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23年6月27日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該套金銀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東晉王羲之書《十七帖》局部文字及“緣”字樣與裝飾紋樣、150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懷素書《自敘帖》局部文字及“性靈豁暢”字樣與芭蕉、石頭、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孫過庭書《書譜》局部文字及“翰逸神飛”字樣、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張旭書《古詩四帖》局部文字及“賢哲”字樣、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北宋黃庭堅書《諸上座帖》局部文字及“諸上座”字樣與筆架,“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相關字樣及面額。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 類別:貴金屬紀念幣
  • 發行機構:中國人民銀行
  • 發行時間:2023年6月27日
  • 全套枚數:5枚
發行背景,發行工作,制幣參數,幣面圖案,錢幣賞析,題材背景,設計理念,

發行背景

中國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中國書法是在漢字信息傳播過程中,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表現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和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發展而演變,最早的漢字可追溯至商代的甲骨文。在其後的朝代更迭中,漢字的書寫記錄功能發展成為具有審美功能的書法藝術,並依次演進形成了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可謂獨樹一幟。2009年9月中國書法申遺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始終伴隨在中華民族的誕生、發展、成熟與興盛的各個時期。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傳承至今經久不衰,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全人類民族文明的偉大見證。中國書法也是世界公認的歷史最為悠久,並極具鮮明民族特徵和深厚美學意蘊的藝術種類,是世界上唯一最具抽象意味、最具實用功能的視覺藝術。書法藝術將漢字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被歷朝歷代高度重視和推崇,從而連綿不絕地發揚和傳承。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無數的書法大家,國寶級的書法作品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館。書法藝術具備理論深厚、書體完備、傳承有序、風格眾多、內涵深厚、影響深遠等典型特徵,是一座具有獨立完整體系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豐碑。
為弘揚中國書法藝術,展現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推動中國書法文化保護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於2018年開始首次以書法藝術為表現主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系列金銀紀念幣,該項目以中國書法演變進程:即篆、隸、楷、行、草等五種字型為表現內容。全系列紀念幣通過方寸幣面所展現的不僅是單純的書法造型藝術,而是深層的中國漢文化發展史,折射出中國古文字學、金石學、美學的博大與深厚。隨著各組紀念幣的逐年發行,中國古代經典書跡將得以精彩再現,中國金銀幣設計師將以此為載體,力求以點帶面地不斷呈現中華民族漢字演變與發展,使書法藝術愛好者和錢幣收藏者感受不同書體的獨特藝術魅力,在浮雕的起伏之間感知書法巨匠們的精神世界。
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大致可分為今草和狂草兩種類型。
作為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的第五組紀念幣,同時也是全系列的收官項目,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定於2023年6月27日發行。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8克金幣1枚、150克銀幣1枚,30克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紀念幣背面選取了草書發展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五幅今草和狂草佳作,記錄了草書從魏晉到唐代的逐漸成熟、再到宋代進一步升華的主要階段。至此,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已發行完畢,將對完整展現中國書法文化、持續講好金幣書法故事、滿足市場系列集藏需求,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發行工作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銷。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制幣參數

紀念幣制幣參數
幣名
材質
重量
質量
形狀
規格
面額
最大發行量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
含純金8克
精製
圓形
直徑22毫米
100元
5000枚
150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
含純銀150克
精製
長方形
80毫米×50毫米
50元
5000枚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
含純銀30克
精製
圓形
直徑40毫米
10元
3×10000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幣面圖案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正反面圖片
正面圖案
背面圖案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東晉王羲之書《十七帖》局部文字及“緣”字樣與裝飾紋樣、“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東晉·王羲之·十七帖”字樣及面額。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150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懷素書《自敘帖》局部文字及“性靈豁暢”字樣與芭蕉、石頭、“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唐·懷素·自敘帖”字樣及面額。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孫過庭書《書譜》局部文字及“翰逸神飛”字樣與“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唐·孫過庭·書譜”字樣及面額。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唐代張旭書《古詩四帖》局部文字及“賢哲”字樣與“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唐·張旭·古詩四帖”字樣及面額。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北宋黃庭堅書《諸上座帖》局部文字及“諸上座”字樣與筆架、“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北宋·黃庭堅·諸上座帖”字樣及面額。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錢幣賞析

題材背景

文以載道,書以煥彩。中國書法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歷經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之演變,向世人傳遞了漢字魅力與歷史情懷。透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文字,我們可以認識古人的生活、傳統與志趣,取其精華,效其風骨,則終身受益無窮。
8克金幣背面圖案為東晉王羲之書《十七帖》局部文字及“緣”字樣與裝飾紋樣。《十七帖》為王羲草書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為刻本。其內容以王羲之寫給好友益州刺史周撫的信件為主,是研究王羲之晚年生活情況的重要資料。後人根據傳世版本的自然段落,將其分為29帖,圖中所載文字取自其中《七十帖》的最後兩句:“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十七帖》全帖書法氣度雄健,剛柔並濟,形斷神連,一氣呵成,受到歷代書法家重視被,被奉為“書中龍象”“今草極則”。圖案設計充分展現魏晉風骨和書聖氣韻,廣大藏友將通過該枚金幣再次緣聚書法,領略“今草標桿”之魅力。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8克金幣
150克長方形銀幣背面圖案為唐代懷素書《自敘帖》局部文字及“性靈豁暢”字樣與芭蕉、石頭圖案元素組合。《自敘帖》為唐代書法大家懷素流傳下來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概括了其草書創作的經歷和心得和當時士大夫對其作品的評價。圖中所載文字取自“(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槩通疎,性靈豁暢……’”全帖筆法健勁,線條不拘一格,狂放浪漫,險中求勝。畫面展現了懷素獨樹一幟,大破大立,出神入化之風格,讓藏友感受到“狂僧狂草”的視覺震撼。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150克長方形銀幣
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唐代孫過庭書《書譜》局部文字及“翰逸神飛”字樣。《書譜》為初唐傑出書法家孫過庭的書法理論專著,被譽為“書法聖經”,同時也是精彩的小草範本。作品風格瀟灑流落,“翰逸神飛”。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翰逸神飛
另一枚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唐代張旭書《古詩四帖》局部文字及“賢哲”字樣。《古詩四帖》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急風驟雨,落筆成趣,堪稱“狂草之巔”。《古詩四帖》的內容包括了詩人庾信的《步虛詞》二首,詩人謝靈運的兩首詩:《王子晉贊》《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圖中所載文字取自《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詩云:“衡山採藥人,路迷糧亦絕。過息岩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別可?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筆勢縱逸,氣韻生動,跌宕起伏。《古詩四帖》雖為狂草,但也遵守了傳統成法,具有狂而不野、狂而不怪的特點。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賢哲
最後一枚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北宋黃庭堅書《諸上座帖》局部文字及“諸上座”字樣與筆架。《諸上座帖》是北宋書法大家黃庭堅為友人李任道錄寫的草書作品,師法懷素狂草體,內容為《景德傳燈錄》中記載的禪語。圖中文字取自作品中的“諸上座傍家行腳,也須審諦這些精彩,莫只藉少智慧,過卻時光。山僧在眾見此多矣,古聖向見諸境,古聖所見諸境,唯見自心。”展示了黃庭堅所擅長的“盪槳筆法”。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
諸上座
上述5枚金銀幣展現了今草、大草、小草、狂草等書法代表作品,以瑰麗無比的華麗陣容為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項目的圓滿收官,受到不少書法愛好者和藏友的熱切關注。隨著時間的沉澱,其收藏價值也將逐漸顯現。

設計理念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包含1金4銀,共5枚幣。其正面圖案均沿用了項目的共同正面,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脈相承,青銅為飾,端莊靜穆,古樸典雅。畫面中,“中國”一詞赫然入目。“中國”的原義是指中原地區,最早出現於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余其宅茲中國”。但由於其“國”字的寫法與“或”字相通,為避免歧義,正面圖案改從春秋晚期蔡侯申鐘的銘文提取了飄逸秀美,具有修飾之美的“中國”一詞。金文周圍襯以春秋時期青銅器龍紋鐘上的對稱式卷龍紋,展現為璽印外觀,具有強烈的金石氣息,形成了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項目共同正面特有的文化符號。
8克金幣背面圖案選取匯帖《十七帖》中王羲之與友人書信中的局部文字,以“緣”字為核心,襯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常見的花卉紋飾,彰顯魏晉書法之氣韻。“緣”字高度概括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也將廣大藏友和書法幣結緣五年的珍貴回憶濃縮於方寸之間。同時,主體文字高度還原《十七帖》中的文字效果,墨痕的斑駁、紙張的紋理均清晰呈現,無比真實,使書法愛好者倍感親切。
150克銀幣背面圖案選取唐代懷素書《自敘帖》局部文字,突出“性靈豁暢”四字,襯以芭蕉、石頭,以呼應“懷素書蕉”的故事。“性靈豁暢”四字不但代表了懷素獨樹一幟、大破大立的書法風格,也描述了懷素曠達爽朗的人格,表達了對人生灑脫豁達的祝願。與此前發行的書法幣銀幣不同,草書銀幣均在淺浮雕的基礎上採用了多層次的彩噴工藝,生動展現古代字帖歷經時間洗禮的古樸質感,而字帖上的黑色墨跡盡顯草書行雲流水的氣勢。在同一幅畫面上呈現懷素書法的兩種視覺效果,可謂別出心裁,美不勝收。
3枚30克銀幣分別以“翰逸神飛”“賢哲”“諸上座”作為畫面主體文字,採用淺浮雕造型,底面用淺浮雕肌理來模仿紙張的觸感,並結合複雜的彩噴工藝呈現出字帖古樸質感和筆墨交融的古代書法藝術特色。其中,“翰逸神飛”既可作為《書譜》的代表性詞語,也可作為整組書法幣的點題之詞,概括了草書瀟灑流落,神采飛揚的藝術特點。“賢哲”二字蘊含了德智兼備的美好寓意,氣韻生動,飽含真情,適合禮贈親朋好友。“諸上座”用筆遒健、無拘無束,與山形筆架造型相得益彰,後者與黃庭堅別號“山谷老人”相呼應。
最後一枚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北宋黃庭堅書《諸上座帖》局部文字及“諸上座”字樣與筆架。《諸上座帖》是北宋書法大家黃庭堅為友人李任道錄寫的草書作品,師法懷素狂草體,內容為《景德傳燈錄》中記載的禪語。圖中文字取自作品中的“諸上座傍家行腳,也須審諦這些精彩,莫只藉少智慧,過卻時光。山僧在眾見此多矣,古聖向見諸境,古聖所見諸境,唯見自心。”展示了黃庭堅所擅長的“盪槳筆法”。
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陪伴廣大藏友度過五年光陰,至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結緣書法幣,不但可以領略現代設計手法演繹中華文化經典,更將擁有獨特的收藏體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