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背景
題材背景
中國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中國書法是在漢字信息傳播過程中,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表現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和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發展而演變,最早的漢字可追溯至商代的甲骨文。在其後的朝代更迭中,漢字的書寫記錄功能發展成為具有審美功能的書法藝術,並依次演進形成了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可謂獨樹一幟。2009年9月中國書法申遺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始終伴隨在中華民族的誕生、發展、成熟與興盛的各個時期。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傳承至今經久不衰,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全人類民族文明的偉大見證。中國書法也是世界公認的歷史最為悠久,並極具鮮明民族特徵和深厚美學意蘊的藝術種類,是世界上唯一最具抽象意味、最具實用功能的視覺藝術。書法藝術將漢字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被歷朝歷代高度重視和推崇,從而連綿不絕地發揚和傳承。從古至今,中國湧現出無數的書法大家,國寶級的書法作品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館。書法藝術具備理論深厚、書體完備、傳承有序、風格眾多、內涵深厚、影響深遠等典型特徵,是一座具有獨立完整體系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豐碑。
為弘揚中國書法藝術,展現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推動中國書法文化保護工作,中國人民銀行計畫於2018年開始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系列金銀紀念幣,該項目將以中國書法演變進程:即篆、隸、楷、行、草等五種字型為表現內容,分五年連續發行,每組五個規格。全系列紀念幣通過方寸幣面所展現的不僅是單純的書法造型藝術,而是深層的中國漢文化發展史,折射出中國古文字學、金石學、美學的博大與深厚。隨著各組紀念幣的逐年發行,中國古代經典書跡將得以精彩再現,中國金銀幣設計師將以此為載體,力求以點帶面地不斷呈現中華民族漢字演變與發展,使書法藝術愛好者和錢幣收藏者感受不同書體的獨特藝術魅力,在浮雕的起伏之間感知書法巨匠們的精神世界。
這是中國第一次發行以書法藝術為表現主題的金銀紀念幣。作為該系列的首套紀念幣,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定於2018年6月28日發行。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8克金幣1枚、150克銀幣1枚,30克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設計過程
設計之初,設計師魯丹葉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眾人協田卜刻辭”這塊甲骨上刻有“大王令眾人曰協田”的字樣,是商朝時期王令民眾在土地上進行集體耕作的政令。因為這塊甲骨刻辭的出現,表明當時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現代人對它可以有諸多方面的解讀,從藝術、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形態以及記錄方式都會有不少收穫。而作為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第一組中出現的最早時期文字形式,表現甲骨文特有的藝術形式和歷史意義是設計根本。
設計師魯丹葉首先考慮的是主體圖案“協田”二字。“協田”可以理解為共同在田間耕作,是刻辭中的關鍵字,闡明這條政令的主要用意。設計描繪中魯丹葉更注意突出字型的筆畫質感,受到當時的雕刻工具發展限制,甲骨文筆觸生澀卻爽利,筆順雖沒有後來篆體的圓潤優雅,字形卻有其獨特的古樸之美,那些字跡凹陷處的不平整表明當時雕刻工具可能鋒利而易損。通過對字型周圍甲骨紋樣的描繪,點明甲骨材質作為文字載體的特別之處。後來的漢字,從甲骨到竹片到絹帛再到紙張,客觀書寫工具的變化對漢字藝術的發展發生著深遠的影響。故而字型圖案豐富的質感肌理背後蘊藏其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其次,由於殷商文明與現代文明年代相去甚遠,這一枚珍貴甲骨的存世得以讓人們撥開歷史層層帷幕一窺當年風貌,魯丹葉想通過對主體甲骨的細緻描繪,端正的擺放,端莊得展現這承載著歷史文明的藝術之作。最後,中國書法藝術的篆體印章,像是對整個設計的總結,讓主題文字、面值、主體圖案、甲骨融合起來,成為一件現代貨幣設計作品。
在設計中,設計師鄧旭把畫面構圖進行了分割,在形式中突出對比與互補(大與小、多與少、寬與窄、黑與白、古與今)。鄧旭從“泰山刻石”傳世拓本中宋拓五十三字本中取其“金石”二字作為主要元素,突出刻石書法特點及美感,背景嵌入碑文里的文字,為了適形設計,展現更多的文字,在保持原拓效果的基礎上對拓本文字進行了移位處理,將古刻石作為拓片而產生的線條美、體積感,歷史感原汁原味表現出來。書法幣的主題文字及篆書的“中國書法藝術”印章包括面額都作為設計元素一一呈現在幣面恰當的位置,讓其具有形式美感,與刻石書法相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畫面。人們要帶給收藏者更加有深度的審美趣味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
發行方式
制幣參數
幣面圖案
正面圖案 | 背面圖案 | 正面圖案說明 | 背面圖案說明 |
---|
| | 正面圖案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 背面圖案為商代眾人協田卜骨刻辭及其“協田”字樣與“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商·眾人協田卜骨刻辭”字樣及面額。 |
| | 正面圖案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 背面圖案為西周大盂鼎銘文及其“匍有四方”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西周·大盂鼎銘文”字樣及面額。 |
| | 正面圖案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 背面圖案為西周虢季子白盤局部銘文及其“萬年無疆”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西周·虢季子白盤銘文”字樣及面額。 |
| | 正面圖案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 背面圖案為先秦石鼓局部文字及其“吾車既好”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先秦·石鼓文”字樣及面額。 |
| | 正面圖案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 背面圖案為秦代泰山刻石局部文字及“金石”字樣、“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秦·李斯·泰山刻石”字樣及面額。 |
錢幣賞析
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是按照中國文明史的發展順序來確定材質和規格的:商代
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鼻祖,金幣材質貴重,十分符合甲骨文的尊貴身份,自然由它來表現;鼎是商周時期最高等級的禮器,大盂鼎器型龐大優美,只有大規格銀幣才能與之相配,且銘文描寫的是西周初期周康王時發生的事件,所以非150克銀幣莫屬;三枚30克銀幣規格相同,看似沒有區別,但通過公告上的文字說明,便可看出明顯的時間排序,首先介紹的是西周末期
虢季子白盤銘文,然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
石鼓文,最後才是秦代泰山石刻小篆文。三個時代,三枚銀幣,雖然包含的歷史信息不同,但卻是一脈相承的關係,文字不斷傳承演變,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最終造就了人們引以為傲的中華文明。
透過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人們把從商朝到秦朝一千多年的中國文明史翻閱了一遍,清晰地看到了中國從奴隸制王朝到封建大一統王朝建立的過程,這種穿透力,令人心靈震顫。它們不僅僅是錢幣,更是載有輝煌中國文明史的藝術珍寶,值得每一個喜歡書法藝術、熱愛中國歷史的人去感受它們的溫度、體味心靈的碰撞。
錢幣價值
2018年6月28日0點,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的零售指導價分別為:8克金幣3450元;150克長方形銀幣2600元;3枚30克銀幣,每枚的零售指導價均為480元。也就是說:銀套幣的零售指導價為1440元,金銀套幣的零售指導價為4890元。2018年6月28日11點,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大全套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17000元,150克長方形銀幣的價格也上漲到了7000元,漲幅分別達到了126%和169%。
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項目的發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樹立文化自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持久地弘揚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實際體現。隨著新時代的全面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以發行貴金屬紀念幣的形式,對中國乃至世界宣傳和普及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書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對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用,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