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林

傅其林,男,漢族, 1973年生,四川岳池人, 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在Thesis Eleven(澳大利亞著名批判理論雜誌)、《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外國文學研究》、《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文藝理論與批評》、《小說評論》、《現代哲學》、《思想戰線》、《社會科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1項為重點項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霍英東青年教育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3項,四川省社科項目1項。2016年4月,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其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3年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文藝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文化批評
  • 職務:四川大學社科處處長
  • 籍貫:四川岳池
社會任職,學術成果,獲獎情況,科研項目,人才培養,其它情況,

社會任職

擔任國家一級學會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美學會馬克思主義美學專委會、審美文化專委會副主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學術成果

著作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核心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當代文藝學的規範性基礎》,花木蘭出版社,2017年;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傅其林等著),商務印書館,2016年;
《漢語國際教育導論》(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年;
《重建的美學》(譯著),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宏大敘事批判與多元美學建構——布達佩斯學派重構美學思想研究》,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獲準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叢書;
《當代全球化文化語境中的文藝美學比較研究》(與馮憲光、馬睿、魏紅珊、李姝等合著),巴蜀書社2010年;
《現代西方批評理論》(與趙毅衡、張怡合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文學中的和諧——美的人格與生存之境》,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審美意識形態的人類學闡釋——二十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審美人類學文論》,巴蜀書社,2007年;
《阿格妮絲·赫勒審美現代性思想研究》,巴蜀書社,2006年;
主要論文:
Fu Qilin, “East-Europea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 Conversation”,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A&HCI), no. 5(2016);
Fu Qilin, “The Reception of Mao's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 in English-language Scholarship”,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7.1(2015),U.S( A&HCI);
Fu Qilin, “The Significances of Roland Barthes’ Analysis of Popular Cul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15,vol.23;
Fu Qilin, “On Agnes Heller’s Aesthetic Dimension: From Marxist Renaissance to Post-Marxist Paradigm”, Thesis Eleven, 2014(Dec.),Num. 143. Vol.4;
Fu Qilin,“The Chinese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14,num.2;
Fu Qilin, “Budapest School Aesthetics”, Thesis Eleven,2008(Aug.),Num. 94 Vol.1;
Fu Qilin,“A Study of Agnes Heller’s Thoughts about Aesthetic Modernit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06,num.2;
《中國傳統文論的當代合法性反思》,《當代文壇》2019年第2期,CSSCI;
《公共闡釋論的合法性辨析》,《求是學刊》2019年第1期,CSSCI,《中國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年第2期轉載;
《馬克思主義文論本土化命題的理論自覺》,《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論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戲劇理論》(與秦佳陽合作),《文藝爭鳴》2018年第6期,CSSCI;
《論布達佩斯學派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創作的多元闡釋》,《學術交流》2018年第2期,CSSCI擴展版;
《論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本土化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8年第4期,CSSCI擴展版,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論形態及其啟示》,《文學評論》2018年第1期,CSSCI;
《盧卡奇話語在馬克思主義文論本土化中的意義與問題》,《探索與爭鳴》2016年第12期,CSSCI;
《論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戲劇批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舞台藝術》201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歌劇合法性闡釋》,《社會科學家》2016年第1期,CSSCI;
《論盧卡奇的馬克思主義形式符號美學》,《學術交流》2016年第10期,CSSCI;
《強制闡釋論的範式定位》,《學術研究》2016年第3期,CSSCI;
《中國學界對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中外文化與文論》2016年第33輯,CSSCI;
《塞爾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的文藝學闡釋》(與匡存玖合著),《學術交流》2016年第2期,CSSCI;
《毛澤東如何看待世界文學?》(與匡存玖合著),《現代中國文學與文化》2016年第1期,CSSCI;
《論沙夫的馬克思主義交往符號學思想》,《學術交流》2015年第8期,CSSCI;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符號學維度審思》,《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8期,CSSCI;
《後現代語境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圖書評論》2015年第8期,核心期刊;
《文藝審美情感的符號學闡釋》(與匡存玖合著),《中外文化與文論》2015年第30輯,CSSCI;
《論馬爾科維奇辯證意義理論的美學闡釋》(與賈冰合著),《中外文化與文論》2015年第29輯,CSSCI;
《後現代歷史意識與審美形式》,《文學評論》2014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5年第3期全文轉載,CSSCI。
《馬克思主義世界文學思想研究的核心問題》,《學術交流》2014年第12期,CSSCI。
《論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喜劇美學》,《中外文化與文論》2014年第27輯,CSSCI;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全球化與本土化問題》,《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CSSCI
《我們要創造美好的人生》(與張曦合著),《當代文壇》2014年第3期,CSSCI;
《從存在向此在的嬗變——赫勒擺脫盧卡奇框架的新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CSSCI;
《論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美學》,《蘇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 《高等學校學術文摘》轉摘,;
《論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反映論美學模式的批判》,《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3年第16輯,CSSCI;
《後現代日常生活的恐怖書寫》,《外國文學研究》2013年第5期,A&HCI,CSSCI;
《藝術的必然性》,《中外文化與文論》2012年第22輯,CSSCI;
《2011年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會暨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與中國當代文論建構會議綜述》,《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CSSCI;
《喜劇的異質性存在及其哲學意義》,《文藝爭鳴》2011年第11期,CSSCI;
《論贗品對現代藝術界定的解構與建構》,《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第1期全文轉載;
《論布達佩斯學派對現代雅俗文化結構的批判與重構》,《中外文化與文論》2011年第18輯,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1年第9期全文轉載;
《論哈貝馬斯關於審美領域的規範性闡釋》,《四川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CSSCI;
《論布達佩斯學派對歷史哲學的批判》,《求是學刊》2010年第5期,CSSCI;
《網路文學的付費閱讀現象》,《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2期,CSSCI;
《論杜詩“沉鬱頓挫”的審美意識形態張力》,《當代文壇》2010年第6期,CSSCI;
《布達佩斯學派的後馬克思主義之路》,《中外文化與文論》2009年第18輯,CSSCI;
《從形式的意識形態理論審視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合法性》,《文化與詩學》2009年第2期,CSSCI;
《激進普遍主義美學的困境》,《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第2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9年第7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9年第14期論點摘錄800字;
《文學網路的產業化與中國網路文學的發展》,《貴州社會科學》2008年第10期,CSSCI;
《藝術概念的重構及其對後現代藝術的闡釋——論阿格妮絲·赫勒的後馬克思主義美學》,《現代哲學》2008年第4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論布達佩斯學派對盧卡奇總體性美學的批判》,《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8年第11輯,CSSCI;
《論列菲伏爾的消費文化符號學》,《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4期, 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普遍性和差異性視野中的美學與人類學》,《柳州師專學報》2008年第4期;
《對後現代藝術的反思》,《四川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10期全文轉載;
《阿格妮絲·赫勒的美學現代性思想》,《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3期,CSSCI;
《崇高美學的意識形態批判》,《中外文化與文論》2007年7月,CSSCI;
《巴赫金的審美人類學思想》,《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7年第9輯;
《布達佩斯學派美學談訪錄》,《東方叢刊》2007年第4期;
《藝術自律或藝術品的尊嚴》,《東方叢刊》2007年第4期;
《阿格妮絲·赫勒論市場制度對文化傳播的影響》,《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審美現代性界定的三種視角》,《上海文化》200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網路文學的理論建構“三部曲”》,《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 CSSCI;
《從俠義模式看中國二十年代雅俗小說的互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核心期刊;
《論阿爾都塞學派的審美人類學思想》,《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6年第10輯;
《論布達佩斯學派對藝術制度理論的批判》,《中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5年第10期全文轉載;
《互動中的敘事》,《思想戰線》2005年第6期,CSSCI,
《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經典》(與馮憲光合著),《社會科學家》2005年第6期,CSSCI
《論布達佩斯學派的重構美學思想》,《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CSSCI,此文被收入2004年《中國美學年鑑》“年度重要成果”欄目;
《審美人類學的形成及其在中國的現狀與出路》(與馮憲光合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CSSCI,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完美的罪行:日常生活審美化批判》,《中外文化與文論》2004第11輯;
《20世紀馬克思主義審美人類學的核心問題及其發展趨勢》,《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與馮憲光合著),2004年第7輯;
《後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時裝表演》,《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CSSCI;
《美學與政治意識形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年第5期,核心期刊;
《時裝表演的文化剖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海峽兩岸新生代小說研究》,《小說評論》2000年第1期,核心期刊。

獲獎情況

2005、2006、2007、2008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2007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2008四川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9四川大學十佳青年教師稱號
2009四川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9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 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0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2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2 四川大學唐立新“青年科學家之星”獎
2014 四川大學唐立新“青年科學家之星”獎
2015 教育部首屆長江學者·青年學者
2016 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
2016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8 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
2019年9月,被評為.首批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文獻整理與研究”(2015ZDB022)(2015.11-2020.12)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本土化研究——以東歐馬克思主義文論為重點”(2012-2015)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2012-2014)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布達佩斯學派重構美學思想研究” (2007-2010,07CWW001),結項:良好
主持教育部霍英東青年項目“布達佩斯學派文藝美學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的基本問題研究”(121096)
主持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NCET-10-0590)
主持四川省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阿格妮絲 · 赫勒文論的審美現代性思想研究”(SC06C002),結項:良好
參與馬工程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 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本體論形態研究”
參與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當代全球化語境中的中西文藝美學比較研究

人才培養

招生文藝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為本科生開設“文學概論”、“西方文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著作選讀”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文藝學專題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等課程。

其它情況

參編《文學概論》《文學理論基礎》《西方文論》《新編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現代批評理論》《網路文學概論》等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