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1月28日。2007年10月,研究所遷至臨時所址,2013年1月,遷至中國科學院奧運村科技園區內的永久所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發展定位為:面向中國人口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與生命科學前沿,重點研究基因組結構、變異、功能及其演化規律,加強基因組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發展基因組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成為基因組學原始創新研究基地、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卓越科學中心,為保障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職工總計265人,其中科技人員172人,技術支撐人員57人,管理人員36人;建有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1個計算基因組中心;有研究生和博士後總計24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genome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成立時間:2003年11月
  • 簡稱:基因組所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
  • 碩士點:6個(學術型4個,專業型2個)
  • 現任所長:薛勇彪
  • 專職院士:2人
  • 研究所地址:北京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104號樓
  • 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合作交流,設施資源,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研究生會,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98年8月,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成立,地址位於朝陽區安定門外大屯路乙5號。
1999年7月8日,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代表中國申請加入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HGP)”協作組,成為繼美、英、日、德、法之後第六個成員國,參與該計畫的實施。
研究所大樓研究所大樓
1999年7月14日,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與民營企業合作成立了由個人出資的股份制企業: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主要骨幹遷至“華大基因”所在的北京空港工業區B區與“華大基因”合署辦公。雙方合作開展“人類基因組計畫”和“中國雜交水稻基因組計畫”等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曾對外使用“中國科學院基因組信息學中心”名稱。
200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計畫委員會批覆同意依託“華大基因”,由發改委、中國科學院和“華大基因”共同出資建設“國家生物信息工程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代表國家和科學院行使出資人權利(基因組所成立後,該出資人權利由基因組所承接)。該“工程中心”於2008年通過資產清算後撤消。
研究所LOGO雕塑研究所LOGO雕塑
2003年11月28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同意成立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所在“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的基礎上並整合部分“華大基因”員工組建而成,所址位於北京空港工業區B區。
2007年10月22日,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遷至朝陽區北土城西路7號G座。
2013年1月10日,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遷至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一號院,中國科學院奧運科技園區1-7,永久所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職工總計265人,其中科技人員172人,技術支撐人員57人,管理人員36人;研究生和博士後總計244人。有院士2人,千人計畫研究員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研究員17人,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
院士
院士類別姓名
台灣中研院院士
吳仲義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楊子恆
資料來源:
千人計畫研究員
姓名入選時間
楊子恆
-
吳仲義
2008年
劉凡
-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研究員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姓名入選時間
曾長青
-
王前飛
2014年
劉江
2014年
資料來源:

科研部門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有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1個計算基因組中心。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基因組科學與信息實驗室、精準基因組醫學實驗室

合作交流

  • 國際交流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信息,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城共同參與國際合作項目椰棗基因組計畫,進行了中美國際合作項目藏族高血氧飽和度的遺傳機制研究,參與了中加國際合作項目:關聯分析法定位急性心肌梗塞的致病風險因子。研究所與韓國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沙特國王科技城國家基因組研究中心,英國皇家植物園等機構進行了學術交流活動。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院地合作
截至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所、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浙江大學汕頭大學溫州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瑞金醫院、北京法醫中心、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山東省濱州港友發水產有限公司、浪潮集團等多家國內科研機構、大學、醫院、科技公司和企業開展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領域覆蓋了微生物、病毒及高等生物線粒體全基因組及蛋白質組研究、利用EST或SAGE技術對多個物種進行基因表達及轉錄組研究、以及一些人類疾病相關基因的遺傳連鎖分析等。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其中與浙江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聯合研究的“利用EST信息資源大規模克隆家蠶功能基因”項目,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部分合作項目
項目名稱建立時間合作機構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舟山醫院免疫基因組學聯合實驗室
2006年
舟山醫院
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科學及信息重點實驗室
2006年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基因轉化科學聯合實驗室
2013年
河北省科學院生物所
法醫基因組協同創新中心
2015年
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
基因組轉化聯合實驗室
2013年
東阿縣人民醫院
資料來源:

設施資源

  • 儀器設備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構建了多個科學平台,通過中科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台通用儀器設備實現了公用共享,主要儀器設備如下表所示:
儀器設備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
1
DNA片段化儀
covaris
2
冰凍切片機
Leica CM1950
3
倒置螢光顯微鏡
DMI3000B
4
高內涵細胞成像系統
MD
5
高內涵細胞成像系統ULTRA
MD ImageXpress ULTRATM
6
高內涵細胞成像系統XLS
MD ImageXpress Micro XLS
7
高效液相色譜儀
waters E2695
8
活細胞分析系統
UltraVIEW VOX
9
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
Leica TCS SP5
10
雷射顯微切割系統
CCP+IX83/MMI CellCut Plus
11
濃縮凍乾一體機
ScanSpeed MaxiVac Beta
12
微滴式數字PCR系統
Bio-Rad QX200
13
晶片生物分析儀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14
螢光定量PCR儀
ABI7500
15
螢光實時定量PCR系統
Bio-Rad CFX96 TOUCH/GelDoc XR+
16
正置螢光顯微鏡
DM5000B
17
微量點樣儀、質譜分析儀
SEQUENOM MassARRAY
18
文庫製備系統
安捷倫bravo
19
單分子高通量測序儀
Pacbio RS II
20
高速基因分析系統
ABI Ion Proton
21
基因測序儀
3730XL
22
基因測序儀
454 GS FLX
23
基因測序儀
Hiseq2000-1[Hiseq 2000]
24
基因測序儀
Hiseq2000-2[Hiseq 2000]
25
高性能集群計算系統
曙光TC3600
26
高性能計算集群系統
IBM計算機集群
27
集群存儲系統
紫光 UCSTO6600/6800
28
浪潮計算集群1
nx7100
29
浪潮計算集群2
nx560t
資料來源: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獲獎概況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共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獎集體獎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集體獎1項。
獲獎概況
時間名稱獲獎類別
2007.4.7
利用EST信息資源大規模克隆家蠶功能基因
浙江省科技進步獎集體獎
2005.2
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基因組測序及ELISA診斷試劑盒研究
北京市科技進步獎
2005.11.1
SARS病原學及其防控系列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4.7
SARS病源的發現與確證
軍隊科技進步獎科技進步獎
2004.3
中國雜交水稻基因組計畫
中國科學院科技成就獎
2003.1.1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1%(3號染色體短臂末端)基因組測序
國家自然科學獎
資料來源:
  • 項目承擔
2014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共獲得各類項目及課題2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973項目3項,863課題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項,中科院先導專項課題5項。
  • 論文發表
2014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在call等科學雜誌上發表科學論文總計112篇,2013年-2015年,研究所共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

學術期刊

  • 《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
《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簡稱GPB)創刊於2003年,為雙月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中國遺傳學會共同主辦的英文版核心期刊。
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
主要刊載: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綜述(Reviews)、觀點(Perspectives)、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s)、實驗技術與方法(Methods)、套用說明(Application Notes)、研究資源(Research Resources)、評論(Essays / Commentaries / Opinions)、簡報和會議報告(Brief Reports / Meeting Reports)、資料庫資料(Datebase Review / Datebase Update)等高質量的稿件,突出刊物的學術性、前沿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收錄資料庫: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被美國醫學索引(PubMed/MEDLINE)、化學文摘(CA)、ScopusElsevier書刊目錄庫(包括荷蘭《醫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期刊資料庫、維普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CAS-OAJ)等國內外收錄系統收錄全文或摘要。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學科概況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有博士點4個,碩士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學科1個。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於2009年10月正式批准成立。
博士後流動站:生物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遺傳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遺傳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二級學科專業型碩士點:生物工程、計算機技術
中國科學院重點學科:基因組學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有3位同學獲得過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研究所有在讀研究生252人,留學生8人,博士後20人。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
序號年度姓名專業導師
1
2011
郭一然
生物信息學
王俊
2
2012
覃俊傑
生物信息學
王俊
3
2014
基因組學
資料來源: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釋義: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標識是由抽象的“DNA”雙螺旋結構、“圓”、“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英文等元素所組成。抽象的“DNA”雙螺旋結構體現了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內涵及特性。螺旋結構突破圓,象徵開拓創新、科技興所,加強基因組學前沿研究,引領國際、國內基因組學研究潮流。標識中的藍色,代表著大海、科技,體現研究所充滿朝氣和強大科技力量;綠色,象徵生命、健康,體現研究所不斷探索生命的奧秘,取得更大成就。標識整體為“圓”,象徵和諧、美好,寓意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美好的明天。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研究生會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生會成立於2003年,研究生會有主席團、辦公室、學術部、文體部、宣傳部、外聯部等部門,每年定期開展籃球聯賽、桌球羽毛球聯賽、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
薛勇彪
黨委書記、副所長
楊衛平
副所長
張德興
副所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王麗萍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
任期姓名
2003年5月—2008年1月
楊煥明
2008年1月—2014年5月
吳仲義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