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問題論戰

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問題論戰,中國文化思想界20世紀30年代初就中國社會性質、中國社會史等問題展開的論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問題論戰
  • 主要人物:王學文、潘東周、劉夢雲(張聞天)、李一氓、吳黎平(吳亮平)、杜魯人(何乾之)
  • 所屬年代:20世紀30年代初
  • 影響:對革命者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明確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前途等基本問題都起了重要作用
論戰經過,論戰焦點,論戰問題,

論戰經過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革命形勢的發展要求對當時中國社會性質有較為透徹的了解,以解決中國革命的若干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此,導致了這場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   
此次論戰開始於1930年,延續了幾年時間。論戰一方以王學文、潘東周、劉夢雲(張聞天)、李一氓、吳黎平(吳亮平)、杜魯人(何乾之)等為代表,因主要在《新思潮》雜誌發表文章,故名“新思潮派”。另一方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以嚴靈峰、任曙等為代表,因文章多登於《動力》雜誌,故名“動力派”;另一部分以陶希聖、周佛海等為代表,因文章多發表於《新生命》月刊,故名“新生命派”。  

論戰焦點

論戰的焦點是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思潮派”認為,帝國主義入侵既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維護著封建生產關係,中國社會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動力派”否定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認為帝國主義入侵破壞了封建經濟,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國已是資本主義社會。“新生命派”同樣是否定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論戰的結果,更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潮派”的觀點。這對革命者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明確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前途等基本問題都起了重要作用。

論戰問題

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之後,1932~1933年期間,又開展了關於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論戰的問題主要有三:①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爭論的焦點是:什麼是“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是否經歷過這樣的階段?②中國歷史上有無奴隸社會。③中國封建社會的特點及其發生、發展和沒落的過程問題。其實質是: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否與人類一般的歷史發展規律基本相同,馬克思主義是否適用於中國。進步的歷史學家以具有創見的論著對這場爭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郭沫若在研究大量卜辭金石文字等文獻和考古學資料的基礎上,寫出《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肯定西周是中國的奴隸制時代,春秋到鴉片戰爭是封建制時代。呂振羽撰寫了《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等,對殷代的奴隸制社會及其以前的原始社會作了有意義的探討,他肯定秦漢以後是封建制時代,鴉片戰爭以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些問題的爭論沒有形成統一認識。直到20世紀80年代,歷史學界仍在進行激烈的爭論。但爭論的性質已迥然不同,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史論戰,是和關係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動力、前途的政治論戰緊密交織在一起的;20世紀80年代則是從學術上進行科學的研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