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德陽,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也是全國惟一的“聯合國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市”。是西南地區電線電纜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雪茄菸生產基地;西部最大的
植物蛋白飲料生產基地;西部最大的現代化糧油生產基地,是中國最重要、最具競爭力的新能源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大型鑄鍛鋼製造基地,而且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旌湖兩岸生態環境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所以德陽有著西部魯爾、東方
布達佩斯的美譽。是規劃在建的百萬人口大都市。
2013年1月6日,國內首個“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在德陽掛牌,授牌方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還與德陽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將在德陽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的基礎上,發揮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的優勢、經驗,提升德陽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全國60%的核電產品、40%的水電機組、30%的火電機組、50%的大型軋鋼設備、20%的大型船用鑄鍛件由德陽製造,德陽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基地和全國
三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截至去年底,德陽全市裝備製造企業達1470家。去年,德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企業實現
工業總產值1018億元,形成千億
產業集群。
雙方商定,將在戰略發展策劃、提供科技支持、爭取項目、引進資金、培訓技術人才和國內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實現
強強聯手,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德陽重裝基地”。
德陽市有關部門也表示,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加大對裝備製造企業的扶持、服務力度。
德陽區位
德陽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地處
成都平原腹地,是成(成都)—德(德陽)—綿(
綿陽)高新
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便利,距離成都41km,
寶成鐵路、
達成鐵路、G5(京昆高速)、G42(滬蓉高速)、
成都第二繞城高速、
成綿高速複線、G108貫穿境內,南有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50min車程)、北有
綿陽南郊機場。另有在建成綿樂客專和
成蘭鐵路,成德南[1]高速貫穿全市。在建天星大道,金旌大道,旌江大道將進一步拉近與成都的聯繫。在建的德阿公路將在幾年後改變德陽與阿壩接壤卻路不通的局面,從而打通通往龍門山
地震帶的生命通道。新近規劃的德遂高速建成以後將打通通向東西向的“血脈”,進一步改善德陽的交通環境。
德陽經濟
德陽經濟發展較快,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40家,2012年,全市實現
地區生產總值1280.2億元,
同比增長13%,實現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53.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0.9億元,同比增長12.2%,實現社會品零售總額408億元,同比增長17.3%,財政總收入258.8億元,同比增長38.1%,地方財政收入106.1億元,其中
一般預算收入75.5億元,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0.8億美元,居全省第二位。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374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53元,四川省200強鄉鎮中,德陽占51個。
德陽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城市,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擁有
中國二重、
東方電機、
東方汽輪機等一批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
重裝製造企業。化學工業主要形成了
四川金路、四川宏達、四川龍蟒、美豐化工等一批大型骨幹企業。食品工業歷史悠久,享譽中外,有50多種食品被評為全國、部、省優質產品,其中
劍南春、
藍劍啤酒、藍劍飲料、
德陽醬油、
天府花生、
長城雪茄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和暢銷產品。醫藥工業能生產化學製劑、原料藥、中成藥、保健品等若干大類、十餘種劑型,有300多種藥品獲得國家批准的生產文號。服裝工業年生產加工能力超過4000萬件(套),得福、琪達、都通企業名列全國服裝“雙百強”企業。
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
工業總產值1663億元、2009年
主營業務收入1145.2億元、
利稅135.2億元、利潤78億元,分別增長24.7%、27.3%、56.2%和88%,四項指標總量均居全省第二。
德陽人口
2009年全市出生人口3.4萬人,死亡人口3.1萬人,年末總戶數141.03萬戶,總人口388.4萬人。其中:
非農業人口98.8萬人,農業人口289.6萬人;男性人口199.9萬人,女性人口188.5萬人。全市
城鎮化率41.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行政區劃
德陽市管轄2個區(
旌陽區、羅江區)、1個開發區(高新區)、1個縣(
中江縣),3個縣級市(什邡市、廣漢市、綿竹市)。並正在籌建的旌南新區,亭江新區。
金融業
城市亮點
亮點一:區位優勢下的合作並存
從2008年5月17日起,全市全面啟動災後重建規劃大會戰,全國各地多家規劃設計單位支援我市。經過200餘 天的努力,我市全面完成了相關規劃工作,編制完成災後重建城市規劃6個,鄉鎮規劃89個,
村莊規劃(含集中居住點)總計2131個。新一輪
城市總體規劃藍圖繪就,定性為“
國家重大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四川省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宜居城市”。到2020年,德陽中心城市
人口規模為100萬人以上,用地規模為102平方公里。以德陽為中心,打造大德陽半小時城鎮圈,輻射市域
廣漢、什邡、綿竹、中江、羅江。市域6縣(市、區)搶抓災後重建的重大發展機遇,及時組織規劃編制,形成各具特色的縣域村鎮體系規劃、鎮(鄉)規劃和
村莊規劃。
德陽納入成都
大都市區範圍,受成都城市空間發展方向的牽引、物流中心布局、第二機場的建設及天星、旌 江快速路的良性影響,與
綿陽成為競爭與合作並存的“鄰友”。
成德綿成為打造空間結構一群、一帶、多線;交通系統一廊、兩軸、多線;功能地位西部最有競爭力的城鎮群。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將支撐形成以德陽城區為核心,輻射周邊各個縣(市、區)主要交通幹線為聯絡線的半小時快速交通系統,通過多條放射狀快速道路系統連線縣城及小城鎮,在半小時城鎮圈範圍內形成“傘”狀空間結構。德陽城鎮將在區位優勢的帶動下跨上經濟發展的“
高速通道”。
亮點二:整合集中後的工業布局
位於3號展廳正中央的東汽漢旺生產基地災後異地重建項目車間模型讓人眼前一亮,這個占地面積為2600畝、總投資50億人民幣的生產基地已在
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角井鎮拔地而起。災後重建中,德陽整合集中
工業布局,要將這座重裝之城、
鋼鐵藝術之都打造成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德陽城市經濟的支柱。
最佳化工業布局,在災後重建規劃中被提上一個新的更高的層面,一系列新舉措、新動作出台——“三大廠”在規劃期內保留,執行整合廠區周邊用地,以強化裝備製造業;整合“三大廠”南部搬遷布局零散的
工業用地;將天元工業區作為工業用地的主要增長區
承接產業轉移;提高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進駐門檻,逐步縮減規模;按照城市新區高水平建設高新區。“
兩橫三縱+C形”的城市骨幹路網結構,將德陽以老城為核心,向北、南、西拓展結構進行“減壓”,“青山映城、碧水穿城、綠鏈織城、沃野抱城”被作為完善綠地系統的總體要求,鐫刻於史冊。污水工程、電力工程、
電網規劃、電信郵政工程、有線電視規劃、郵政設施、燃氣工程、
防洪措施、
消防規劃等,各個環境均有所保障。
亮點三:“脫胎換骨”的城市新風貌
我市建市以來投資最大項目之一的德陽市長江西路下穿立交工程,將成為連線市區與西部新區的重要通道和 通往綿竹、什邡的主要通道。該工程全長873.2米,路寬53-59米,總投資約2.9944億元,於2011年1月31日已經建成通車;
金沙江路跨寶成鐵路立交工程全長936米,路寬55米,投資約2.2866億元;泰山南路改造(
長江西路-
珠江西路)全長1705米,道路總寬40米,主車道為雙向4車道;
飛天藝術文化長廊,將成為一個開放多元的運動體驗環境,一個新形態多功能共享的都市綠洲,一個配合地域特色的公共活動空間,一個充滿朝氣、時尚浪漫、富有夢幻色彩的理想之地;
文廟四寶步行街,成為政府期望通過這個工程集疏散交通、城市景觀、城市記憶、
文脈延續、大建築更新、歷史街區改造等的一次有益探索……
亮點四:宜居的山水園林城市
“印象·川西”是德陽打造
宜居城市的主題,以“東方阿爾卑斯”為目標,以沿山公路為主軸,形成“四段五區、七 帶八點”的總體布局結構:四段——印象·山水(風貌),五區——印象·人文(文化),七帶——印象·田園(產業),八點——印象·村落(鎮村)。
位於4號展廳別具風格的竹筒燈箱上,一幅幅原生態的古鎮風貌生態民居建設鳥瞰效果圖躍入眼帘。各縣(市、區)的生態民居效果圖一應俱全,從有“龍首”之稱的綿遠河到
吉祥寺高山風貌,從有“龍脊”之稱的吉祥寺到
棚花村丘陵風貌經濟觀光帶,從有“龍腹”之稱的棚花村到麓棠溫泉坪壩風貌,從有“龍尾”之稱的麓棠
溫泉到石亭江沿山風貌,通過對資源的整合與最佳化,恢復並加強群山之中、水系之間、
星羅棋布的千年川西地域特色風貌盡收眼底。
“在希望的田野上,藍圖繪就,前程更加燦爛;在重建的路途中,我們將譜寫一曲愛的奉獻。”正如展館後記中的題詞,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眼前規劃和建設者們對德陽未來城市面貌的規劃和憧憬,更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和堅韌。我們堅信,定能齊心協力,重建美好新家園!
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