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始建於1975年,前身為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經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批准,1986年與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合併,改為現名;1996年5月經協商決定,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實行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雙重領導。
生態環境中心以“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為戰略主題,發揮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三大學科的綜合優勢,研究和解決地區性、全國性以及全球性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不斷突破關係到國家生態安全、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貢獻。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生態環境中心有在職職工409人,設有11個研究室(機構),有在學博士生442人、碩士生262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14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外文名: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簡稱:生態環境中心
- 成立時間:1975年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 機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18號
- 專職院士:5人
- 現任主任:江桂斌
- 屬性: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1999)
- 博士後流動站:3個
- 博士點:6個
- 碩士點:8個(包括2個工程碩士點)
歷史沿革
日期 | 內容 |
---|---|
1974年8月2日 | (74)科發一字372號文,《關於籌建環境化學研究所的請示》上報國務院。 |
1975年1月 | 宮震同志任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的領導小組組長。 |
1975年1月6日 | 國發[1975]2號文,同意在懷柔化學研究所二部的基礎上,籌建環境化學研究所。確定規模為400人,所需人員在各部門現有職工中抽調。 |
1975年3月18日 | 以原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二部(包括十四室一部分)和有機分析室一部分研究力量為基礎(共約250多人),正式宣布組建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所,所址北京市懷柔縣雁棲湖畔。 |
1975年10月12日 | 中國科學院核心組成員胡耀邦、李昌、劉華清等4位同志專程到懷柔縣雁棲湖畔(墳頭)考察成立不久的環境化學所。 |
1976年8月 | 編輯出版《環境科學》。 |
1977年5月 | 全國環境保護科技情報網在環境化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77年6月 | 環境化學所整體從北京市懷柔縣雁棲湖畔搬遷到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肖莊(原北京林學院院內)。 |
1978年 | 編輯出版《環境科學情報》。 |
1980年 | 編輯出版《環境科學叢刊》。 |
1980年4月 | 成立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情報網。 |
1981年3月 | 編輯出版《環境科學學報》。 |
1982年 | 編輯出版《環境科學簡訊》。 |
1982年2月 | 編輯出版《環境化學》。 |
1985年 | 環境影響評價研究部成立。 |
1985年10月10日 | (85)科發計字1026號文,決定在環境化學研究所、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的基礎上,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並決定由下列人員組成中心籌備組:馬世駿(組長)、劉靜宜(副組長)、何世寰、馮宗煒、莊亞輝、王永勝。 |
1986年 | 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員為主的中國科學院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成立。 |
1986年8月3日 | (86)國科發綜字0544號文,同意將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與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合併,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1986年9月 | 經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和院領導批准,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成立,院內29個研究所參加,其建制歸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1986年10月3日 | (86)科發計字1047號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正式建立單獨戶頭。 |
1989年 | 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共同建立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
1989年8月 | 在雙清路18號新址舉行綜合實驗樓和圖書情報樓(現稱環境化學樓)開工奠基儀式。 |
1991年10月 | 綜合實驗樓和圖書情報樓落成,同年12月整體從清華東路肖莊移往雙清路18號現址。 |
1992年 | 徐曉白研究員負責的典型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及生態效應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資助。 |
1993年2月 | 化工樓落成,環境水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遷入。 |
1994年 | 胡鞍鋼研究員獲1994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1995年 | 尹澄清研究員獲日本生態學琵芭湖獎。 |
1995年10月 | 徐曉白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湯鴻霄研究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6年5月15日 | 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協商決定,正式簽署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實行中國科學院、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雙重領導協定書(期限10年)。 |
1997年 | 傅伯傑研究員獲199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1997年 |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進入中國科學院首批科研基地型試點研究所。 |
1997年 | 陸德培研究員獲1997年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
1998年 | 江桂斌研究員獲199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1998年 |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球科學基地。 |
1999年 | 牟世芬研究員獲1999年國際離子色譜成就獎。 |
1999年 | 尹澄清研究員獲日本國際茨城-霞蒲獎。 |
1999年6月24日 | 科發資字[1999]0290號文,啟動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 |
1999年10月 | 馮宗煒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9年10月11日 | 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自中關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搬遷雙清路18號,結束了一所兩址的歷史。 |
1999年10月21日 | 湯鴻霄院士獲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1999年11月25日 | 科發政字[1999]0576號文,關於成立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的通知,其行政管理和後勤服務由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負責。 |
資料來源: |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姓名 | 備註 | 研究方向 |
---|---|---|
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 生態系統退化機理與生態恢復 | |
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 | 景觀生態學 | |
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員 | 環境分析化學與毒理 | |
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 | 水質轉化機制與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 |
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 | ||
資料來源: |
Francesco Faiola | 戰愛斌 | 賀泓 | 劉俊新 |
景傳勇 | 張愛茜 | 賀紀正 | 劉思金 |
陳保冬 | 張付申 | 康躍惠 | 強志民 |
陳衛平 | 趙斌 | 李敘勇 | 束繼年 |
鄧曄 | 周偉奇 | 劉景富 | 汪海林 |
馮兆忠 | 朱本占 | 潘綱 | 楊敏 |
郭良宏 | 朱永官 |
陳利頂 | 劉景富 | 楊敏 | 賀泓 | 王東升 |
傅伯傑 | 劉會娟 | 趙景柱 | 賀紀正 | 朱永官 |
郭良宏 | 曲久輝 | 江桂斌 | 胡春 | 朱本占 |
郝鄭平 | 汪海林 |
科研部門
設施資源
- 設備設施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獲獎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獲獎類別 | 等級 | 完成單位 |
---|---|---|---|---|
核燃料一循環、二循環氨萃取流程的研究 | 劉靜宜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硼10同位素的分離 | 沈迪新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無粉銅板腐蝕劑的研究 | 莊亞輝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原子能有關材料分析 | 倪哲明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資料來源: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開題時間 | 結題時間 |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毒性效應與控制技術原理(項目) | 江桂斌 | 2009年1月 | 2013年8月 |
中國主要陸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安全(項目) | 傅伯傑 | 2009年1月 | 2013年8月 |
京津渤區域複合污染過程、生態毒理效應與控制修復原理(項目) | 曲久輝 | 2007年5月 | 2011年8月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項目) | 江桂斌 | 2003年11月 | 2008年8月 |
飲用水污染及健康風險評價(課題) | 馬梅 | 2007年9月 | 2012年12月 |
環境效應綜合評價(課題) | 劉國華 | 2007年6月 | 2011年12月 |
複合污染脅迫近海生物毒理監測的新方法研究(課題) | 汪海林 | 2007年5月 | 2012年11月 |
區域複合污染的生態風險評價、預警與調控策略(課題) | 呂永龍 | 2007年5月 | 2009年12月 |
濕地系統水環境功能退化及綜合修復機理(課題) | 楊敏 | 2007年1月 | 2011年12月 |
水分驅動下的海河流域生態演變機制與修復機理(課題) | 歐陽志雲 | 2007年1月 | 2011年12月 |
典型生態系統的水生態服務功能及恢復機理(課題) | 王效科 | 2007年1月 | 2011年12月 |
濕地系統生態需水動力機制及整體模擬(課題) | 郭良宏 | 2006年9月 | 2011年12月 |
秸稈發酵剩餘物定向轉化新途徑(課題) | 白志輝 | 2006年1月 | 2007年12月 |
主要污染物的轉化、傳遞和積累過程及作物產地環境安全(課題) | 賀紀正 | 2005年12月 | 2007年12月 |
典型地區農田生態系統生產力、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 協同提高的調控途徑(課題) | 陳利頂 | 2005年10月 | 2010年12月 |
城市生態工業複合體系理論與方法研究(課題) | 楊建新 | 2005年10月 | 2009年12月 |
土-水系統對酸沉降的回響與臨界負荷研究(課題) | 張曉山 | 2005年7月 | 2010年12月 |
地-氣物質交換及大氣複合污染對地表生態系統的影響(課題) | 郝鄭平 | 2005年1月 | 2008年12月 |
生態網際網路的理論與模型(課題) | 施曉清 | 2005年1月 | 2008年12月 |
稀土-金屬催化材料的功能調控及在移動源尾氣淨化中的作用(課題) | 賀泓 | 2005年1月 | 2007年12月 |
稀土-多孔催化材料的組裝及在有機廢氣淨化中的作用(課題) | 郝鄭平 | 2004年1月 | 2007年6月 |
湖泊富營養化與水華形成機理(課題) | 潘綱 | 2003年1月 | 2008年12月 |
土壤複合污染過程、形成機制及其生態效應(課題) | 朱永官 | 2003年1月 | 2006年12月 |
基於生態用水的植被恢復格局(課題) | 馬克明 | 2003年1月 | 2006年12月 |
典型陸地生態系統碳庫的循環周期與庫存功能研究(課題) | 劉國華 | 2003年1月 | 2006年12月 |
北京城近郊鬆散沉積物環境污染時空演化、自淨能力和累積效應(課題) | 徐曉白 | 2002年1月 | 2006年12月 |
官廳水庫/永定河段水體污染形成機制原理(課題) | 單孝全 | 2000年1月 | 2007年12月 |
區域產業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課題) | 陳利頂 | 2000年1月 | 2006年12月 |
區域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課題) | 傅伯傑 | 2000年1月 | 2006年12月 |
資料來源: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開題時間 | 結題時間 |
---|---|---|---|
中國國情分析研究 | 胡鞍鋼 | 2006年1月 | 2006年12月 |
典型農田系統環境質量預警體系與無公害生產及關鍵技術 | 朱永官 | 2002年1月 | 2006年12月 |
湖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富營養化過程 | 王子健 | 2002年1月 | 2006年12月 |
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 | 王效科 | 2001年11月 | 2006年12月 |
資料來源: |
學術期刊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學科概況
- 學科發展
教學建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創新文化
- 所訓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江桂斌 | 中心主任 |
歐陽志雲 | 黨委書記、中心副主任 |
呂永龍 | 中心副主任 |
楊敏 | 中心副主任 |
莊緒亮 | 中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
吳學周 | 所長 (兼) | 1979.07.11—1983.05.11 | 宮 震 | 黨的領導 小組組長 | 1975.01—1983.05.11 |
劉靜宜 | 所長 | 1983.05.11—1986.11.24 | |||
馬世駿 | 名譽主任 | 1986.02.19—1991.05.30 | 何世寰 | 書記 | 1983.05.11—1986.02.18 |
莊亞輝 | 主任 | 1986.11.24—1990.11.30 | 劉中興 | 書記 | 1986.02.18—1998.04.06 |
黃駿雄 | 副主任 主持工作 | 1990.11.30—1992.10.24 | 趙景柱 | 書記 | 1998.04.06—2001.06.06 |
單孝全 | 主任 | 1992.10.24—1999.06.21 | 沈 穎 | 書記 | 2001.06.06—2003.05.08 |
趙景柱 | 主任 | 1999.06.21—2006.07.28 | 胡仁橋 | 書記 | 2003.05.08—2011.09.02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