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主要開展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編制與評估、環境與健康、環境容量研究等技術研究工作。
發展歷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中心成立於2013年。
科研條件
科研平台:
廣西大氣污染來源解析及預報預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經自治區科技廳批准,廣西環科院牽頭聯合廣西環境監測中心站、廣西氣象台共同申報的“廣西大氣污染來源解析及預報預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列入廣西第十三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開展廣西大氣污染來源解析及預報預警工程技術研究,並建立示範基地。
西南大氣科學觀測站
2014年7月,廣西環科院大氣PM2.5科研觀測站成為中國環科院西南地區大氣綜合觀測研究站子站,是輻射西南地區的大氣環境觀測、數據分析能力和預測預報的大氣綜合觀測平台。觀測站面積為140 m,配置了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SPMAS)、雷射雷達、揮發性有機物測定儀、有機碳/元素碳分析儀等儀器設備25台(套),主要開展大氣複合污染及其溯源、源解析研究、形成機理研究、控制對策研究等,具備顆粒物源解析能力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研究能力,成為廣西首個初具“大氣超級站”規模的觀測站。
科研成就
主要榮譽:
廣西有色金屬產業環境風險的流域系統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套用(榮獲2015年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廣西城市群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技術集成及推廣套用(榮獲2018年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廣西大氣PM2.5特性及控制對策研究(榮獲2018年廣西社科獎三等獎)
百色市大氣污染物排放源清單及控制對策研究(榮獲2016年度百色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桂林市典型污染天氣細顆粒物理化特性研究(榮獲2016年度桂林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主要業績:
大氣顆粒物粒徑譜儀研發及其在廣西重點城市的套用(2014廣西科技開發項目)
廣西大氣PM2.5特性及控制對策研究(廣西生態環境廳重點項目)
南寧市大氣細粒徑顆粒物(PM1)理化特性及其來源追蹤研究(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年至2017年廣西南丹環境與健康哨點風險監測(環保部專項基金)
廣西“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編制
南方典型旅遊城市大氣複合污染特徵研究
玉林市/河池市/百色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及控制對策研究(地市重點項目)
廣西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成效評估(廣西生態環境廳重點項目)
廣西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與大氣環境管理系統平台建設(廣西生態環境廳重點項目)
南寧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