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後凱、杜志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 作者:魏後凱 、杜志雄
- 出版時間:2023年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22177
- 定價:176 元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後凱、杜志雄。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後凱。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在新發展階段推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整體思路、重點難點、戰略路徑和主要突破口。全書由總報告和專題報告組成。總報告為年度報告的核心和精華,全面深入論述在農...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後凱、杜志雄。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在新發展階段推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整體思路、重點難點、戰略路徑和主要突破口。全書由總報告和專題報告組成。總報告為年度報告的核心和精華,全面深入論...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聯合發布的報告。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3》包括1個主報告以及17個專題研究報告。其中,主報告回顧中國農村改革的歷史進程,對當前農村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進行分析,結合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是 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為 魏後凱,杜志雄。 圖書簡介 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高質量發展是中國農村發展的主線。本書基於關鍵指標目標值,結合未來農村發展面臨的階段性變化與新形勢,“十四五”時期應以“一條主線、一個確保、四大重點”...
2022年7月2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組織編撰的年度研究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針對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內涵,對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與路徑選擇進 行分析和探討。內容簡介 本報告重點闡述了2021年度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情況,具體包含四個...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是一本202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後凱,杜志雄。內容簡介 本報告重點闡述了2021年度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情況,具體包含四個方面的主要內涵:一是依靠鄉村振興,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二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生活水平的均衡化;三是縮小農村內部差距,實現農村地區間協調發展;四是...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於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布中央一號檔案,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事記一九八二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建立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工作,反映了億萬農民要求按照中國農村的實際狀況來發展社會主義農業的強烈願望。目前實行的包產到戶、包乾到戶等各種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不論採取什麼形式,只要民眾不要求改變,就不要變動...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是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共同指導,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牽頭編制的報告。該報告於2023年發布。發布信息 2023年,《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正式發布。內容全文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 年)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農業農村部...
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一號檔案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2014年1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0000字,共分8個部分33條,包括: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農業...
確定並集中支持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大對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等重點區域支持力度,堅持並完善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定點幫扶等機制,選派用好醫療、教育“組團式”幫扶幹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員,推動脫貧地區加快發展和民眾穩定增收。(三)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堅持...
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曾經指出,“農村改革近30年來,我們邁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
一、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5...
8、《站在歷史的關節點上──農村改革的反思》論文,獨立。9、《儘快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長期化》 論文,執筆。10、《中國轉型時期反貧困治理結構》 研究報告摘要,執筆。11、《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 論文,獨立。12、《土地承包必須有法律保障》 論文,與遲福林合作。1999年度 13、《賦予農民長期而有...
2023年,《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發布。2023年3月,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湖南數字鄉村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水平達到45.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七。2023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有關工作的通知,創新數字鄉村發展機制。發揮...
對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幾點意見………(114)三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農村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一)………(122)農村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二)………(12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指標難於經濟指標………(13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社會全面進步………(139)經濟和社會要協調發展………(160)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
(五)落實行業或者領域內鄉村振興各項任務,提出和落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的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規範和健全制度措施、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六)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為主線深化農村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
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推動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推動“種業之都”建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為主線,深化農村改革。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十七)市商務局負責推進本市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做...
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巨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孔祥智教授領銜撰著的《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書聚焦上述問題,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文化教育、鄉村治理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等五個方面,對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行解讀。一方面,系統分析中國農村發展的政策沿革,全面展示中國農村改革取得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
8月10日訊息,廣東省開平市獲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光榮稱號。截至2023年底,天津農村公路總里程11141公里,農村公路網密度93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級路率達到100%。提出背景 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民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2003年2月11日-12日...
“三農”問題事關全面深化改革事業的成敗 黨員幹部要高度重視農村改革問題 深入解讀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出謀劃策 內容簡介 本書以21世紀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11個一號檔案的內容為基礎,向讀者介紹了近年來我國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從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財政支農體系、農民合作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人才振興,是鄉村發展的戰略。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長期以來,鄉村中青年、優質人才持續外流,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素質偏低、老齡化嚴重等問題較為突出,鄉村人才總體發展水平與鄉村振興的要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人才供求矛盾將更加凸顯。發展歷程 ...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巨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最佳化結構、提振信心...
因地制宜推進林權制度改革/173 必須加強土地流轉的規範管理/175 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177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179 促進村鎮銀行健康快速發展/181 控制棉價的根本出路在於自給自足/183 善待農民工就是促進生產力/185 “農民集團”是農村經濟發展新創舉/187 農民辦起網商大產業說明了什麼7/189 村務監督機構...
第四條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則:(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二)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二)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在高質量發展領域,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發展海洋經濟、外貿轉型升級、減稅降費、金融工作、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數字經濟發展等聽取審議報告,推動解決制約重點領域、新興行業改革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農業農村領域,聽取審議脫貧攻堅工作、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要靠深化改革。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決不能動搖。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是實現土地承包關係穩定的保證,要...
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從農村人口變化來看,三十年來,中國農村人口無論是在家庭數量還是在人口總量上都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正式確立於1982年,無疑1982年就成為農村人口是否獲得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