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開展大氣環境科學系統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礎與套用技術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
- 主管部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開展大氣環境科學系統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礎與套用技術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開展大氣環境科學系統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礎與套用技術研究。研究方向開展大氣環境質量和污染成因分析、大氣污染源排放和綜合治理、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有毒有害及非常規污染物管理等方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成立於1978年12月31日,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創新性、基礎性重大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致力於為國家經濟社會...
《氣候與環境研究》是中國在氣候和環境學科交叉領域的中文學術期刊,覆蓋的學科範圍有大氣科學及海洋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刊登內容為全球性氣候異常和環境變化、東亞氣候、中國氣候和局地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等方面具有...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成立於1991年,以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研究為中心重點研究方向。1994年,中心成為唯一代表中國參加政府間國際科技組織“南方科技促進持續發展委員會(COMSATS)”的“優秀科學中心”(Cente r of ...
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遙感套用研究所、海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氣象...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與污染防治研究所承擔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環保公益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畫重大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50餘項,發表...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7月4日,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事業法人單位,是專門從事城市環境綜合研究的研究機構。研究所的學科方向為環境化學與分析化學、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生態學、環境生物與生物技術、環境工程與環境材料;重點...
實驗室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並重,圍繞中層大氣、大氣物理過程、大氣和環境遙感等有關的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旨在為臨近空間區域開發利用和安全、大氣物理過程遙感與監測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主要學科方向有:中層大氣過程及其...
立足於我國當前突出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與國際科學前沿,研究方向包括:(1) 細顆粒物PM2.5化學,來源解析及成霾機制;(2) 大氣反應性痕量氣體、大氣光化學反應機制及其環境效應;(3)大氣污染物檢測方法與質譜技術開發。發展歷史 在濟南和...
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瀋陽區域氣象科技創新中心、遼寧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遼寧省氣象局衛星遙感中心)面向區域中心涉及各業務軌道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科技問題,以生態環境氣象和大氣環境質量為重點研究領域,研究氣候變化對區域生態...
一、目標定位 立足於成渝地區,以大氣物理化學過程為研究對象,以區域空氣品質改善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污染特徵、成因、轉化和歸趨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 研究方向 大氣環境研究 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重慶...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等合作,建設了“西南大氣科學觀測站”等2個科研平台,以平台培養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大氣環境研究團隊。現有技術人員11名,其中在讀博士1名,...
CERN大氣分中心屬大氣所“環境動力學預測理論研究部”的一部分,學科發展方向主要以實驗觀測為基礎的大氣環境科學,分支包括大氣化學、生態邊界層大氣物理和區域生態環境動力學等。大氣分中心的研究方向與大氣所和CERN方向完全吻合。科研條件 ...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究中心是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究中心瞄準國家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對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的技術需求,著力研發城市水體、大氣、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與資源化的關鍵技術,以及相關的...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7月4日,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事業法人單位,是目前國際唯一的專門從事城市環境綜合研究的國立研究機構,位於美麗的南方海濱城市—廈門市。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城市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中心 成立於...
1985年10月,中國科學院決定在環境化學研究所、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的基礎上,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1986年8月,中國科學院同意將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與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合併,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9月,...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污染場地風險模擬與修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與套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發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院屬專業部門:城市生態環境研究所、環境規劃與政策研究所、大氣環境與...
我校環境學院及其它院系有一批長期從事大氣環境的專家學者。其中,教授4人(博導3人),副教授3人,還有其他年青教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研究所的建立是為了建全我校地球科學學科體系。我校為地球科學類大學,在...
研究內容 原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任務是研究我國青藏高原和西北乾旱地區的天氣、氣候和其他大氣物理現象的規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為開發中國西部地區提供有關的科學依據。原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在高原和乾旱區...
2003年12月任大氣所副所長。2014年5月始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資料同化的方法以及在海洋、大氣和環境中的套用。研究項目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關鍵海域中尺度物理海洋過程的預報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第3...
1976年生,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專業博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型,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溫室氣體和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2002~2006年,參加了中國...
1997-1999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9-2001在日本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研究所任客座教授,2001-至今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進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 大氣邊界層湍流擴散、邊界層雲、海洋邊界層和陸面過程等的數值模擬及其資料...
院級科研平台: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美麗中國研究中心、重金屬污染防治研究中心、農村環境保護中心、空氣品質模擬與系統分析中心、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
付建建*、李雙林、王彥明*,2008: 前期海洋熱狀況異常影響2008年1月雪災形成的初步研究. 氣候與環境研究,13⑷,478-490.李雙林、張道民、紀立人、王盤興,1999: IAP T42L9 全球譜模式加熱場的診斷,大氣科學,23⑵,191-198 李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