殿堂四周有反映孫中山革命事跡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著孫中山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穹頂上繪有巨幅國民黨黨徽。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之墓”石刻。
中山陵祭堂
墓室
祭堂內室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處,與起點平面距離700米,上下落差73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國民黨黨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鋪砌。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臥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遺體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著孫中山的遺體。用一具美國製造的銅棺盛殮。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圓形墓室內圍繞漢白玉欄桿俯視靈柩上的臥像。
中山陵墓室
參考資料:

其他區域

中山陵景區其他區域景點介紹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景點圖片
音樂台
音樂台位於中山陵廣場東南,建於民國二十一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2年至1933年),造價9.5萬元。音樂台占地面積約為4200平方米,由關頌聲、楊廷寶設計。音樂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紀念孫中山先生儀式時的音樂表演及集會演講。音樂台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在利用自然環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臘建築特點,而在照壁、樂壇等建築物的細部處理上,則採用中國江南古典園林的表現形式。2017年12月2日,音樂台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音樂台
光化亭
光化亭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築之一,位於中山陵東面小山阜上。光化亭建於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三年(1931至1934年),由劉敦楨建築師設計,福建省蔣源成石廠承包建築,是用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時華僑的贈款建造的。光化亭所有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樑柱、雀替、藻井等部件,全由工匠用大石精工雕鑿而成。1994年,中山陵景區對光化亭作了一次全面修繕,新築了一條水泥步道,在亭的四周栽植梅花、桂花、千頭柏。亭南側有一泓葫蘆形水池,湖石、假山、垂柳、桃花、山茶等點綴其間,草坪滿鋪地面,與亭池相連。
光化亭
行健亭
行健亭坐落在中山陵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園大道與明陵路相接處,以便前來謁陵的遊人駐足休憩。行健亭由廣州市政府捐建,趙深建築師設計,王競記營造廠民國二十年(1931年)承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夏落成。“行健”二字,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行健亭為方形,邊長9.3米,高12米,重檐攢尖頂,兩重亭頂均覆以藍色琉璃瓦。行健亭的每個角有4根支柱,4個角共16根柱,均飾以紅漆。原行健亭內橫樑、額枋、藻井、雀替為木結構,飾以工筆彩繪,20世紀70年代全部被水泥結構所替代。行健亭四周,設有水泥欄桿,高40厘米,可供遊人坐憩。
行健亭
孝經鼎
孝經鼎位於中山陵廣場南端的正中。孫中山奉安中山陵後,戴季陶與中山大學師生合捐一座銅鼎,並委託陵園代為設計和建築。因為鼎內有六角形銅碑,上刻戴季陶母親黃氏所書寫的《孝經》全文,所以稱孝經鼎。孝經鼎高約4.25米,腹徑1.21米,重約1萬斤。銅鼎外觀為圓形,三足兩耳,由三節構成,可以拆卸開來。鼎壁的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孝經鼎由張鋪森設計,金陵兵工廠(今南京晨光機械廠前身)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翻砂鑄造,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秋完成,造價1.3萬元。
中山陵景區
孝經鼎
流徽湖
流徽湖為中山陵景區內的人工湖泊,原中山陵至靈谷寺之間的山坡上,有兩條溪水沿山而下,匯流一處,稱為二道溝。二道溝一帶山溪深闊,夏秋水盛時,中山陵東、靈谷寺西一帶山坡的水都匯流至此,但因這裡地勢起伏過大,雨水很快下瀉,難以蓄水。孫中山奉安大典後,中山陵園園林設計委員會主席委員林森有感於此,他親自製訂規劃,將通往靈谷寺的道路加寬,路邊栽植垂柳、碧桃,道路南北各挖一個蓄水塘。北塘較小,面積2畝,引東溝之水入塘;南塘較大,面積24畝,兩條溪流都匯流於此。南塘南邊就天然地勢築土壩一道,蓄水成湖,取名流徽湖。
流徽湖
流徽榭
流徽榭俗稱水榭,建於流徽湖之上。由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陵園工程組主任顧文鈺設計,造價1.1萬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捐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冬天落成。流徽榭是一個長方形的亭子。長14米,寬10米,卷棚式仿乳白色琉璃瓦狀頂,紅色立柱。全部建築為鋼筋水泥鑄築。流徽榭的四周有1米高的欄桿,遊人可在此憑欄眺望紫金山的風光。流徽榭亭內地面鑲有八角形紅色小瓷磚,亭中設有水泥坐欄,供遊人坐憩。整個流徽榭三面環水,只有南面有石階與駁岸相接。“流徽榭”的三字楷書匾額,由徐向前題寫。
流徽榭
仰止亭
仰止亭地處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二道溝的梅嶺上。在中山陵所有的紀念建築中,仰止亭是唯一一座由個人捐建的紀念性建築。捐建人葉恭綽給這座亭子起名“仰止亭”,是為了表達對孫中山的敬仰之情。“仰止”二字,出自《詩經·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止亭為正方形,四角攢尖頂,屋面蓋藍色琉璃瓦。亭的邊長為5米,高約6.7米。亭內是磨石子地面,亭邊階石用蘇州金山石鑲砌。柱、梁、欄桿等全部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繪以彩畫。亭子額枋上的“仰止亭”三字由葉恭綽親自題寫。仰止亭亦由建築學家劉敦楨設計,陶馥記營造廠承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秋落成。1968年8月,葉恭綽病逝,骨灰安葬在仰止亭西側。
中山陵景區
仰止亭
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由藏經樓、《三民主義》石刻碑廊、僧房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9500餘平方米,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孫中山紀念館由著名建築師盧樹森設計,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冬完工,是中山陵園眾多紀念性建築之一。孫中山紀念館主樓高20.8米,頂上蓋綠色琉璃瓦,屋脊為黃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飾有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樓內珍藏孫中山先生的經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貴史料。樓前廣場正中的花台上豎有一尊高2.6米的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樓後有長達125米的碑廊,上刻孫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義”全文。孫中山紀念館現為南京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優秀學校德育基地、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革黨員教育基地。
孫中山紀念館
WeLope紫金山探險公園
紫金山探險公園位於中山陵景區水榭路,是集森林探險、休閒娛樂、團建研學、營地教育為一體的戶外冒險樂園。
紫金山探險公園
參考資料:

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陵門“天下為公”的由來
按照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天下為公”的“公”字,即是“共”的意思。“天下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對孫中山來說,“天下為公”蘊含的內容更深邃,更寬廣。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嚮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禮記·禮運》中所描敘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山陵陵門上的“天下為公”四字,選自孫中山書贈楊庶堪先生的《禮運大同篇》。
中山陵沒有墓志銘的緣故
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18日,中山陵葬事籌備委員會第32次會議曾作出決議,“總理陵墓應有之文字,推定汪精衛先生擔任碑文,胡展堂先生擔任墓志銘文,吳稚暉先生擔任傳文,張靜江先生擔任記文”。民國十七年(1928年),葬事籌備委員會第55次會議記錄表示,經過兩年醞釀,中山陵葬事籌備委員會又慎重研究,認為“以總理之偉大,非墓志銘、傳記文字所能包括一切,故以不用為宜”。
流徽榭取“榭”字的緣故
《說文解字》卷六《木部》記載:“榭,台有屋也。從木䠶聲。詞夜切。”䠶字就像人拉滿弓弩的樣子,因此榭在古代最初是指藏兵器、講軍習武的木屋,後來也指高土台或臨水的無室廳堂。中國最早、最系統的園林建造專著《園冶》記載:“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作者計成認為,榭是一種藉助於周圍景色而見長的園林遊憩建築。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中山陵園管理部門在此築壩修堤,蓄水成湖,命名為流徽湖。因為此處山水兼備,在設計師顧文鈺的主持下才被命名為流徽榭。

景區活動

2019年3月,中山陵景區孫中山紀念館牽頭舉辦“‘植’手同行,共築大美鐘山”植樹節公益活動。
2019年5月,中山陵景區音樂台舉辦“浪漫紫藤,樂會春天”鐘山假日音樂會。
2019年8月,中山陵景區舉辦兩岸大學生南京共同尋訪孫中山先生足跡活動。
2022年10月,中山陵景區茶廠開展茶文化研學活動。

文物保護

中山陵景區相關文保基建記錄
年份
文物保護及基建相關記錄
1961年
中山陵景區的核心景點中山陵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
7月31日,中國國家文物局撥款60萬元,對中山陵博愛坊、墓道、排水系統、碑亭、屋面、祭堂、墓室等陵寢區域進行維修。
1986年
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國家撥專款62萬元再次維修中山陵。
2004年
在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政府投入40億,對包括中山陵景區在內的整個鐘山風景區進行環境全面綜合整治,成為中山陵建陵以來規模最大、耗資最巨、涉及範圍最廣的工程。
2009年
6月1日,孫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80周年。中山陵園管理局投資300多萬元對中山陵主體建築實施全面維修保養。
2011年
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山陵園管理局對中山陵祭堂、墓室等進行全面維護保養。
2013年
中山陵景區對墓室滲漏部位進行了維修保養。
2015年
中山陵景區對鬆動的石台階進行維修加固。
2016年
中山陵景區對博愛坊至陵門水泥路面進行局部整修。
參考資料:

所獲榮譽

中山陵景區相關榮譽記錄
年份
所獲榮譽
1982年
11月8日,中山陵景區(作為鐘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2007年
中山陵景區(作為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的主要構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6年
中山陵景區的核心景點中山陵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022年
12月,中山陵景區(作為鐘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入選中國2022年11月AAAAA級景區品牌影響力100強榜單。
參考資料: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中山陵景區景點開放時間
景區景點
開放時間
備註說明
中山陵(“天下為公”陵門以上區域)
8:30至17:00
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及孫中山先生誕辰、逝世紀念日除外)
中山陵(墓室)
周二至周五(8:30至17:00)開放
音樂台
6:30—18:00
17:30停止售票
孫中山紀念館
9:00—16:30(16:00停止入館
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參考資料:

門票價格

1、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
2、音樂台10元/人,鐘山風景區套票(音樂台+明孝陵景區+靈谷景區+美齡宮)100元/人。

服務信息

中山陵旅遊服務信息
服務中心名稱
中山陵遊客中心
鐘山風景區遊客服務中心
中山陵園管理局職工醫院
地址
中山陵商業街入口處
中山陵停車場
石象路16號(陵園路入口)
服務項目
向遊客提供預約服務、導遊服務、諮詢求助服務;景區導覽圖取閱;充電寶、雨傘、輪椅、童車、拐杖租賃;小件暫存。
景區醫務人員現場服務;向遊客提供基本醫療救助。
參考資料:

外部交通

公共運輸
公交:乘坐南京公交34路,中山陵停車場站下車。
捷運:乘坐南京捷運2號線,到苜蓿園站下車,換乘景區觀光車前往;或者下馬坊站下車,前往博愛路轉乘34路公交、景區觀光車或沿步行道步行進入景區。
自駕出行
中山陵景區自駕線路指南
線路
自駕路線
線路1
滬蓉高速連線線(南京市區方向)→中山陵園風景區鐘山東路匝道→鐘山東路→靈谷寺西路→郵局東路→郵局西路→中山陵停車場
線路2
滬蓉高速連線線(南京市區方向)→中山門匝道→中山門大街→陵園路→博愛西路→中山陵停車場
線路3
寧杭高速繞城公路(往二橋方向)→滬寧高速連線線(南京市區方向)→中山陵園風景區鐘山東路匝道→鐘山東路→靈谷寺西路→郵局東路→郵局西路→中山陵停車場
線路4
寧杭高速→友誼河路→東苑路→後標營路→苜蓿園大街→中山門大街→博愛路→中山陵停車場
線路5
滬陝高速長江二橋→東楊坊立交→馬群立交→滬寧高速連線線(南京市區方向)→中山陵園風景區鐘山東路匝道→鐘山東路→靈谷寺西路→郵局東路→郵局西路→中山陵停車場
線路6
S122省道→中山門大街→靈谷寺路→郵局東路→郵局西路→中山陵停車場
註:中山陵景區在內的整個鐘山風景名勝區共有38個公共停車場,合計5076的汽車泊位。
參考資料:

景區路線

景區觀光車路線
線路序號
線路走向
服務時間
觀光車1號線
苜蓿園↔四方城↔美齡宮↔海底世界↔中山陵南廣場
7:30—17:30(12月至翌年1月)
7:30—18:00(2月至11月)
觀光車2號線
下馬坊↔中山陵停車場↔中山陵南廣場
觀光車3號線
中山陵停車場↔行健亭↔明孝陵景區7號門
觀光車4號線
中山陵南廣場↔郵政博物館↔孝陵衛
7:30—17:30
觀光車5號線
明孝陵景區7號門↔中山陵博愛牌坊西廣場
觀光車7號線
靈谷景區↔中山陵南站
觀光車8號線
靈谷景區↔中山陵南廣場↔明孝陵景區7號門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