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他加入哥倫比亞大學輻射研究中心Dr.Tom K. Hei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石棉及輻射致癌分子機理的研究。他的早期發現首次證實了TGFBI (Big-h3,轉化生長因子-β誘導的)缺失與人類腫瘤進展相關。在2003年,他獲得了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獨立研究經費,並晉升為助理教授。從此,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體外細胞培養和體內轉基因小鼠模型系統地研究了TGFBI基因的腫瘤抑制功能。其中發表在癌症研究期刊上的研究結果證實了CpG區域超甲基化與人腫瘤中TGFBI基因啟動子的沉默成因果關係。基於TGFBI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已經結束,其結果已刊登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因為TGFBI在人白血病細胞中是頻繁缺失的,因此,化療藥物同時結合針對TGFBI靶點的聯合療法可在防治白血病復發和轉移,以及最終達到根治具有潛在的臨床套用價值。
趙博士作為獨立的課題負責人,先後獲得了近二百四十萬美元的資金資助,包括北美放射生物學會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RSNA) 研究教育啟動基金 ($30,000; 2002-2003), 美國國立環境衛生機構和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啟動基金 ($25,000; 2002-2003), 美國國立衛生機構和哥倫比亞大學輻射劑量估算檢測中心啟動基金 ($70,000, 2007-2008), 美國宇航局(NASA)基礎空間生物學研究基金 ($987,000; 2003- 2008), 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基金 ($1,350,000; RO1, NIH/NCI; 2008-2012).
1986 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5畢業於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獲分子致癌機理和毒理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8-200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放射腫瘤學系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心博士後
2001-2003: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放射腫瘤學系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心,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