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關於養老模式轉變和養老社會化的理論思考出發,基於中國養老服務需求增長的客觀現實,總結分析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展情況,揭示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現象,提出了走出這一陷阱的政策框架;在此基礎上,從處理養老重大關係、構建合理養老格局、最佳化養老環境、增強養老需求滿足能力、保障基本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等角度系統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上篇 理論思考與建設進展 | 下篇 改革思路與政策建議 |
---|
第一章 養老模式轉變與養老社會化 第二章 社會變遷與養老服務需求增長 第三章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演變 第四章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新進展 第五章 養老服務發展“低水平均衡陷阱” | 第六章 以辯證思維處理好養老中的“六大關係” 第七章 以老年人為中心形成合理養老格局 第八章 以社會適老化為導向最佳化養老環境 第九章 以養老金改革為核心增強養老需求滿足能力 第十章 以長期護理保險為基礎保障基本養老服務 第十一章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 第十二章 以養老產業帶為龍頭帶動養老服務業發展 |
創作背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刻凸顯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建設與人口老齡化及社會經濟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要求。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正在推進之中,關於建設一個怎樣的養老服務體系和怎樣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問題始終是這一進程中的關鍵問題。基於此,《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主張:①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各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承擔養老責任,逐漸形成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由家庭、社區、養老機構、其他社會成員和組織等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現“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到位、養老服務和產品充足、老年人選擇空間充分”的養老服務目標,最終推動形成一個以老年人為中心的合理養老格局。最終讓老年人處於一個由多個同心圓組成的體系之中:最中心是老年人,外圍第一層是老年人的家庭成員、第二層是社區、第三層是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包括養老機構。老年人可以向任何一層尋求養老服務,但最終向哪一層尋求服務,將取決於老年人的選擇。
②形成以老年人為中心的合理養老格局,必須促進老齡用品製造業和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保障老年人可以獲得較為充足的老齡用品和服務供給。一方面多措並舉,努力打造老齡用品製造強國。包括:加強技術創新,加強老齡用品的研究開發;要實施積極的產業扶持政策;擴大對外開放和技術引進;建立老齡用品政府採購目錄,利用政府採購拉動產業發展;加強老齡用品市場的規範化建設。另一方面促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應大力開發老齡金融產品,促進老齡金融服務業發展。包括:加快金融創新,開發更多適合的老齡金融產品和服務;規範金融秩序,大力打擊金融違法違規行為。
③以需求管理為基礎,建設成為一個可以識別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個性化滿足方案的服務體系。為此建議:一是建設覆蓋城鄉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承擔養老需求管理的職能,具體包括:負責調查和跟蹤老年人的健康和需求信息;進行養老需求的識別和評估;建立起老人和其他專業服務機構之間的聯繫;開展需求跟蹤,對服務進行監督;組織和協調志願者在本社區的養老社會服務。二是調整基層公共服務機構職能,加強康養聯動和結合。建議依託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建立社區或鄉鎮康養結合機構,在履行基本的公共衛生職能之外,賦予這些機構以健康、養老信息收集和管理職能,負責本社區或鄉鎮的養老和健康需求監測、管理工作,打造全覆蓋的健康、養老信息監測、管理體系。同時,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整合養老服務和健康服務資源,最佳化服務供給機制,實現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服務體系的聯動與深度融合。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林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養老與保障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健康長壽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口學會理事、老齡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障、人口與公共政策、社會影響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