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月底,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會一致通過創建該所,由傅斯年、顧頡剛和楊振聲三人為常務籌備委員,籌備處在廣州中山大學。同年7月籌備完成。10月22日遷入獨立所址柏園,後以此日為所慶紀念日。1929年後,先後遷北京、上海、南京。抗戰期間歷遷長沙、昆明和四川南溪縣李莊。1946年回南京。1948年冬遷台灣。1954年定居南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 成立時間:1928年10月22日
傅斯年提出的“史學及史料學”、“動手動腳找東西”理念對史語所影響至深。
出版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素為世所重。
【2】
抗戰前,本院先後成立了10個研究所,分設京、滬兩地。及至抗戰爆發,本院奉命西遷,分處昆明、桂林、重慶等地。戰爭結束後,方陸續復員,東還京、滬。1949年,再播遷來台,及時撤遷者只有歷史語言與數學兩個研究所,圖書文物則暫時存放在楊梅火車站倉庫。在朱家驊代院長多方奔走下,方於1954年在南港現址營建院區。來台後,復經胡適、王世傑、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等院長之戮力經營,始有今日之規模。
現任院長為翁啟惠院士,接任於2006年10月19日;副院長為劉兆漢、王惠鈞、王泛森三院士,襄助院長處理院務。
任務
本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任務如下:
一、人文及科學研究。
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
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
未來,本院仍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發展歷程1928年3月底,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會一致通過創建該所,由傅斯年、顧頡剛和楊振聲三人為常務籌備委員,籌備處在廣州中山大學。同年7月籌備完成。10月22日遷入獨立所址柏園,後以此日為所慶紀念日。1929年後,先後遷北京、上海、南京。抗戰期間歷遷長沙、昆明和四川南溪縣李莊。1946年回南京。1948年冬遷台灣。1954年定居南港。
最初設八個組。後合併為歷史、語言和考古三組,由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三人分任組長。1933年至1934年,曾一度與社會科學研究所合併。1934年增設人類學組。1958年增設甲骨文研究室,1990年改名為文字學組。1997年語言學部分獨立為語言學研究所。
歷任所長傅斯年1928.09-1950.121928.09代行所長職務,1929.01-1929.05代理所長
董作賓1951.01-1955.081951.01-1951.06代理所長
李濟1955.08-1972.12
屈萬里1973.01-1978.07
高去尋1978.08-1981.07
丁邦新1981.08-1989.031981.08-1985.02代理所長
管東貴1989.04-1995.03
杜正勝1995.04-2000.05
黃寬重2000.05-2003.102000.05-2000.10代理所長,2000.10真除所長
王泛森2003.10-2009.10
黃進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