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是一本於2015年4月23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松成,翟春。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
- 作者:盛松成、翟春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4月23日
- ISBN:9787504978127
《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是一本於2015年4月23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松成,翟春。
貨幣供給還可劃分為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名義貨幣供給和以流通中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實際貨幣供給等兩種形式。基本環節 中央銀行供給基礎貨幣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記賬貨幣 基礎貨幣 有三種途徑:變動其儲備資產,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或...
貨幣供給調控機制是指中央銀行在對巨觀經濟的調控中,具有明確的最終目標(如經濟成長、國際收支平衡、降低失業率、穩定物價等),採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等),選擇具體的調控形式(或者中間目標,即聯繫最終...
所謂貨幣供給巨觀調控模式,是指中央銀行在對巨觀經濟的調控中,必須具有明確的最終目標,採取有效的政策工具,選擇具體的調控對象(或中間目標),運用合適的調控形式 所確定的最終目標(如經濟成長、國際收支平衡、降低失業率、穩定物價等)...
貨幣供給(money supply):貨幣供給量(money aggregate):國民經濟中被個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持有的可用於各種交易的貨幣總量.貨幣供給量是貨幣供給過程的結果,其源頭是中央銀行初始供給的基礎貨幣,經過存款貨幣銀行的業務活動可以出現數倍...
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區別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前者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而後者則是政策制定者...
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給渠道有兩個:一是直接通過增減貨幣發行、增減財政向中央銀行透支等手段,來調節貨幣供給;二是通過運用金融手段(準備金、貼現、貸款、金融市場等)影響金融機構的存放款業務,間接地調節貨幣供應量。由於中央銀行最終掌管...
7.1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 7.2.4 危機後聯邦基金利率形成機制 7.2.1 金融危機前的貨幣政策操作 參考教材 貨幣銀行學(第二版)吳軍,郭紅玉,陳濤著.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第二版)盛松成,翟春著.中國金融...
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是決定貨幣供給的主體:傳統和現代貨幣理論有的認為貨幣供給是外生變數,有的認為是內生變數。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承認,貨幣供應量並不僅僅取決於中央銀行的意願和決策,也取決於作為貨幣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
貨幣供應量的初始供給是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這種基礎貨幣經過商業銀行無數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許多可以用於交易的存款貨幣和支付工具,出現多倍數的貨幣擴張。貨幣供應量的多少,與社會最終總需求有正相關的關係,所以把貨幣供應量作為...
利率是影響社會貨幣供求,調節市場貨幣供給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率與貨幣政策目標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當經濟發展出現繁榮或通貨膨脹時,市場利率趨於升高;反之,當經濟衰退或通貨緊縮時,利率則呈下降趨勢。中央銀行可隨時觀察利率的動向,...
貨幣供給外生性是與貨幣供應決定於內生變數的觀點相反,認為貨幣的供給決定於貨幣當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並非決定於經濟運行的經濟變數的變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就是從經濟之外對貨幣供給進行控制。如果認為貨幣供給是外生變數,那么,貨幣...
對此,弗里德曼指出:他並不否認實際經濟活動對貨幣供應量決定的影響,但實際經濟活動對貨幣供應量決定的影響遠不如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決定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供給是外生的可控的這一結論仍然成立。此外,在弗里德曼的理論體系中...
1 貨幣供求均衡概述 2 貨幣供求均衡的特徵 3 貨幣供給與社會總需求 3.1 貨幣供應量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聯繫 3.2 貨幣供給量與社會總需求量的區別 4 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 5 貨幣供給量、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 6 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
(3)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變數的短期控制要比長期控制更加困難。由於貨幣政策時滯的存在,致使政策工具啟動到貨幣供給量的變動難以產生預期效應。這就使得中央銀行只能採取兩種措施:一是等待貨幣供給量改變後產生全部的政策效果;二是採取即期...
式中為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為定期存款法定準備率,為通貨比率,為定期存款比率,*為中央銀行收受的實際準備金來源,為商業銀行的自由準備金,為市場利率,為再貼現率。這個理論模型表明,除了中央銀行可控制的強力貨幣來源*、中央銀行與商業...
後凱恩斯貨幣經濟學家的代表人物西德尼溫特勞布和尼古拉斯卡爾多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內生貨幣理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論證的,即中央銀行不得不遷就市場的需要而使貨幣有所增加。溫特勞布認為,商品價格是在勞動成本及勞動成本之上的某種加成...
難以由中央銀行單獨決定與控制。兩類模型的推導形式與假定前提、構成因素雖各有不同,但最終都可以用如上簡單方程式表示,即M=m·B,也就是說,貨幣供給量決定於貨幣基數或基礎貨幣與一個乘數的乘積。
在新論中,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中介機構、貨幣與其他金融資產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新論的支持者採取將貨幣理論看成是資產組合理論的分析方法,批評貨幣供給理論乘數方法所隱含的貨幣供應是可以由中央銀行控制的外生變數的觀點,而認為貨幣是一...
外生貨幣供應論是一個經濟術語。內容 凱恩斯認為貨幣供應是由中央銀行控制的外生變數,它的變化影響著經濟運行,但自身卻不受經濟因素的制約。凱恩斯的這一觀點與供給彈性幾乎等於零密切相關。貨幣的生產(貨幣供應的來源)對私人企業來說是...
資產業務並不以負債的增加為前提是中央銀行特有的權 力 中央銀行體制建立前商業銀行擴展業務的界限 集中計畫體制下的信用貨幣創造 第三節 貨幣供給的巨觀模型 貨幣供給形成的再描繪 貨幣供給與基礎貨幣 乘 數模型 三個決定因素 第四節 ...
因此,只要貨幣工資在談判桌上外生地決定,貨幣當局就最多只能保證貨幣的充分供給,以消除充分就業和增長的金融障礙。卡爾多認為,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責是作為最後的貸款人,通過貼現視窗,保證金融部門的償付能力。中央銀行為了防止信貸緊縮導致...
因此,中央銀行以經濟成長為目標,指的是中央銀行在接受既定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其所能操縱的工具對資源的運用加以組合和協調。一般地說,中央銀行可以用增加貨幣供給或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辦法來促進投資增加;或者通過控制通貨膨脹率,以消除...
第一節 貨幣供給與貨幣層次的劃分 (143)一、 貨幣供給與貨幣供給量 (143)二、 貨幣層次的劃分 (144)三、 我國貨幣層次的劃分 (144)第二節 銀行體系與貨幣供給 (145)一、 商業銀行與貨幣供給 (145)二、 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 (...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2002年版)的定義,基礎貨幣包括中央銀行為廣義貨幣和信貸擴張提供支持的各種負債,主要指銀行持有的貨幣(庫存現金)和銀行外的貨幣(流通中的現金),以及銀行與非銀行在貨幣當局的存款。在國際貨幣...
巨觀貨幣政策是根據凱恩斯經濟學的收入均衡分析進行需求管理所運用的一項巨觀經濟政策。主要指政府通過中央銀行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然後通過利息率的升降來增加或減少投資,達到使總需求和總供給趨於一致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凱...
而貨幣(政策)乘數的基本計算公式是: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供給等於通貨(即流通中的現金)和活期存款的總和;而基礎貨幣等於通貨和準備金的總和。效應 在貨幣供給過程中,中央銀行的初始貨幣提供量與社會貨幣最終形成量之間客觀存在著數...
《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後我國的貨幣供給過程和貨幣政策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貨幣政策操作回顧和實施效果分析:1998~2005年,我國基礎貨幣的來源及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分析,我國貨幣乘數穩定性的實證分析,貨幣供給內生性:基於利率視角的解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