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研究》是202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研究
- 作者:洪治綱
-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33692773
《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研究》是202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研究》是202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結項成果。該書在豐沛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日常生活詩學概念的主要內涵及傳統流...
《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是一本洪治綱所著,202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結項成果。本書在豐沛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日常生活詩學概念的主要內涵及傳統流變,通過分析新世紀文學在日常生活詩學追求上的表達策略和文本形態,著重探討並闡述了中國新世紀文學中...
《新世紀詩歌研究》是宋寶偉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12月。該書以21世紀以來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各種詩歌現象為研究目標,力求通過整體性研究勾勒、梳理出21世紀詩歌的諸般特徵,以及針對詩歌現象背後存在的各種問題展開批評。該書認為,21世紀詩歌恢弘豐碩、成績斐然,但問題同樣很多,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
《對話:新世紀文學如何呈現“中國經驗”》《新世紀中短篇小說觀察》《紀實創作真談錄》《新世紀小說概觀》作者簡介 傅元峰 山東臨沂人,2003年獲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新詩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教育部、江蘇省社科項目多項,為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制度...
盧楨,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新詩研究,城市文學與文化研究,新世紀文學批評。1980年8月生於天津。 2000年至2004年: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攻讀學士學位 2003年8月至12月,赴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交流學習 2004年至2006年:南開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師從喬以鋼教授...
第五節 新世紀詩歌的六個關鍵字 一、“寓言國”與“現實感”一、“仿真性”與“同質化”三、“跨界”與“微閱讀”第三章 以“廣場”、咖啡館到“地方”第一節 廣場詩學與“飢餓”之歌 一、“70後”一代與廣場 一、政治遺留和城市化語境下的廣場抒寫 二、日常性、去詩意的廣場空間 第二節 在咖啡館寫作...
——在走向批評理論中重構興辭詩學 不竭的挑戰 大眾文化背景下的文學“四化”貴族精神與大眾文化批判 文化實踐、符號等級和文化研究 重緩中國文學地圖與中國文學的民族學、地理學問題 現當代文學是一個整體 關於20世紀中國文學的分期問題 文學史研究:一個“學案”的分析 闡釋的歷史與歷史的闡釋 從魯迅到巴金:《...
西方文論與中外文論比較研究 論“文化研究”的不足與政治經濟學的危機及哲學重構 中國比較詩學早熟態勢探因 情感結構模式的傳達——“表現”命義新讀 語言拆解或話語生產——後現代視閾中的20世紀中後期文學文本觀念 公共話語視閾中的語言變革與文學變革 在言說西方中抗拒西方——20世紀初漢語文論對西方文論的誤讀 ...
從“反叛詩學”到“介入詩學”——論周倫佑詩學觀念的轉變 “夢境”書寫與“中國經驗”——論顧城海外時期的詩歌寫作 “身份”視域中的晴朗李寒詩歌 論1980—2000年大眾文化與詩歌的關係 詩歌的“在場”與“在場”的詩歌——從《新世紀詩典》看21世紀詩歌發展的可能性 走向日常的繆斯——從幾個節點略談“詩歌生活...
《21世紀詩歌初論》是2012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德明。《21世紀詩歌初論》,書名,即詩歌評論家張德明專著《新詩話·21世紀詩歌初論(2000—2010)》,2012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該著為國內第一部新世紀詩歌史,也是中國學界首次以“詩話”為批評話語方式而撰寫的一部學術專著。該著分“現象論”“...
新中國文學理論60年(代序)(錢中文)1.60年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當代文學理論60年(童慶炳)共和國60年文學理論的理想訴求及其嬗變(姚文放)新世紀文學史理論研究的新格局、問題意識及方法範式(黨聖元)“形象思維”的發展、終結與變容(高建平)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曹順慶邱明豐)回到起點:惡魔還是福音——大眾文化30年再思考(...
劉延福,男,漢族,1982年出生,山東日照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荀子詩學研究”負責人、河南理工大學副教授。2010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員。學術成果 先後在《江西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研究方向 參與了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作品“走向新世紀文藝復興之路——...
《文藝爭鳴》雜誌創刊於1986年1月,我們編輯《新世紀文藝學的前沿反思》和另外一部《新世紀文學研究》,是對雜誌創刊二十周年好的紀念。同時,也體現了我們願為中國當代文藝學的創新發展奉獻綿薄之力的一點意願。目錄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文藝學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新文化媒介人的興起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
第四節含混的人性與詩學 一、現代江湖義氣表現形態及其局限 二、男女之間:欲望、真愛抑或家庭倫理的糾纏 三、日常生活秩序:“道者,反之動也”第五節探求一代人的藝術密碼 第三章新世紀底層寫作的維度與世象 第一節嚮往富裕是底層最崇高的人性 一、孝抑或不孝:窮人自我選擇的可能空間 二、“求人不如求己”...
對社會現實關注和參與的熱情驅使他看向“窗外的世界”,對“滾滾紅塵”的留戀又使他從書齋走到街頭,尋找連線文學與生活的關鍵性材料。從20世紀90年代出版《眾神狂歡》開始,他就嘗試從社會現實與日常生活中挖掘那一時期的種種文化現象,包括後來在《新世紀文學論稿》中對文學思潮、作家作品及文學現場的集中研究,再...
新中國文學理論60年(代序)(錢中文)1.60年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當代文學理論60年(童慶炳)共和國60年文學理論的理想訴求及其嬗變(姚文放)新世紀文學史理論研究的新格局、問題意識及方法範式(黨聖元)“形象思維”的發展、終結與變容(高建平)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曹順慶邱明豐)回到起點:惡魔還是福音——大眾文化30年再思考(...
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曾先後在權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萬字。出版有個人批評文集《話語、歷史與意識形態》《思想在人生邊上》《新世紀長篇小說研究》《多聲部的文學交響》《新世紀長篇小說風景》等。曾先後榮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9屆優秀成果獎、山西新世紀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山西省人文社科二、三等...
出版有《守望先鋒》《余華評傳》《無邊的遷徙》《中國六十出生作家群研究》《主體性的彌散》《心靈的見證》《邀約與重構》《新時期作家代際差別研究》《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等個人專著十餘部,以及《國學大師經典文存》《最新爭議小說選》《年度中國短篇小說選》等個人編著三十餘部。曾獲教育部第七屆...
謝冕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新詩史和新詩理論的研究,特別專注於中國當代詩的理論批評。20世紀80年代初,謝冕率先發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為現代詩辯護。該文影響深遠,與孫紹振《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徐敬亞《崛起的詩群》一起被稱為“三個崛起”論,為中國新時期文學的發展掃清了理論障礙。謝冕的理論批評建立...
《中國新世紀文學的日常生活詩學》《邀約與重構》《偏見之辭》《多元文學的律動1992—2009》等。作品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
羅振亞(1963- ),黑龍江訥河人,文學博士,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個人簡介 羅振亞,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至2009年在日本愛知大學作訪問學者。現為南開...
傅元峰,男,1972年生於山東臨沂,200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專業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中國當代詩歌等。主持教育部課題“中國當代詩歌民刊研究”,江蘇省社科項目“江蘇新生代作家研究”,國家社科項目“新詩抒情主體研究”...
15. 《中國古典美學初編》 潘知常 文藝研究 1987-12-27 期刊 16. 王國維“意境”說與中國古典美學——中國近代美學思潮札記 潘知常中州學刊 1988-03-01 期刊 17. 游心太玄——關於中國傳統美感心態札記 潘知常 文藝研究1988-03-01期刊 18. 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美學 潘知常 松遼學...
、《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文藝理論與批評》、《小說評論》、《現代哲學》、《思想戰線》、《社會科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1項為重點項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霍英東青年教育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3...
(58)“詩三首”,《南方文學》2009年第1期。(59)“晚秋十四行”,《中國詩典1978-2008》(徐敬亞、蘇歷銘編),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60)“雅各泰詩七首”(譯詩),《外國文學》2008年第3期。(61)“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文景》2005年第6期。(62)“二十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美國詩人”,《讀書...
研究課題 1. 文本與影像的二維透視:美國小說與影視中的中國形象與當代中國形象的構建與傳播,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主持人。2.美國經典小說的影視傳播與接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 2010-2013。主持人 3.文本與視覺的互動:美國現代經典小說的影視傳播與接受研究 2010-2013 ,中央 高校基本...
兼任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全國魯迅文學獎評審、《文學評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等刊物編委、《南開詩學》主編。出版《20世紀中國先鋒詩潮》《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研究》《與先鋒對話》等專著十餘種,詩集《一株...
世界漢詩》、《格律體新詩》、《東方詩風》、《韻律詩歌報》等發表陣地的應時誕生,又湧現出了一大批新格律詩創研實踐者,他們同前輩們一起,明確反對詩歌與現實、與大眾、與傳統隔絕,強調詩歌要貼近現實、語言曉暢、注重音樂美、兼顧形式美,編選出版了《中國現代格律詩選萃》、《中國現代格律詩大觀》、《新世紀...
從“藝術生產”理論到生產性文學批評:馬克思恩格斯文藝理論向批評實踐的拓展 山東社會科學2023.1.2022 結構/建構:生產性文學批評的意義生成 江蘇社會科學2022.2.文本性/互文性:生產性文學批評的文本形態 文藝研究2022.5.詩學模式/闡釋學模式:生產性文學批評的解讀方法 學術月刊2022.9.20世紀以來生產...
36、《自然詩學:文化環境下的反思》(譯文) ,《文藝美學研究》第二輯,2003年。37、《新軸心時代的美學拯救》,《中華讀書報》2004年7月21日。38、《馮友蘭人生境界論的審美維度》,《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39、《軸心期理念與中國文論話語之重建》,《河北學刊》,2005年第1期。40、《新世紀中國美學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