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

《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是孫補卿撰寫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
  • 作者:孫補卿
  • 論文來源:中央民族大學
  • 發表時間:2004-12-06
  • 分類號:C955;TS971
論文摘要,引文格式,
我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主要想表達辯主項達的思想是:從民族學或叫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研究分析,中國飲食文化到底有哪些突出的貢獻和明顯的弊端。之所以要以飲食文化為研究對象,是因為中國飲食文化從古至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它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聯繫到目前世界上尚有8億多人不得溫飽,而中盼禁懂國能以人均耕地面積很少的資源養活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其中定有許多寶貴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論文共分十章,各堡榜束定章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主要闡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飲食文化的界定與研究範圍、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目前的研究現狀和阿擊夜本文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典籍豐富”。主要說飲食文化始於人類用火熟食,中國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許多原始人的遺址中都有用火的實物證據;中國是農業文明古國,許多農產品起源於中國;中國有許多飲食的製作方法歷史悠久,如饅頭、豆腐、酒、茶等。中國數千年歷史延綿不斷,前人留下了豐富的典籍,其中有不少是飲食文化方面的書。該章簡介了部分文獻。第三章“中國人的飲食思想系統科學”。飲食原料來自農業,中國長期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中國人主張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禮儀和道德,而不僅僅追求口腹之慾。第四章“中國食療理論獨特完整”。中國自古講究醫食結合、醫食同源,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通過平衡飲食來保健,以飲食的性味來調和五臟並療疾,對人類尤其是對窮人真是功德無量的貢獻。第五章“中國飲食文化內容博大豐富”。論及的有中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和風味食品;目前仍存的原始食風,如石烹;多樣的飲食體系,如主食、副食、零食、點心、飲料、調料、配料等;各類文藝作品中的飲食文化,如小說、詩詞、繪畫、雕塑、戲劇、曲藝等作品中的相關內容;中國幾大菜系;名達膠肯人與飲食的軼聞;著名餐店文化:漢語中“吃”字的泛化套用:便捷的筷子;新產生的飲食節日。 第六章“中國飲食文化的美學表現”。主要論述和分析了食雕、花模、油香、點心的造型及文化內涵;餐飲具和餐廳的美學表現及中國人表現在飲食文化中的美學理想;對食物色、香、味、名、音及飲食環境的綜合美追求。 第七章“悠久典雅的茶文化”。主要分析少數民族茶文化特色及中國茶事茶藝茶道的文化精神。其核心是樂生祖棕盛、保健、廉潔、淡雅、和諧。 第八章“多彩的酒文化”。主要研究各民族酒俗;中國傳統酒典章、制度、禮儀、酒戲、酒令、酒歌、酒器、酒聯等獨特的文化現象。中國人在酒文化中追求與自然親合,與人親近,渴望表現天性的自由豪放和灑脫曠達。同時,中國人也辯證地關注到酒的利弊功過。 第九章“中國飲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中國飲食文化的生命力主要表現在它的巨大包容性、豁達開放性和不斷創新性上。它的包容性主要反映在國內各民族飲食文化上,除個別的飲食禁忌外,中國人不分民族和地區,只要是美味佳肴,就能風行全國,甚至外國飲食也能大行其道。豁達的開放性表現在,除引進外國飲食外,中國的餐飲店也開到了世界各國,與古代記市中國在某些方面的封閉保守,簡直是針鋒相對,反其道而行。不斷創新主要表現在新的菜譜和新的食療方法層出不窮,日新月異。 第十章“中國飲食文化弊端舉例分析”。主要分析懸殊的階級(貧富)差別、腐敗現象、環保與衛生觀念不普及,以吃論身份、酗酒、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假冒偽劣食品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字飲食文化貢獻弊端
孫補卿. 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

引文格式

孫補卿. 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