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影響,龍的文化,龍的起源,龍的形成,龍的家族,龍圖騰,圖騰,龍圖騰說的爭論,歷史記載,伏羲舜夏,商至清代,近代,龍的靈性,龍的傳說,龍的影響,龍的形象,相關作品,
地位影響
在中國文化中,
龍或
中國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
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龍的文化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龍的子孫”、“
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
龍文化一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龍的起源
【探究】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不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土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么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考古發現】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
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
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歷史故事】
夏代劉累養龍的故事,之後,《
山海經》製造了龍家族的一批新類型。道教里有許真君御龍的神話故事,佛教里有天龍護法的故事。
【歷史發展】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
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的形成
龍是怎么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土石流等分辨得清楚;也不會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
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臥的,擅爬會游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係的。
【稱呼】該怎么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湧,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捲風吸水,土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霓虹;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複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為之。那么,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么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如今這個“龍”。
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像、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
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蘊含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龍的家族
老大
囚牛:喜歡音樂的一條龍,不光立在漢族的
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老二
睚眥(音:牙資):相貌似豺,好腥殺,常常被雕裝刀柄和劍鞘上。
老三嘲風:平生好險,如今殿角走獸大都是其形象
老四蒲勞:據說他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就是
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並將撞鐘的大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老五狻猊(音:算泥):又稱
金猊、
靈猊。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
老六贔屓(音:必系):也稱龜。形狀像烏龜,好負重, 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 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
老七狴犴(音:必案):又叫憲章。 其貌像虎,虎是威猛之獸,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的門上,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老八負屓(戲):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號文,是被兩旁的
文龍是其形象。
老九螭( 音:吃)吻:龍形的吞脊獸,口闊嗓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形象
龍圖騰
圖騰
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辭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
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
聞一多。聞先生在他的一篇專門談論龍鳳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和
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歷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那么,龍圖騰是如何形成的呢?聞先生在他的名篇《
伏羲考》說:龍這種圖騰,“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龍圖騰說的爭論
龍圖騰說由20世紀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還成為占統治地位的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如:“無論如何,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因為說到底,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因此,如果依據通行的理論和被學界接受的材料,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閻雲翔)“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併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
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時空範圍上講,前者比後者大得多。因此,某一類型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傷、殺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鬥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
總觀龍圖騰說的爭論,這樣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一個問題是,圖騰說來自西方學者,中國遠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樣,有過一個圖騰崇拜時期?分析古籍中的有關記載,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學界的普遍觀點,圖騰文化發生於
舊石器時代中期,繁榮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進入
新石器時代便趨於衰落,步入階級社會,就只剩下一些殘餘在延續。按考古學提供的實物資料,龍的起源當是新石器時代開始以後的事,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圖騰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龍卻起源了。將方興未艾的龍歸劃於一個趨於衰落的崇拜現象,有悖於事物發展的基本邏輯。
另一個問題是,圖騰概念有其原有的為學界所基本公認的內涵和外延,這樣的圖騰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或可稱為“狹義圖騰”。增其內涵、擴其外延之後的圖騰,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了,或可稱之為“廣義圖騰”。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實物,而龍不符合這個條件,它們是自然界裡沒有的神物,因此,要說龍為圖騰的話,就只能將龍劃歸到廣義圖騰的框框裡。問題是,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時不時地會發生衝突。比如,按狹義圖騰的要求,圖騰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殺害的,而身為廣義圖騰物的龍卻屢屢被懲罰被斬殺棗這個問題如何解釋?如果要在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之間選擇的話,我倒更傾向於狹義圖騰,因為我覺得圖騰就是圖騰,應該尊重原初的內涵和外延,如果太廣義了,也就沒有圖騰了。
歷史記載
古文獻談龍,有的是史書,一些所謂記載,難免道聽途說,訛言當真,不可輕信,西方史書就沒有中國史書這種記載。不過,既然說中華文化,也不妨當故事看。
伏羲舜夏
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皋陶謨》:“
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左傳·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古籍說帝舜和夏朝王室有飼養龍的活動,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
《路史·後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
豢龍之官。”《九州要紀》云:“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
豢龍氏。”
《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
陶唐氏既衰,其後有
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
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 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拾遺記》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
商至清代
《
左傳·昭十九年》: “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
後漢書.五行志》寫道: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后離去, 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載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前燕太祖慕容皝祭龍事件:“時有黑龍、白龍各一,見於龍山,皝親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餘步,祭以太宰。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悅,還宮,赦其境內,號新宮曰和龍,立龍翔佛寺于山上”。
《
南齊書·齊始興簡王鑑傳》:“﹝永明﹞五年, 鑒 獻龍角一枚,長九尺三寸,紅色,有文。”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里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民眾用蓆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
益都臨胸縣有龍見於龍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臨胸縣在今山東省。《元史·順帝記》記:“
長慶寺有龍繞槐樹飛去,樹皮皆剝”。
明清時期的地方志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民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后,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
清史稿》談見龍現象共八十二次,它記載的一些事情難免說道聽途說,訛言當真,被一些官員匯報,其中記載過很多所謂見龍的現象(說明:這些資料的收集耗費大量時間,是網上名號“光音”的一位學者的辛勤勞動成果,網路上他最先發布於百度貼吧“關於龍的各種真實說法(全面曝光)”):順治六年十一月,儀征有四龍見於西南。 十一年,淶水縣興雲寺樑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後變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風驟雨,霹靂不絕,殿中若有龍,及霽,蛇乃不見。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興二龍起海中,赤龍在前,青龍在後,鱗甲發火,過紫家埭,倒屋百餘間,傷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龍見。 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龍見;三台東南出一蛇,長數丈,腰圍約三尺,身有鱗甲,赤光。 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龍見,鱗甲俱現。七月朔,鎮洋大風海溢,有龍下麋場,傷數人。八月初四日,天晴無雲,黃龍見於東南。 七年七月,鹹寧有龍游於縣署前,雨霽,不能升躍,市人系其頸以游於市。十二年六月,深澤馬鋪民家龍起,大風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陽見兩龍懸空,移時始去。十三年夏,永嘉龍見;萬載大水,龍出。 十七年六月,鹹寧大墓山有龍突現頭角,三日,鱗甲晃如赤金,白晝飛騰,穿山為河,傷民畜。 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鎮洋龍見於東南。二十一年十月,青浦、興化龍見。 二十六年六月,黃縣龍晝見於朱家村,煙霧迷濛,火光飛起。 三十六年三月,畢節龍見赤水河。 四十年八月,獨山州南羊角村有龍見。 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鰲泉有白龍躍於平地,飛去。 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龍出,金光閃爍。 四十七年,靈州井中有龍,時見其首尾,數日,忽大雨霹靂,騰空而去。 六十年六月,金壇學宮前懸一龍,腥氣逆鼻,焚香禱之,騰空而去。 七月十三日,南籠大雷雨,龍見於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飛龍見。十二月,木門海子起煙霧,有蛟龍飛出之狀。五月,橫州有龍起。 七年春,安定文葦塔見一龍騰空而去。 九年四月,安南有龍見於東北。六月,青浦龍見於沙灘。
乾隆二年二月,潮陽白龍見。 三年正月,枝江龍見於城西。九月,青浦龍於泖,自西南至東北入海。 五年五月,高郵大風,有白龍舞空中,鱗甲俱現。 六年六月十三日,崑山東鄉設網村有白龍手捲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龍手捲去周家莊大舟二人,墜巴城鎮三里岸渚,復手捲去鎮民盛某,擲地,身無恙。 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七月壬辰,建□天頓黑,有白龍尾垂二丈余。 十二年八月,高州龍見於小華山。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龍起於永豐圩下,首尾鱗甲俱現。 十五年七月,正寧秦家店有龍破屋而升,俄大雷雨。 十九年秋,濟南巨治河有龍。 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風驟雨,有雙龍自東而來,由蓬州所東門經過,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餘間,有壓斃者。 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龍井地方有龍自空冉冉而下。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 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輝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爛,橫飛東南,風雲隨之。 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門烏龍見,頭角爪甲俱現。 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龍見。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龍見於吳山東北。 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嘉慶六年,東湖修孔子廟,見白龍乘風飛去。 九年,曲陽濟瀆河水暴發,見龍車數乘涉水而沒,水退。 十四年五月,有龍戲於瑞州城隍廟江均河,水立丈余。 二十年六月,黃岡柳子巷蛟起,傷一百四十餘人,沖沒田宅無算。二十一年六月,蛟見於嬰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龍見於月望岩。 五年七月甲辰,武進龍見於芙蓉湖。 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壞民居,溺人無算。 七年五月初十日,房縣汪家河水溢,蛟起,壞民田無算。 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縣見青龍,長約數十丈,鱗甲俱現。 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龍,過洋州上升。 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沒田廬,淹斃人畜無算。 十六年七月甲申,武進有龍陷地成潭。 二十八年五月,監利龍見於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龍同見空中,是夜颶風大作。
鹹豐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無片雲,有白龍降於瓦湖,蜿蜒行數里,忽騰去。 三年七月初七日,西鄉白龍見,長數十丈。 七月十五日,黃陂龍見於聶口,鱗甲宛然,擁船隻什物於空中。十一月,西寧西納川降龍,臭聞數里。 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風雷大作,頃之二龍接尾而上。 六年五月,鄱陽縣兩頭蛇見。七年五月初八日,來鳳縣曾氏塘風雨驟至,有物長丈余,乘風入塘,形似牛,身備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噴起。 八年六月十七日,雲夢有龍入城,壞廬舍無數,繞城東北去。 十年三月,麻城龍見。五月,松滋天鵝塘出龍,行陸地,所過禾稼盡偃。 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龍于海。
同治三年,蘇州有龍。四年正月,宜城龍見於芳草洲。 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見三龍。 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龍,狂風驟雨,拔木覆舟。 五月十二日,高淳龍見。七月底,城有蛟起於井中。
光緒十九年正月,靈台龍見於井中。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龍見於惠廣寺。
另外,清代一些地方志也談龍,如:光緒《江西通志》卷九十八:“冬十二月,龍見
豐城田中,身長四十餘丈,頭似鱗,七日後飛翔挾風雨而去”。
因為清朝重視龍,以
龍旗為國旗,把民間傳說都記起。這些記載,只能當傳說看。
【地方志】地方志是地方的史書,可惜清代有的地方志把明代的傳說、可能是志怪小說當作史料記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此列兩個。清代《葉縣誌.雜記》說五龍與綠衣神人故事:明代弘治十六年,五龍掛於城北十里,久之墜地,蜿蜓不能起。有綠衣神人自空降龍皆繞之,須臾,雲寡晦冥,逐失。清代《嘉興府志,祥異志》說白龍與紫衣之神故事,在公元一五八八年九月的浙江平湖縣,有白化騰海上,紅光半天,修撰沈懋孝見,龍首半垂,兩角聞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劍而立,長尺余。龍吐頷下珠光,團罔大如斗。故事所謂此事的目擊者,是在朝中任編修官(史官)的沈懋孝,志怪小說可以虛托某朝人所謂見聞。這兩個地方志的編修者可能是看
蒲松齡小說看多了。
近代
二十世紀知名的墜龍事件,一是1934年的
營川墜龍事件,一是1944年大慶松花江陳家圍子墜落黑龍的事件。還有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
二龍湖附近的水潭龍骨傳說,傳說1943年日本人在那個地方修水庫,在潭底挖到了龍骨,龍的下頜骨有小簸箕大,某人得到了一塊,說是和普通的骨頭差不多,不過很有神效,傷口出血了,把骨頭研成末抹上一點立刻血就止住了而且連一點疤痕也沒有,把龍骨研成末在水碗邊抹上一圈,再向碗裡倒水。即使水高出碗口幾寸,水也不會從碗裡流淌出去,只能看到水在碗上滴溜溜的打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過餘姚疑案,傳說是:曾有龍現於餘姚附近海邊,鱗大如盆,從雲端飛下吸海水,水如瀑布入龍口,壯觀之極,現場有包括駐軍在內的幾百人看到,後解放軍曾介入調查雲。該事,外人不知真假。
龍的靈性
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來概略。
喜水
在龍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這是因為,龍本來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說,龍本源於“水物”和“水相”。龍的諸多的模糊集合對象,可以說都是“水物”或“水相”。魚、鱷、河馬、海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處水濕陰潮之地;豬、陸牛、陸馬、鹿等離開水也活不下去;而雲、雷電、虹、海潮、龍捲風、土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關係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稱之。本源於水物、水相的龍,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
好飛
“好飛”在龍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龍之“好飛”,原因有這么幾條:一是作為龍的模糊集合對象,雲、雷電、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
天象”;二是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三是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雲、雷電、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四是人類自從有了精神生活以後,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擺脫現世的苦累,飛騰、翱翔到高妙闊遠、有星星,有月亮,白雲繚繞的空中去。而龍作為寄託著、體現著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飛,不好飛,那也就不是龍了。
“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御對象。
“飛”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遼闊、至高無上的天空。因此,“好飛”必然“通天”。早在浙江
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雙耳盆上,就有將“魚藻紋”和“鳥紋”刻劃在一起的圖案,陝西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鳥魚紋”(亦稱“龍鳳紋”),也將天上飛的鳥同水中游的魚棗龍的模糊集合對象聯繫起來,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龍的模糊集合之初,龍就開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後世的許多建築雕刻、繪畫,人們都讓神龍出現在
浩渺無垠的昊天雲氣中,如
北京故宮的
雲龍望柱、
天壇的雲龍石、
孔廟的戲珠飛龍,等。
通天
龍“喜水”,水聚流於地;龍“好飛”,飛升於雲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樑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們之所以以龍自比,其根本點就在於瞅準了龍的“通天”的神性,和充當天地間橋樑和信使的能力。
由於龍是由眾多的對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對象之間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別,因此,龍又有了“善變”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在天可以是雲、是電、是虹,在地可以是豬、是馬、是牛,在水可以是魚、是鱷、是蛇。換句話說,天上的雲、電、虹,地上的豬、馬、牛,水中的魚、鱷、蛇,等等,都可以是龍的變體和化身。
善變
龍具備了“善變”的神性,而變,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
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靈異”的神性,成為古人心目中的“
四靈”(其它三靈是麟、鳳、龜)之一。
人們
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龍是古人模糊集合了眾多的動物和天象,從而創造出來的神物,如果這個神物不能給人間帶來福祉和祥瑞,古人創造它做什麼呢?上述龍的種種神性,又都
為龍的徵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礎:龍喜水,而水是生產、生活的命脈;龍好飛,飛是對超越苦難、擺脫困境的嚮往;龍通天,天是天帝和諸神居住的地方;龍善變,變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龍靈異,靈異使龍
神奇莫測、非凡不群。將這種種優長集中於一身,龍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征瑞
龍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禍”。這倒也符合辯證法,其根據是現實的驗證和歷史的、道德的評價。如導致西周滅亡的“龍黿之怪”、造成古時三苗地區大亂,的“日妖宵出,龍生於廟,犬哭於市”,等等。
龍的性情中,也有兇猛威厲、乖張易怒的一面。我們概而稱之為“示威”。龍之“示威”,蓋源於龍的模糊集合對象的習性和危害。如灣鱷兇殘傷人,蛇類陰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漲成災,龍捲風捲走人畜樹木,土石流沖毀房舍田園等。古人對這些現象不會有科學的解釋,只好以“龍怒”、“龍怨”、“龍報仇”、“龍做孽”等說之。
龍的傳說
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龍不是被帝王們全部霸占。在民間,龍仍然以各種方式出現。中國的各個民族幾乎都有以龍為主題的傳說和故事,人們以
賽龍舟、舞龍燈來歡慶節日,以祭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下面介紹一些龍的傳說:
烏龍
舞龍
百葉龍
龍的起源
九龍公道杯
龍珠
龍舟龍王爺
雪山龍
曲阜龍圖
孽龍與病龍
【故事一】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
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嘆。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鬱在心頭的那種疑惑一瀉而出:
那遠古的初態,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麼來考證?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日光無處不到,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為何閃耀光華?
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
天問》。在詩中,屈原一口氣提出了百餘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為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
應龍(一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才有後世江河的浩蕩。
【故事二】
在屈原的時代,對龍敢於疑問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龍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這類問題,卻一直在歷史的山谷中激起迴響。當我們徜徉於
九龍壁前,漫步於
紫禁城中,或仁立在
太和殿內時,威武神奇、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使人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真像它們就要噴雲吐霧、騰空而去。但科學與理性告訴我們,龍是一種虛構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漢代學者王充就曾指出過,龍的角像鹿,頭如駝,眼睛如兔,頸如蛇,腹似蜃,鱗如鯉,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龍的這種形象是如何形成演變和發展的?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我們把目光移向遙遠的
史前時代。
我們的先民從猿轉化為人類時,面對的是十分艱苦的自然環境。由於生產能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落後,原始人類一方面要竭盡全力,從自然界中獲取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資源,一方面又對強大而神秘的自然界產生崇拜與敬畏,這樣便逐漸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術。原始宗教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有靈的,而且冥冥之中,還有主宰自然界的“神”。這個(或多個)神掌握著宇宙間的一切權力,可以福佑人類,也可以懲罰人類。但人們可以通過巫與神相通,求得神的庇護和幫助。在
原始宗教中,對動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是狩獵,因而動物是人類在自然界中最感興趣的對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果腹,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兇猛動物的襲擊。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某些動物的體態,如鱷、鯢、蛇、鳥及某些昆蟲等,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游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屆等,產生了崇拜和幻想。
【故事三】
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為巫術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原始人類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繫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為人與神聯繫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著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人類由狩獵經濟向農業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為祭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為人與神溝通的工具。
由此,獻祭的動物也逐漸神聖化。
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套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衝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徙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為祭物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原始人類以極為虔誠的心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雲、動植物等。這些彩繪或雕刻雖然是一種摹擬,但不少摹擬,特別是對動物的摹擬進行了誇張,在誇張中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因此,這些由摹擬而形成的圖案、飾紋或雕刻不僅與原型動物有了某種差別,而且具有了神聖的宗教含義。正是在這種具有宗教性的動物形象中,出現了最初的帶有龍特徵的動物紋飾,專家們把這種紋飾稱為原龍紋。
1987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的一處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發現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殼擺塑的“龍”的圖案。在甘肅也出土過繪有鯢紋的彩陶,在東北的
遼河流域發現過距今5000年的玉“龍”,山西出土過帶有“蟠龍紋”的彩陶。當然,這種“龍”與今天我們見到的龍形象還有很大的差距。
【故事四】
遠古“龍”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與
巫術的原因外,還與
圖騰崇拜有一定的聯繫,圖騰是原始社會中一個氏族的標誌,又稱為族徽。氏族社會中,人們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種特定的動物、植物或其它無生命的東西,這種物種就成為氏族祖先的象徵和保護神。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不少氏族曾以龍為圖騰,如遠古的
黃帝、
炎帝的氏族,
共工氏、祝融氏、堯、舜、禹的氏族,以及吳、越等氏族。但是,這些文獻成書較晚,屬後人的追述,文獻產生時,龍的觀念已經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記述上有附會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圖騰傳說往往變成了神話故事,不過還是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據專家考證,這些所謂的龍圖騰,實際上是與後來的龍形象相近的蛇、鱷、蜥蜴等動物。這些動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僅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而在形態上也被神化。在漫長的遠古歲月中,動物圖騰形象與其它原始宗教中
動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龍形象。
“龍”脫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龍紋變成真正的龍紋,約在商代。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產生了第一個國家政權——夏王朝。夏之後是商王朝。商的國勢強大,空前繁榮,《詩經·商頌》中說,商“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
祁祁。”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商的國土千里之廣,廣大的國土上到處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達於
四深,四海中的人都來讚美商王朝,人數眾多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王朝的強盛和一統,推動了不同區域問的文化交流,如百川歸海,文化在商代出現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較開放,肯於接納其它類型的文化,有利於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視宗教與巫術,也就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青銅器作為溝通天他的禮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義,青銅器上的紋飾則有更濃郁的宗教色彩,即通過各種象徵性的紋飾,向人們展示應崇拜的神靈,求其保護,免受怪物的侵害。這種紋飾中,原龍紋成為主要的部分。
【故事五】
“龍”在商代形成的一個突出標誌是龍開始有了角。當然這時龍角的形狀還不固定,有的如長頸鹿,角呈錐形;有的如綿羊,角向後卷;也有的如花冠,還有的似羚羊,此外還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種形狀。商以前的龍形象中並沒有角,在商代龍卻生出角來,其中原因,在於商代對角的崇拜。
在動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動物才會生有,而且碩大強壯的角,往往是強壯有力的象徵,因此角受到遠古先民們的重視和崇敬,成為祭祀等宗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商代對角的崇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犧牲必須有角,而且依場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狀也有不同。祭天地時用作犧牲的牛,角要如繭栗大小;祭拜祖先時用作犧牲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才算合適;宴請賓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長;有時用來祭把的牛,還要求兩角要平齊,絕對時稱,要有光澤。《詩經·周頌》中曾有讚美角的句子:“殺時敦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詩句的大意是:“殺了那頭公牛吧,它的角又彎又美,用它來祭把天地社稷,就可以繼承祖先的神力。”商人給本來無角的原龍加上各種角,是因為他們認為角有神性,有了角,龍就更有了溝通天地的神性了。有了角之後,原龍紋就擺脫了原型動物的形態,而成為一種與世間任何動物都不同的神獸,商人還用相同的手法,托象、虎、豬、鱷等動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龍的身上,從而使龍的形象更為神奇。這種經過藝術改造加工後的龍與我們如今見到的龍形象已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個別形體部分的差異。
不僅原始宗教的
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成為龍形成的源頭之水,一些奇特罕見的自然現象也匯入了龍形成的溪流。由於龍的形象怪異、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領,一些奇特的與龍的含義或形象有某種相似的自然現象也被附會成龍。如《山海經》中記載說,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稱為章尾山,山上有一條“燭龍”,這條龍人面蛇身,體長千里,兩眼立生,就如兩條直縫。它以眨眼來控制晝夜的變化和時光的流轉,閉目為夜,睜眼力晝。晉人曾有詩云:“天缺西土,龍銜火精,氣為寒暑,眼作昏明,身長千里,可謂至靈。”燭龍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澤”。據專家考證,所謂燭龍,實際上是北極光。雨後彩虹也被附會為龍,彩虹繽紛的七色、宛若拱橋連線天地的形態、與雨和水的密切聯繫,極易使遠古先民們將彩虹與龍聯繫起來,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雙首的龍吸水於江河。此外,巨大的龍捲風、雷雨天氣中的霹靂閃電,都易被古人當作是龍或龍的活動。
龍的影響
中國
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於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
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聖莊嚴場面。在
春秋戰國時興起的楚辭中,龍也是詩人幻想詠頌的對象。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屈原在膾炙人口的《離騷》中,以熱情真摯的語句、
豐彤薈蔚的修辭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強烈的憂國情懷。詩人講到他因不見容於楚國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賢女、聖妃時,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樣駕起龍車在彩雲中遨遊: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賓士。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矯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志不一豈能共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雲旗。)
在詩人的另一組詩《九歌》中,
屈原將民間祀神的巫歌進行了藝術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摯熱的情感,使詩句充滿了奇幻瑰麗的浪漫色彩和攝人魅力。詩中描寫的仙人大都有駕龍的神車,因而詩中有不少涉及龍的詩句。
漢以後,賦體流行。由於得到漢代帝主特別是漢武帝的倡導,賦體發展得很快,但同時內容與風格上卻變得綺麗空虛、百般鋪陳,成了歌功頌德的文體。漢及漢之後瑞符之說大行,而瑞符又以龍為最,於是龍成了賦歌詠的主要題材。唐宋時期的賦中也不時出現所謂的“龍賦”,但大都空洞無物,有的純粹是一種阿諛。藝術上也無大可取之處。只有個別大作家手筆的龍
賦別有一番氣象,如
白居易的《黑龍飲
渭水賦》,儘管完全是詩人的想像,但給人栩栩如生、神態畢現之感,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宋
王安石作《龍賦》,以龍喻人,別開生面。
在古代七言與五言詩歌中,直接詠龍的不多見。《全唐詩》僅錄唐初李礄一首:“銜燭耀幽都,含章擬
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雲出
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超。”北宋韓崎也有詠龍詩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見靈。
配乾雖有象,
作解本無形。浹物周寰宇,
遺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狀,試下葉公庭。”這類龍詩在內容與藝術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寫與“龍”有關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動的詩,由於作者有細緻的觀察,顯得生動、真實、細膩,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宋
歐陽修的《百子坑賽龍詩》,主要寫民間祈雨,詩人先寫降雨情形,然後寫祈雨得驗、農民萬分歡欣的場面:“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野巫醉飽廟門合,狼籍烏鳥爭殘餘。”場景活靈活現。再如陸游的《龍掛》詩:“成都六月天大風,髮屋動地氣勢雄。黑雲崔鬼行風中,凜如鬼神塞虛空。霹靂迸火射地紅,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捲或天東,壯哉雨點車軸同,山摧江溢路不通,連根拔
出千尺松。”龍捲風那種令人驚悸的氣勢和破壞力躍然紙上。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龍也是個重要角色。中國小說源於“
志怪”與傳奇,而志怪傳奇又與古代的神話傳說有淵源的關係,因此神話中的龍也就進了小說。較早的有《搜神記》、《續玄怪錄》、《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
李朝威所著的《
柳毅傳書》。
小說中寫書生
柳毅落第回鄉,途經涇陽遇一
龍女,龍女受夫家虐待,被趕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龍女,代為傳信給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
錢塘君性暴烈,見信大怒,徑赴徑陽,將龍女夫家人殺死,救出龍女,並要將龍女嫁給柳毅。因錢塘君言詞傲慢,柳毅拒絕。龍女愛慕柳毅,遂變幻容貌,託名
盧氏女,與柳毅
終成眷屬。小說想像豐富,情節曲折浪漫,對龍女與錢塘君的刻畫極為生動。這一故事廣泛流傳,以此為藍本改編的戲曲元、明、清三代皆有。明代
神魔小說興盛,小說對龍的描寫及其情節多摻加了佛、道的內容,其中的龍往往是作者譴責、戲謔、嘲諷的對象。如《
封神演義》中的“哪咤鬧海”、《西遊記》中的“
魏徵斬涇河老龍”、“孫悟空龍宮索要
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小說現實主義藝術傾向強烈,出現了《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製,以神魔為角色的小說急劇衰落。龍遭到冷落,只有
蒲松齡的《
聊齋志異》有十餘篇與龍有關。然多為掇拾鄉間市井之語,加以藝術加工,因蒲氏文筆精練生動,描寫神韻盎然,也十分精彩。
龍對中國的戲曲藝術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戲曲中,直接以龍為角色、以
龍的故事為情節的並不多,僅有《柳毅傳書》、《
張生煮海》和據《西遊記》改編的《
陳塘關》、《絕龍嶺》、《釣魚船》等數出。但以龍為名的戲目卻不少,如《鎖五龍》、《困龍床》、《龍虎鬥》、《打龍袍》、《雙龍會》、《
龍鳳呈祥》、《
游龍戲鳳》等。這類戲中所以有龍字,是因為戲中的主角是有龍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屬。戲曲中不少名詞術語行話與龍有關,如龍套、
九龍口、合龍、二龍出水、
小龍吟、回龍等。京劇的臉譜有龍紋的成份,京劇的服裝(俗稱行頭)更離不開龍紋。
8000年的
龍文化,在中國民間也有深厚的積澱。數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日與龍有關,僅以漢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節,雖然節日來歷與龍無夫,但節日的慶祝則非有龍不可。上元夜必舞龍燈,要扎鱉山或草龍,上布燈燭。清人有《龍燈斗》一詩,記元宵夜舞龍燈盛況:“屈曲隨人匹練斜,春燈影里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雲露爪牙。”二月初二為龍抬頭日,舊俗在這一天要用草灰彎彎曲曲地由門外灑到廚房內,稱為“引龍回”;小童在這一天開始入書房讀書,稱為“占鰲頭”;讀書人在這一天要理髮,以取龍抬頭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這個節日或源於遠古的避邪消災的儀式(因為古人以五月為不祥之月).或源於遠古的祭龍儀式,但後來被附會成力紀念投江而死的詩人屈原。稱屈原投江後,楚國人非常悲痛,劃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蛟龍不齧食屈原軀體,但也有人稱屈原死後,楚人以竹簡貯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為蛟龍所食,於是改為以棕葉包米,以五色線綑紮,據說龍懼怕這兩種物品。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絲線的來歷。這些說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與龍有關。端午賽龍舟在我國歷史可謂悠久,其起源可能與上古時人們認為神仙乘坐龍舟飛行有關。古代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唐代大規模的龍舟賽,要有幾十條龍舟參加。唐人張健封的《竟渡歌》描畫了競賽場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鸞,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掉影瀚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今天的龍舟竟渡不僅成為我國南方水鄉端午節必然進行的一項慶祝活動,而巨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內外龍的傳人團結一致、共同振興中華的一項表征。
雲南瑤族在正月初五過龍頭節,備祭品祭祀龍王。哈尼族也有類似的節日。貴州侗族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接龍,這一天全寨人要殺掉一條牛,每戶分一塊牛肉,名為“吃龍肉”,吃肉時要唱五龍歸位的酒歌,最後要將牛角埋於地下。湘、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過龍船節,在清水江賽龍舟,並伴有其它的慶祝活動。雲南河口的瑤族有龍母上天節和龍公上天節。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為曬龍袍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將新衣物放在太陽下曝曬,同時還要有祭祀活動,並依據這一天的陰晴來判斷下半年的雨水情況。雲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處有自家的“
龍潭”,到祭潭之時,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龍潭邊上住三日,並搭成一個“龍塔”,作為龍神居住的宮殿,然後將祭品獻於塔前,再由巫師祈禱,求龍神福佑。儀式結束後,向龍潭投入用面和酥油製成的面人50個。我國各民族與龍有關的節日及風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時的龍能施水布雨、能福禍人間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中的同一性,個性中的共性。
龍在中國文化中,幾乎無處無之。在中國的各個省區,都有與龍相關的名勝古蹟或山川湖泊,每處又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故事。龍與不少行業也有聯繫,這些行業往往以與龍有關的對聯作為行業的標誌。這些對聯對仗工整、音律合諧,用語精巧,讀來妙趣橫生。這裡僅舉幾例:
廣搜百代遺編,跡追虎觀;
嘉惠四方來學,價重龍門。
——書店聯
海市雲深,蚊人銜寶;
藍田玉暖,龍女量珠。
——珠寶店聯
技擅雕龍,是君子器;
功成刻鵠,有高人風。
——竹刻店聯
金匾秘書藏萬卷,
龍宮禁方有卅篇。
——醫家聯
白雪紛壇磨雀麥,
黃龍變幻化龍鬚。
——麵食店聯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龍賓。
——紙墨店聯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
——茶葉店聯
龍的形象
【異於歐洲Dragon-基督教出現後被污衊為惡魔】
龍、即中華文化的龍、所
中國龍,與歐洲的
Dragon(拽蚣zhuàigen),是不同的是,西方龍是一種最強大的生物,而不是東方龍一樣的神,
在漢語中,龍總是用於好的意思(加形容詞限制才用於不好方面如
惡龍、
孽龍,區別龍類總體與其少數),例如龍馬精神是讚譽,龍虎比喻豪傑之士。在許多成語中都有“龍”這個詞,例如:
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蟠虎踞、臥虎藏龍、畫龍點睛、攀龍附鳳、生龍活虎等等。中華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絕非指Dragon(惡魔)的傳人,而是含義接近於說是
Seraph(色拉飛、四足大蛇、天使)的傳人。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而歐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
維京人、
塞爾特人和
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有負面涵義,其在《
新約全書》的
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
古蛇”、“魔鬼”、“撒旦”,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
但是西方龍與東方龍的區別並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區別。就如同毛主席和其他偉人所說的:“好與壞,善與惡,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同時存在的,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目前全世界更多的人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東西,而且好壞的評判往往還與評判者自身的立場有關——這就是辯證的思想。雖然還沒有確切可靠的證據能證明龍是真實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但它在人類所留下的傳說中顯然也同樣符合辯證法。
有中國學者提出把“中國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認可。歐美人習慣稱中國龍為“Chinese dragon”。
【中華龍相當於西方早期的Serap-色拉飛】
Seraph(色拉飛,四足六翼大蛇,
熾天使,複數詞是
Seraphim),本來是猶太教里的四足大蛇,往來於天地、為
天使,很少有人知道Seraphim的原始面目之為四足六翼大蛇(有些相當於應龍),西方宗教畫像與雕塑中的Seraphim已經全是人型的了。Seraph,其早期用法
大約相當於中華文化的
龍,即所謂
中國龍,即我們談論龍時的本來
所指,它是天界與人間的某種往來者,在某種意義上是布雨、雨澤萬物的天使,是Seraphim。
相關作品
華人藝術家江在勛作品-《龍之道》
盤古開天地神化的精靈-龍:演進著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中華民族形象的代表,象徵著華夏子孫的品德.精神和信仰……
陰陽合和,龍鳳呈祥,天地萬物道自然。
世界和平,道德永存,反法西斯具神威;
見龍在田,“羊”眉吐氣,潤澤天下而不傲。
飛龍在天,“一帶一路”,馬首是章佛心象。
(已末年仲夏—江在勛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