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年

1195年

1195年農曆乙卯年(兔年);西夏天慶二年;金明昌六年;西遼天禧十八年;南宋慶元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195年
  • 農曆:乙卯年
  • 年號:南宋慶元元年
  • 生肖:兔
文物,事件,生辰,逝世,通鑑記載,歷史大事件,公元1195年 二月,公元1195年 四月,公元1195年 五月,公元1195年 七月,公元1195年 九月,公元1195年 十一月,公元1195年 十二月,

文物

巴爾曲德寺依山傍水,氣勢雄偉,是林芝地區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傑布二位活佛修建,原屬葛舉派,後由於宗教鬥爭改屬格魯派。
1195年
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應縣木塔 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事件

普福爾茨海姆德國西南部城市。地處黑林山北緣,恩茨河、納戈爾德河和維爾姆河交匯處。建於1195年。屢遭戰爭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十八世紀起一直是珠寶飾物和鐘錶業中心,還有機械、電機、造紙、化學、紡織等工業。有歷史和珠寶博物館以及十三至十五世紀教堂等古蹟。
1195年
慶元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南宋寧宗皇帝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鑄造。慶元通寶 版式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銅鐵錢。背紀年有“元”,“一”,“二”,“三”,“四”,“五”,“六”,“七”,紀監有“光”,“同”,“春”,“漢”,“永”等。另有折五型背“永”大錢,瘦金體書,存世極其罕見。
羅騰堡坐落在一塊沿海岸高燥地上,同時也位於三條河流-維默河,維道和和羅道河交匯的低地上,就近呂訥堡草原 。羅騰堡周圍有大片的森林,原始沼澤和大小布倫湖羅騰堡1195年作為凡爾登主教魯道夫的國都建立. 三十年戰爭後羅騰堡為瑞典人統治。從城
羅騰堡羅騰堡
堡改建成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經拿破崙的大肆破壞後未再得到修復
慶元元年(1195年)寧宗即位,葛 邲在兼任紹興知府期間,凡政令施行、錢穀、刑獄之事,不論巨細必親自過問。後來朝庭又派他去福建道兼職,66歲的葛邲因行途患疾,未及到任,便病重,寧宗給他加銜太子少保,辭官養病,慶元六年(1200年)病逝。

生辰

蔡權1195年生 幼年母喪,伯母詹氏撫養,肆業於家,兄弟聯席自相師友,屢薦入京任職均堅以疾辭。淳佑六年以兄杭恩澤補承務郎,授廬峰書院山長。平生好施於人,凡宗族鄰里婚喪喜事,都能傾資相贈。教授鄉間,講明義理,極其祥密,諸友皆稱其得家學心傳,為學者講學能辨疑祛惑,使人心興起,實不少讓,天性之高潔與祖父無異。著有《皇極剛克要略》、《八陣圖說解》、《參同契論》等書於世。

逝世

獅子亨利(Heinrich der Lōwe,1129年-1195年8月6日)德意志諸侯和統帥。他的封號包括薩克森公爵(稱亨利三世,1142年-1180年在位)和巴伐利亞公爵(稱亨利十二世,1156年-1180年在位)。獅子亨利是霍亨斯陶芬王朝時期最有名的政治人物之一,以其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戲劇性衝突著稱於世。
袁采,生年不詳,卒於1195年,字君載,信安(今浙江常山縣)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官至監登聞鼓院。《衢州府志》稱其“登進士第,三宰劇邑,以廉明剛直稱。” 淳熙五年(1178),任樂清縣令。在樂清縣令任上,為官剛正,並重建縣學,纂修《樂清縣誌》十卷,後被稱為樂清最早的縣誌。曾三入雁盪山實地考察,糾正了雁山圖的誤差,撰寫《雁盪山記》一篇,記敘了當時的雁盪名僧、建寺及新辟景觀的史料,為雁盪山開發貢獻甚巨。
"1195年"身份證事件
2003年10月,《信息時報》記者曉嵐報導了《身份證上1995年印成1195年 事主已順利使用8年》的新聞。當事人湯小姐自領身份證後的8年期間,持簽發日期為1195年的身份證順利搭乘飛機、到郵局取包裹、開設銀行賬號、辦理信用卡等,直至此次到銀行辦理掛失手續時方首次受挫。

通鑑記載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慶元元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
正月,丁巳朔,蠲兩淮租稅。旋蠲台、嚴、湖三州貧民身丁折帛錢一年。
辛卯,金敕有司給天水郡公家屬田宅。
壬辰,金主如春水。
壬寅,黎州蠻寇安靜寨,義勇軍正將楊師傑及將佐王全等戰卻之。尋以師傑充成都府路兵馬都監。
辛亥,金主諭參知政事胥持國曰:“河上役夫聚居,恐生疾疫,可廩醫護視之。”
二月,丁巳朔,詔兩淮諸州勸民耕墾荒田。
金敕有司,行宮側及獵所,有農者弗禁。
己未,金始祭高禖
壬戌,詔嗣秀王伯圭贊拜不名
庚午,金主還都。
丁丑,金京師地震,大雨雹,晝晦,震應天門右鴟尾。
戊寅,右丞相趙汝愚罷。初,韓侂胄欲逐汝愚而難其名,京鏜曰:“彼宗姓也,誣以謀危社稷,則一網打盡矣。”侂胄然之,以秘書監李沐有怨於汝愚,引為右正言,使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將不利於社稷。汝愚出浙江亭待罪,遂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福州。
甲申,謝深甫等論汝愚冒居相位,今既罷免,不當加以書殿隆名,帥籓重寄,乃命提舉洞霄宮。
直學士院鄭湜草制,有云:“頃我家之多難,賴碩輔之精忠。持危定傾,安社稷以為悅;任公竭節,利國家無不為。”坐無貶祠,亦免官。
兵部侍郎章穎侍經幃,帝曰:“諫官有言趙汝愚者,卿等謂何?”同列漫無可否。穎言:“天地變遷,人情危疑,加以敵人嫚侮,國勢未安,未可輕退大臣。願降詔宣諭汝愚,毋聽其去。穎遂以汝愚黨罷。
國子祭酒李祥言:“去歲壽皇崩,兩宮隔絕,中外洶洶,留正棄宰相而去,官僚幾欲解散,居喪無主,國命如發。汝愚不畏滅族,決策立陛下,風塵不搖,天下復安,社稷之臣也。奈何無念功至意,使精忠臣節,怫鬱黯闇,何以示後世?”知臨安府徐誼,素為汝愚所器,凡有政務,多咨訪之,誼隨副裨助,不避形跡。又嘗勸汝愚早退及預防侂胄之奸,侂胄尤怨之。及是與國子博士楊簡,亦抗論留汝愚;李沐劾為黨,皆斥之。
余端禮在樞府,與汝愚同心輔政,汝愚嘗曰:“士論未一,非余處恭不能任。”及汝愚被逐,端禮不能救,但長吁而已。處恭,端禮字也。
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甲午,金以翰林直學士富珠哩子元為右司諫,監察御史田仲禮為左拾遺,翰林修撰布薩額爾克兼右拾遺。諭曰:“國家設定諫官,非取虛名,蓋責實效,庶幾有所裨益。卿等皆朝廷選擢,宜直言無隱路鐸左遷,本以它罪,卿等勿以被責,遂畏避不敢言!”
癸丑,詔侍從、台諫、兩省集議江南沿江諸州行鐵錢利害。
夏,四月,丁巳,太府寺丞呂祖儉上封事曰:“陛下初政清明,登用忠良。然曾未逾時,朱熹,老儒也,彭龜年,舊學也,有所論列,則亟許之去。至於李祥,老成篤實,非有偏比,蓋眾聽所共孚者,今又終於斥逐。臣恐自是天下有當言之事,必將相視以為戒,鉗口結舌之風一成而未易反,是豈國家之利耶?”又曰:“今之能言之士,其所難非在於得罪君父,而在忤意權勢。姑以臣所知者言之:難莫難於論災異,然言之而不諱者,以其事不關於權勢也。若乃御筆之降,廟堂不敢重違,台諫不敢深論,給舍不敢固執,蓋以其事關貴幸,深慮乘間激發而重得罪也。故凡勸導人主事從中出者,蓋欲假人主之聲勢以漸竊威權耳。比者聞之道路,左右{執曰}御,於黜陟廢置之際,間得聞者,車馬輻輳,其門如市,恃權怙寵,搖撼外庭。臣恐事勢浸淫,政歸幸門,凡所薦進,皆其所私,凡所傾陷,皆其所惡,豈但側目憚畏,莫敢指言!而阿比順從,內外表里之患,必將形見。臣因李祥獲罪而深言及此者,是豈矯激自取罪戾哉?實以士氣頹靡之中,稍忤權臣,則去不旋踵。私憂過計,深慮陛下之勢孤,而相與維持宗社者浸寡也。”疏既上,命安置韶州。
中書舍人鄧驛,繳奏祖儉不當罪遣。會樓鑰進讀呂公著元佑初所上十事,因進曰:“如公著社稷臣,猶將十世宥之,祖儉乃其孫也,今投之嶺外,萬一即死,陛下有殺言官之名,臣竊惜之。”帝問:“祖儉所言何事?”人始知韶州之貶,不出上意。韓侂胄謂人曰:“復有救祖儉者,當處以新州。眾乃不敢言。
或謂侂胄曰:“自趙丞相去,天下已切齒;今又投祖儉瘴鄉,不幸或死,則怨益重,曷若少徙內地?”侂胄後亦悟,改送吉州。
己未,以余端禮為右丞相,鄭僑參知政事,京鏜知樞密院事,謝深甫簽書樞密院事。
庚申,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傅、徐范六人上書曰:“自古國家患亂之由,初非一端,惟小人中傷君子,其禍尤慘。黨錮弊漢,朋黨亂唐,大率由此。元佑以來,邪正交攻,卒成靖康之變。近者諫官李沐論罷趙汝愚,中外咨憤,而沐以為父老歡呼;蒙蔽天聽,一至於此。陛下獨不念去歲之事乎?人情驚疑,變在朝夕,假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議,雖有百李沐,罔知攸濟。當國家多難,汝愚位樞府,本兵柄,指揮操縱,何向不可!不以此時為利,今上下安妥,乃有異意乎?章穎、李祥、楊簡,發於中激,力辯其非,即遭逐斥,六館之士,拂膺憤怨。李沐自知邪正不兩立,思欲盡覆正人以便其私,於是托朋黨以罔陛下之聽。臣恐君子小人消長之機,於此一判,則靖康已然之驗,何堪再見於今日耶?願陛下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簡之非黨,灼李沐之回邪,竄沐以謝天下,還祥等以收士心。”疏上,詔宏中等悉送五百里外編管。當時號為“六君子”。傅久居太學,忠鯁有聞,扣閽之事,皆所屬稿。
鄧驛言:“國家開設學校,教養士類,德至渥也。自建太學以來,上書言事者無時無之。累朝覆涵,不加之罪,甚者,押歸本貫或它州聽讀而已。紹熙間,有布衣余古,上書狂悖,若以指斥之罪坐之,誠不為過。太上始者震怒,降旨編管;已而臣僚論奏,竟從寬典。陛下今日編管楊宏中六人,若以扇搖國是非之,則未若指斥乘輿之罪大也;以六輩之言,則一夫為至寡也。聖明初政,仁厚播聞;睿斷過嚴,人情震駭。所有錄黃,未敢書行。”是日,知臨安府錢象祖捕諸生押送貶所。未幾,驛罷,出知泉州。
癸亥,金敕有司以增修曲阜宣聖王廟畢,賜衍聖公以下三獻法服及登歌樂一部,仍送太常舊工往教孔氏子弟,以備祭禮。
甲子,金以尚書左丞烏凌阿願為平章政事,右丞瓜勒佳衡為尚書左丞。
戊寅,金以修河防畢工,參知政事胥持國進階,賜銀幣有差。
庚辰,金以右丞相瓜勒佳清臣為左丞相,監修國史,封密國公;樞密使襄為右丞相,封任國公。遷胥持國為尚書右丞。持國與李淑妃表里,筦擅朝政,士之好利躁進者,爭趨走其門。四方為之語曰:“經童作相,監婢為妃。”
五月,乙未,金判平陽府事鎬王永中賜死,並其二子璋、?彖。
初,傅尉希望風旨,過為苛細。永中自以世宗長子,且老矣,動有掣制,情思鬱郁,乃表乞間居,不許。及鄭王永蹈以謀逆誅,增置諸王司馬,球獵游宴,皆有制限;家人出入,多禁防之。河東提刑判官巴哩哈,坐私謁永中,杖一百,解職。同知西京留守費摩克斯,坐受永中請託免。
先是永中舅張汝弼妻高陀乾以詛咒誅,金主疑事在永中,未有以發也。會傅尉奏永中第四子?彖,因防禁嚴密,語涉不道,詔同簽大睦親府事膏、御史中丞孫即康鞫問,並得第二子璋所撰詞曲,有不遜語。家奴德格首永中嘗與侍妾瑞雪言:“我得天子,子為大王,以爾為妃。”詔遣官覆按,再遣禮部尚書張?、兵部尚書烏庫哩慶裔覆之。金主謂宰臣曰:“鎬王只以語言得罪,與永蹈罪異。”馬琪曰:“罪狀雖異,人臣無將則一也。”金主又曰:“王何故輒出此言?”瓜勒佳清臣曰:“素有妄想故也。”遂令百官雜議,請論如律。詔賜永中死,鄂蘭哈、璋、?彖等皆棄市,永中妻子威州安置。
戊戌,詔戒百官朋比。
丙午,詔諸路提舉司置廣惠倉。
庚戌,金命瓜勒佳清臣行省於臨潢府。
六月,丙辰,金右諫議大夫賈守謙、右拾遺布薩額爾克坐議鎬王永中事奏對不實,削官二階,罷之。御史中丞孫即康、右補闕蒙古呼喇、右拾遺田仲禮並罰金。
丁巳,復留正觀文殿大學士、充醴泉觀使。
韓侂胄用意,士大夫素為清議所擯者,教以凡與為異者皆道學之人,疏姓名授之,俾以次斥革。或又言道學何罪,當名曰“偽學”,善類自皆不安。由是有“偽學”之目。
右正言劉德秀上言:“邪正之辨,無過真與偽而已。彼口道先生之言,而行如市人所不為,在興王之所必斥也。昔孝宗銳意恢復,首務核實,凡言行相違者,未嘗不深知其奸。臣願陛下以孝宗為法,考核真偽,以辯邪正。”詔下其章。由是博士孫元卿、袁燮、國子正陳武皆罷。司業汪逵入札子辨之,德秀以逵為狂言,亦被斥。
己未,復置台諫言事簿。
丙寅,金以樞密副使唐古貢為樞密使。
庚午,詔:“三衙、江上諸軍主帥、將佐,初除舉自代一人,歲舉所知三人。”
癸酉,以韓侂胄為保寧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
秋,七月,丁酉,御史中丞何澹言:“頃歲有為專門之學者,以私淑諸人為己任,非不善也。及其久也,有從而附和之者,有從而詆毀之者,有畏而不敢竊議者。附和之者,則曰此致知格物、精義入神之學,而古聖賢之功用在是也。一人倡之,千百人和之。幸其學之顯行,則不問其人之賢否,兼收而並蓄之,以為此皆賢人也,皆善類也,皆知趨向者也。詆毀之者,則曰其說空虛而無補於實用,其行矯偽而不近於人情,一入其門而假借其聲勢,小可以得名譽,大可以得爵祿,今日宦學之捷徑,無以易此。畏之而無敢竊議者,則曰利其學者日煩而護其局者甚眾,言一出口,禍且及身。獨不見某人乎?因言其學而棄置矣。又不見某人乎?因論其人而擯斥矣。彼欲以此箝人之口,莫若置而不問。
“臣嘗平心而論,以為附和者或流而為偽,詆毀者或失其為真,或畏之而無敢竊議,則真偽舉無所別矣,是非何自而定乎?有人於此,行乎閨門,達乎鄉黨,其踐履可觀而不為偽行,其學術有用而不為空言,其見於事也,正直而不私,廉潔而無玷,既不矯激以為異,亦不詭隨以為同,則真聖賢之道學也,豈不可尊尚哉?苟其學術之空虛而假此以蓋其短拙,踐履之不篤而藉此以文其奸詐,或者又憑藉乎此以沽名譽而釣爵祿,甚者屢沽贓穢,士論之不齒,而夤緣假託以借重,則為此學之玷累爾。及人之竊議,則不知自反,又群起而攻之曰:彼其不樂道學也,彼其好傷善類也。彼此是非,紛呶不已,則為漢甘陵、唐牛李,國家將受其害,可不慮哉?
“臣聞紹興間,諫臣陳公輔嘗言程顥、王安石之學皆有尚同之弊,高宗皇帝親灑宸翰,有曰:‘學者當以孔、孟為師。’臣願陛下以高宗之言風厲天下,使天下皆師孔、孟。有志於學者,不必自相標榜,使眾人得而指目,亦不必以同門之故,更相庇護。是者從其為是,非者從其為非,朝廷亦惟是之從,惟善之取,而無彼此同異之說。聽言而觀行,因名而察實,錄其真而去其偽,則人知勉勵而無敢飾詐以求售矣。士風純而國是定,將必由此。”帝是之,詔榜於朝堂。
既而吏部郎官糜師旦,復請考核真偽,遷左司員外郎。又有張貴模者,指論《太極圖》,亦被賞擢
澹復上疏言:“朝廷之臣,熟知其邪跡,然亦不敢白髮以招報復之禍。望明詔大臣,去其所當去者。”
趙汝愚以觀文殿大學士罷祠。
八月,己巳,詔內外諸軍主帥條奏武備邊防之策。
九月,壬午朔,蠲臨安府水災貧民賦。
甲申,金冊靜寧山神為鎮安公,呼圖里巴山神為瑞聖公。
乙酉,以久雨,決繫囚。
丙戌,金以知河間府事伊喇仲方為御史大夫。
辛卯,金主如秋山;冬,十月,丙辰,還都。
乙丑,升秀州為嘉興府,舒州為安慶府,嘉州為嘉定府,英州為英德府。
壬申,封子恭為安定郡王。
金瓜勒佳清臣受命出師,偵如虛實,自選精兵一萬,進至合勒河。前隊宣徽使伊喇敏等,於栲栲濼攻營十四,下之,回迎大軍;屬部斜出,掩其所獲羊馬資物以歸。清臣遣人責其賧罰,北準布由此叛去,大侵掠。
乙亥,金主命瓜勒佳衡行省於撫州,命選親軍武衛軍各五百人以從。十一月,戊子,清臣罷,命右丞相襄代之。
初議征討,清臣主其事,既而領軍出征,雖屢獲捷,而貪小利,遂致北邊不寧者數歲。
戊戌,加上太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尊號。
乙巳,金以樞密使唐古貢、御史大夫伊喇仲方、禮部尚書張?等二十二人充計議官,凡軍事則議之。
丙午,竄故相趙汝愚於永州。
初,韓侂胄忌汝愚,必欲置之死。既罷宮觀,監察御史胡紘遂上言:“汝愚倡引其徒,謀為不軌,乘龍授鼎,假夢為符。”因條奏其十不遜,且及徐誼。詔責汝愚永州安置,誼南安軍安置。時汪義端當制,遂用漢誅劉屈氂、唐戮李林甫事,迪功郎趙師召亦上書乞斬汝愚,帝不從。汝愚怡然就道,謂諸子曰:“觀侂胄之意,必欲殺我。我死,汝曹或可免也。”
丁未,命宰執大閱。
余端禮、鄭僑言:“福建地狹人稠,無以贍養,生子多不舉。福建提舉宋之瑞乞免鬻建、劍、汀郡沒官田,收其租,助民舉子之費。”從之。
十二月,乙卯,金主命招撫北邊軍民。
戊午,金禮部尚書張?等進《大金儀禮》。
丁卯,金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滏陽趙秉文,上書論宰相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金主召問,言頗差異,命知大興府事內族膏等鞫之。秉文初不肯言,詰其仆,遍數交遊者,秉文乃曰:“初欲上言,嘗與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省令史潘豹、鄭贊道、高坦等私議。”庭筠等皆下獄、決罰有差。有司論秉文上疏狂妄,法當追解,金主不欲以言罪人,特免之。當時為之語曰:“古有朱雲,今有秉文。朱雲攀檻,秉文攀人。”士大夫莫不恥之,坐是久廢。
乙亥,金詔加五鎮、四瀆王爵。
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朱熹,始以廟議自劾,不許;以疾再乞休致,詔:“辭職謝事,非朕優賢之意,依舊秘閣修撰。”
是月,金右丞相襄率駙馬都尉布薩揆等自臨潢進軍大鹽濼,分兵攻取諸營。
完顏守貞既罷相出守,胥持國等猶忌之。俄有言守貞在政府日,嘗與近侍竊言宮掖事而妄稱奏下。金主命有司鞫問,守貞款伏。奪官一階,解職,遣中使持詔切責之,仍以守貞不公事宣諭百官於尚書省

歷史大事件

公元1195年 正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正月)
  1. 黎州(今四川漢源北)“蠻”擾安靜寨(今四川石棉西北),被義勇軍正將楊師傑及將佐王全等擊退。不久,宋以楊師傑充任成都府路兵馬都監。

公元1195年 二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二月)
  1. 宋令兩淮諸州勸民耕墾荒田。
  2. 金京師(今北京)地震,大雨雹。震塌應天門右鴟尾。
  3. 宋罷右丞相趙汝愚 先是,韓侂胄欲去趙汝愚,以秘書監李沐有怨於汝愚,引為右正言,使奏汝愚以宗室同姓居相位,將不利於社稷。汝愚出浙江亭待罪,乃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福州。自是,韓侂胄弄權,數貶斥朝官,使為外任。

公元1195年 四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四月)
  1. 太學生上書被流放 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傅、徐范六人上書稱:自古國家禍亂,惟小人中傷君子,其禍尤慘。黨錮斃漢,朋黨亂唐,大率由此。元祐以來,邪正交攻,卒成靖康之變。近者諫官李沐論罷趙汝愚,中外咨憤,而沐以為父老歡呼:蒙蔽天聽,一至於此。當國家多難,汝愚位樞府,本兵柄,指揮操縱,何向不可!今上下安妥,乃有異意乎?章穎、李祥、楊簡,發於中激,力辯其非,即遭斥逐,六館之士,拂膺憤怨。李沐自知邪正不兩立,思欲盡覆正人以便其私,於是託言朋黨以欺陛下,臣恐君子小人消長之機,於此一判,則靖康已然之驗,何堪再見於今日:願陛下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簡之非朋黨,明李沐之邪惡,竄斥李沐以謝天下,還祥等以收士心。疏上,寧宗下詔令宏中等六人悉送五百里外編管。時號為“六君子”。

公元1195年 五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五月)
  1. 金鎬王永中賜死 永中系金世宗長子。自鄭王永蹈以謀逆被誅後,即增置諸王司馬,球獵游宴,皆有限制;家人出入,亦多禁防。初,永中舅張汝弼妻高陀乾以詛咒誅,金主疑事在永中。適有奏稱永中第四子瑑,因防禁嚴密,語涉不道,令官審問,又得第二子璋所撰詞曲,有不遜語。家奴德哥出首稱永中曾與侍妾瑞雪言:“我得天下,子為大王,以爾為妃。”金主令禮部尚書張、兵部尚書烏古論慶裔覆按,又令百官雜議,請論如律。乃令賜永中死,其二子璋、瑑等均被殺。永中妻於威州(今河北井陘北)安置。
  2. 金命夾谷清臣(亦作瓜勒佳清臣)行省於臨潢府(今內蒙巴林左旗)。
  3. 韓侂胄以偽學斥異己 初,程顥、程頤傳習孔、孟學問,其徒楊時傳學於羅從彥,從彥傳學於李侗,朱熹向李侗學習,其學大興,但多為流俗不便,乃被視為“道學”,及韓侂胄掌權,士大夫素為清議所不許者,凡與為異者皆被視為“道學”之人,欲以次斥革。有人言:“以道學目之,則有何罪?當名曰偽學。”實際是認為貪慾乃人真情,廉潔均為偽作。由是偽學之目,好人均不自安。由是,博士孫元卿、袁燮、國子正陳武均被罷官,汪逵入札辯解,亦被斥。

公元1195年 七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七月)
  1. 宋何澹倡以孔、孟為師 御史中丞何澹言:近有為專門之學者,有從而附和者,有詆毀者,有竊議者。附和者稱此古聖先賢之功用在此學,一人倡,千百人和,以為此皆賢人。詆毀者稱其學說空虛無補於實用,此學者均行偽而不近人情,真聖賢之道學,是應尊重的。若其學術空虛,行為不誠實,或是憑其學術而沽名釣譽,那就會形成像漢、唐朋黨之爭,國家會受害的。寧宗同意這見解,將這議論公之於朝堂。

公元1195年 九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九月)
  1. 金北邊不靖。金主命夾谷清(一作瓜勒佳)衡率親軍、武衛軍各五百人行省於北邊撫州(今河北張北縣北)。

公元1195年 十一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十一月)
  1. 宋趙汝愚貶永州 韓侂胄忌汝愚,至是監察御史胡紘(hóng宏)上言:汝愚倡引偽徒,謀為不軌,因條奏其十不遜。寧宗遂下詔責汝愚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

公元1195年 十二月

(乙卯 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 金明昌六年 夏天慶二年 西遼天禧十八年 十二月)
  1. 金主命招撫北邊軍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