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察通鑑(宋、遼、金、西夏卷)》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清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監察通鑑(宋、遼、金、西夏卷)
- 作者:賀清龍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168081
《中國監察通鑑(宋、遼、金、西夏卷)》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清龍。
《中國監察通鑑(宋、遼、金、西夏卷)》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清龍。內容簡介 《中國監察通鑑》全書約300萬字,共11卷。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書是部系統研究中國監察制度的學術專,填補了多項歷史空白。與其他...
《中國監察通鑑》是2017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賀清龍。該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監察制度演變的學術著作,共11卷,約300萬字。內容簡介 《中國監察通鑑》被列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本書分先秦和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含遼、金、西夏)、元...
中國監察通鑑(五代十國卷)《中國監察通鑑(五代十國卷)》是一本圖書 本書共分為七章, 主要內容包括: 五代十國廉潔和貪腐狀況、五代十國監察制度、五代十國的反腐機制、五代十國的反腐實踐與成效、五代十國監察制度的演變等。
《中國監察通鑑(先秦、秦朝卷)》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清龍。內容簡介 《中國監察通鑑》全書約300萬字,共11卷。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書是部系統研究中國監察制度的學術專,填補了多項歷史空白。與其他學術專相比,該書的鮮明特色在於側重於從資政的視角治史,用大量篇幅總結了歷朝歷代治國理政的成敗...
《中國監察通鑑(元朝卷)》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清龍。內容簡介 《中國監察通鑑(元朝卷)》側重於從資政的視角治史,用大量篇幅總結了元朝治國理政的成敗得失,闡明了制度反腐在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剖析了監察制度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設計的獨特價值和深刻內涵,為我們學習、了解...
中國紀年 公元1169年,金大定九年;南宋乾道五年;西夏天盛二十一年;西遼崇福六年。通鑑記載 春,正月,辛酉,金主與宣徽使敬嗣暉、秘書監伊喇子敬論古今事,因曰:“亡遼日屠食羊三百,豈能盡用,徒傷生耳。朕雖處至尊,每當食,輒思貧民飢餒,猶在己也。彼身為惡而口祈福,何益之有!如海陵以張仲軻為諫議...
公元1145年屬於12世紀40年代,為南宋紹興十五年,金皇統五年,西夏人慶二年。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宋高宗趙構、金熙宗完顏亶和西夏仁宗李仁孝。歷史大事 宋復提舉常平司 建炎初,常平提舉司並於提刑司。紹興十五年(1145)八月,權戶部侍郎王鈇指出,常平提舉官罷後,奸弊百出;上言常平一司宜專使領之,請復置諸路...
(癸丑 宋紹熙四年 金明昌四年 夏乾祐二十四年 西遼天禧十六年 三月)宋以趙汝愚同知樞密院事 汝愚為楚王趙元佐七世孫,居官廉,憂國愛民。孝宗亦稱其以宗室之賢為執政,為國家盛事,並稱其在蜀時所進奏議甚好,可與《資治通鑑》並行。公元1193年 五月 (癸丑 宋紹熙四年 金明昌四年 夏乾祐二十四年 西遼...
公元1135年中國大部分國土在宋統治時期,但西部是在西夏統治時期,北部是在金統治時期。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南宋紹興五年,西夏大德元年,金天會十三年。通鑑記載 8月16日——宋代曾幾作《乙卯歲江南大旱七月六日臨川得雨奉呈程伯禹待制》。...
公元1146年,南宋紹興十六年;丙寅年(虎年);西夏人慶三年;金皇統六年;西遼鹹清三年;越南大定七年;日本久安二年 通鑑記載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十六年(金皇統六年)春,正月,壬申,金主封太祖諸孫為王;以褒為葛王,尋授兵部尚書。乙亥,金主畋於磨棱。甲申,金主還京師。戊子...
1072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壬子年(鼠年);遼鹹雍八年;北宋熙寧五年;西夏天賜禮盛國慶四年;越南神武四年,太寧元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六開始。通鑑記載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寧五年(遼鹹雍八年)春,正月,遼北部叛,烏庫德?寽勒部詳袞耶律巢率師進討,癸未,遣使奏捷。
在歷史紀年中是平年,發生了宋改革江西鹽法等大事,歷史上著名人物包拯逝世於此年。歷史紀年 1062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壬寅年(虎年);契丹清寧八年;北宋嘉祐七年;西夏奲都六年;越南彰聖嘉慶四年;日本康平五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一開始。通鑑記載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嘉佑七年(遼...
公元1143年,南宋紹興十三年,農曆癸亥年(豬年)。西夏大慶五年;金皇統三年;西遼康國十年;越南大定四年;日本康治二年 通鑑記載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十三年(金皇統三年)春,正月,己丑朔,帝不受朝,詣慈寧殿賀皇太后。太師秦檜率百官詣文德殿拜表稱賀,遙拜淵聖皇帝於行宮北門。...
歷史紀年 1079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己未年(羊年);北宋元豐二年;遼大康五年;西夏大安五年;大理廣安三年;越南英武昭勝四年;日本承歷三年。通鑑記載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正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元豐二年(遼太康五年)春,正月,壬申,遼主如混同江。耶律伊遜薦耶律孝傑忠於社稷,遼主謂孝傑可方唐之...
公元1137年,是南宋紹興七年,農曆丁巳年(蛇年)。西夏大德三年;金天會十五年;西遼康國四年;劉豫阜昌八年;越南天彰寶嗣五年;日本保延三年 通鑑記載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七年(金天會十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詔曰:“朕獲奉丕圖,行將一統,每念多故,惕然於心。將...
公元1168年,南宋乾道四年。戊子年(鼠年);西夏天盛二十年;金大定八年;西遼崇福五年;越南政隆寶應六年;日本仁安三年 通鑑記載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乾道四年(金大定八年)春,正月,乙丑,金主謂宰臣曰:“朕治天下,方與卿等共之,事有不可,即當面陳,以輔朕之不逮,慎無阿順...
公元1138年,農曆戊午年(馬年),南宋紹興八年;西夏大德四年;金天眷元年;西遼康國五年。通鑑記載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春,正月,戊子朔,帝在建康。尚書左僕射趙鼎率百官遙拜淵聖皇帝於南宮門外,退,詣常御殿門,進名奉慰,以帝在諒闇故也。金主朝太皇太后於明德...
1075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乙卯年(兔年);遼大康元年;北宋熙寧八年;西夏大安元年;越南太寧四年;日本承保二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三開始。王安石奉詔主持撰成《詩》、《書》、《周禮》三經新義,頒於學官, 科舉以此取士。詔各州教授須試經義五道,合格者方予委任。不稱職者由國子監報請朝廷撤換。河州立蕃學...
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己酉年(雞年);西夏乾祐二十年;金大定二十九年;西遼天禧十二年;越南天資嘉瑞四年;日本文治五年 通鑑記載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春,正月,癸巳,金主殂於福安殿,年六十七。金主在位二十八載,南北講好,與民休息,躬節儉...
1199年是12世紀的90年代,中國農曆紀年為己未年(羊年)。西夏天慶六年;金承安四年;西遼天禧二十二年;南宋慶元五年;越南天資嘉瑞十三年;日本建久十年,正治元年。大事記 劉光祖因撰《涪州學記》落職 慶元黨禁中,主管玉局觀劉光祖撰《涪州學記》,指斥“以道為偽”,以“好惡出於一時,是非定於萬世”為言。
此後,西夏軍隊又多次向大順城發動進攻,但均未能得逞。宋英宗立太子 治平三年(1066)十一月,宋英宗患病以後,服了一個多月的藥,仍不見好轉。監察御史里行劉庠建議宋英宗早立太子,宋英宗十分反感。宰相韓琦告誡潁王趙頊不離宋英宗左右。其後,宋英宗病情突然加重,執政大臣恭請聖安後,宰相韓琦對宋英宗說:陛下很...
公元1103年從歷史朝代上來分,還可以叫做癸未年(羊年);遼乾統三年;北宋崇寧二年;西夏貞觀三年;大理天政元年;越南龍符三年;日本康和五年。大事記 1、宋代傑出的軍事將領、抗金名將岳飛誕生 2、為了中止王公內訌和共同抗擊波洛韋茨人,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牽頭召開了三次全羅斯王公大會(1097年、1100年和1103年...
歷史紀年 1065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乙巳年(蛇年);契丹鹹雍元年;北宋治平二年;西夏拱化三年;越南彰聖嘉慶七年;日本康平八年,治曆元年。通鑑記載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治平二年(遼鹹雍元年。乙巳,一零六五年)春,正月,辛酉朔,遼群臣上遼主尊號曰聖文神武全功大略廣智聰仁睿孝...
當時西夏人率領三萬大軍逼近邊境,程琳在三天前就已通過間諜得知了這一訊息,他下令各堡寨按兵不動,緊閉城門。西夏人到達後,以為宋軍已有防備,便撤退了。直到程琳離任,西夏人再也沒有窺探過邊境。慶曆八年(1048年)四月,元昊去世,其子李諒祚繼位,因年幼,國家由三大將分治。有人建議趁機以節度使之位誘使三...
1195年農曆乙卯年(兔年);西夏天慶二年;金明昌六年;西遼天禧十八年;南宋慶元元年。文物 巴爾曲德寺依山傍水,氣勢雄偉,是林芝地區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傑布二位活佛修建,原屬葛舉派,後由於宗教鬥爭改屬格魯派。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
通鑑記載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紹熙五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御大慶殿,受群臣朝,遂朝重華宮,次詣慈福宮,行慶壽禮。乙丑,金昭容李氏,進位淑妃,追贈其祖父官。妃兄喜兒,舊嘗為盜,與弟鐵哥皆擢顯近,勢傾朝野,射利競進之徒,爭趨走其門。己巳,金尚書...
1060年是一個閏年,是農曆庚子年(鼠年);契丹清寧六年;北宋嘉祐五年;西夏奲都四年;越南彰聖嘉慶二年;日本康平三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五開始。通鑑記載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嘉佑五年(遼清寧六年)春,正月,辛卯朔,白虹貫日。己亥,錄劉繼元後。乙卯,省御書院並翰林圖畫待詔以下...
金兵攻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宋兵攻取燕京(今北京),彼此兵不得過關,滅遼後,宋得燕雲地,以獻納於遼的歲幣獻納於金。金太祖口頭允許宋收復地包括西京(今山西大同)及平(今河北盧龍)、營(今河北昌黎)等州。艱苦談判 童貫用兵河湟小有勝利,在與西夏較量中也略占上風,便打起了遼的主意,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