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實驗室是中國地震局下屬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實驗室
- 主管部門:中國地震局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實驗室是中國地震局下屬機構。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實驗室是中國地震局下屬機構。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底,現有職工16人,具有博士以上學位10人,在職博士研究生5人。實驗室將瞄準空間對地觀測信息的獲取...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觀測技術實驗室介紹: 地震觀測技術研究方面主要開展地震監測新技術研究。完成了寬頻帶地震計、高分辨24位數據採集器、精密可控震源和測震數據處理軟體等高水平的觀測儀器與軟體,其中BBVS系列的寬頻帶地震計和...
中國地震局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套用實驗室,是2002年按照國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改革的要求,在國家GPS數據中心和分析預報中心原有遙感科學研究基礎上整合形成的一個面向行業需求和專業產品開發套用的一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主要開展遙感衛星觀測...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與地殼形變研究室的前身是遙感與空間信息套用研究中心,成立於成立於八十年代初。由InSAR與地殼形變、GPS與地殼形變、GPS與地學套用三個學科組組成。基本概況 研究室的主攻方向為:以InSAR、PS/CR-InSAR為...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成立於2003年6月,由原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和地殼形變與地震研究室合併而成。現主要分為:空間大地測量組和地殼定點形變組。科研隊伍 研究室現有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4人,助理...
2011年,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數字地震學套用研究室(簡稱地震學室)被評為中國地震局直屬機關青年文明號。2016年2月,由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和防災科技學院共同建設完成的高溫高壓實驗室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2018年2月,中國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震大地測量重點實驗室,中國地震局下屬機構。學科建設 地震大地測量實驗室針對地震科學前沿問題和國家防震減災戰略需求,以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及地震地質交叉融合為突破,開展中國大陸構造運動、地震變形模式以及地球動力學的基礎研究...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技術與套用研究中心,是適應新形勢下空間技術套用和地震監測預報研究需要的產物。中心致力於研究空間觀測技術在監測災害性地震方面的套用,探索地震監測預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國際...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觀測技術研究室是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下屬研究室。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觀測技術研究室套用光、機、電、數字與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高精密、高智慧型化地球科學儀器,包括:衛星雷射測距、地形變、微重力、固體潮...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十三陵地震科學觀測實驗基地負責地震預測研究所區域地震前兆台網儀器設備及技術系統的運行維護和觀測數據的匯集、處理、跟蹤分析、異常零報告。負責十三陵地震中心台、監測子台和十三陵GNSS基準站的建築、設施、環境、...
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是在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的地震觀測技術、數字地震學和地震前兆機理實驗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旨在通過立體觀測和實驗獲取孕震過程的多學科參數、研究地震前兆機理,發展我國大陸強震預測理論、模型...
研究所具有測量與地球科學儀器研究與開發的技術力量以及完善的基礎實驗室,是中國地震局地殼形變和重力學科牽頭單位,負責引導整個學科的發展和協調,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研究方向 近年來地震研究所在GPS套用與現今地殼...
所屬科研平台(10個):活動構造研究室、活動火山研究室、地震區劃與工程地震研究室、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室、地震應急技術與減災信息研究室、固體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室、空間對地觀測與地殼形變研究室、構造物理實驗室、新構造年代學...
中國地震局“地震觀測與地球物理成像實驗室”(Key Laboratory of Seismic Observation and Geophysical Imaging)是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已有的豐厚實驗基礎上於2012年年初整合而成的、以“室內外相結合、觀測實驗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為特色的行業...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觀測技術研究室開展地球物理觀測綜合技術研究;在跟蹤現代計算機、感測器、信息處理等前沿技術基礎上,研發新的地球物理學和地震學觀測技術;開展強地震、強震動、地磁、地震預警和應急等專業化地震儀器研製、...
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是一個整合各種地球空間觀測數據,並對地震預測研究所所承擔的科研、實驗、重大工程數據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改造,使這些數據能夠滿足地震科學數據共享的需求的中心,其任務包含了構建包括GPS數據...
NOAA、風雲衛星等圖像);③地球熱場探測系統(地熱、潛熱、感熱、輻射參量觀測與反演);④地震斷層地球化學探測系統(氡、汞、氦、二氧化碳等);⑤地下流體實驗室;⑥地震前兆台網中心;⑦地震機理與物理預測模擬系統。
實驗室主攻方向是以空間對地觀測技術(GPS,INSAR、衛星遙感等)為依託,以野外地震台陣觀測為基礎,及時獲取中國大陸各種尺度的現代構造運動圖像和深部結構。結合活動構造等資料,分析地殼運動和構造變形的時空演化圖像,研究大陸現代構造應力...
男,1979年生,內蒙古烏盟人,博士,研究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震學會大地測量與地震動力學專業委員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委員會委員。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7-2001 河海大學獲測量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200...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預測理論與新方法研究室以地震預測理論與新方法、地震孕育過程為主要研究領域,研究地球內部岩石(孕震介質)的物理化學演化特徵、各種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前兆形成機理及其相互關係,探索地震前兆判識方法和地震預測新...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室,簡稱第一研究室。負責全國地震形勢和1-3年中國大陸地區震情和地震趨勢研究;負責全國地震中短臨預測的跟蹤研究和分析預報技術集成,研究並提供各類震情預測意見;負責地震、地殼形變、流體、...
台陣地震學實驗室是我國最早利用自主觀測系統和解釋技術進行流動地震台陣觀測研究的單位。自1986年以來,台陣地震學實驗室已在若干重點研究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國家“十五”計畫期間,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建成大規模流動地震台...
實驗室依託單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實驗室主任為張培震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馬瑾院士。研究領域 地震動力學實驗室以構造物理實驗和模擬技術、活動構造與年代學技術、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流動地震台陣技術等為依託,以地震動力學(...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華北地區連續GPS觀測的非構造影響及其物理模型改正,2013.09-2017.12,項目負責人 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荒僻地區連續GPS站長期運行的最佳化技術試驗研究,2015.01-...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形變研究室成立於2011年3月,主要研究地震孕育、發生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地殼形變、重力變化特徵。以現代大地測量觀測技術(GNSS, InSAR, 衛星重力)為依託,研究不同時空尺度的地殼形變場演化特徵。聯合地面和衛星...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構造研究室是地震預測研究所(原分析預報中心)成立最早的研究室。長期以來,研究室以地震地質和地震活動性為主要技術手段,研究地震活動與地質構造的關係、地震危險性評價方法及地震預測方法,承擔活動斷裂調查、...
地震應急遙感實驗室主要承擔中國地震局地震應急遙感信息處理、震後地震損失快速評估,並提供對地震現場損失評估的技術支持;以地震應急遙感定量分析處理、地震災害損失評估、減災對策等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地震應急回響、地震易損性分析、巨災...
黃建平 黃建平,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建平,男,漢族,河南內鄉人,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現主要從事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地震預測方法的研究。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震學會會員。
龔文瑜,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人物介紹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空間對地觀測與地殼形變研究室,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碩士畢業於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攝影測量與遙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