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成立於2003年6月,由原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和地殼形變與地震研究室合併而成。現主要分為:空間大地測量組和地殼定點形變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室
  • 機構類別:研究室
  • 研究員:2人
  • 成立時間:2003年6月
科研隊伍,科研小組,空間大地測量組,地殼定點形變組,

科研隊伍

研究室現有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4人,助理研究員6人,以及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

科研小組

空間大地測量組

主要是以現代大地測量學為主導,從事現代大地測量學理論和技術(GPS、SAR、INSAR等)的研究。主要研究現今地殼運動(包括:區域地殼變形、斷層運動、地殼應力應變、地殼介質變化)與地震孕育發生的關係、形變前兆機理、中長期地震預測,並開展大陸動力學、地球陸海變化及其環境影響、演化規律等研究。通過跟蹤國際現代大地測量觀測技術的最新發展,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我國現代大地測量的理論與觀測技術水平,推進其在我國地震科學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套用。
研究組在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中,用GPS研究中國大陸整體運動,青藏、川滇,天山地區現今構造變形及其地震活動的關係;崑崙山地區8級地震後的應力-應變場及其斷層現今活動;用GPS和InSAR監測長江三峽地區地殼變形及其與水庫誘發地震的關係;用GPS對亞洲大陸現今構造變形的定量化研究等,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01年10月在美國出版的《科學》周刊第294卷,5542期上發表論文"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回答了許多構造變動的重大運動學問題,加深了人們對區域運動學與動力學問題的理解;參加“863”項目—中國地震監測衛星計畫的預研與制定,並負責其中的GPS掩星觀測與電離層研究,該研究將為我國計畫發射的地震監測衛星提供設計依據和參數,同時,通過對電離層的分析研究,推動GPS監測電離層以及套用於地震預測研究;現在正在利用InSAR技術研究崑崙山和伽師地震的同震形變、強震變形過程與機理、斷層活動、震後地殼恢復形變等問題;同時正結合GPS和InSAR的優勢在一些項目中積極進行探索。
空間大地測量組曾獲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新疆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地殼定點形變組

研究組負責全國定點形變地傾斜台網、洞體應變台網技術管理,建立了形變台網數據中心、形變台站觀測數據處理系統、形變前兆台網專業資料庫系統;參與形變觀測技術規範制定和中國地震局"十五"形變台網規劃與建設等工作;開展形變中短期動態圖象及其與強震關係、中國大陸板內塊體及邊界帶現今運動等研究。
目前納入全國管理的有地傾斜和洞體應變兩大台網,包括80個傾斜台和45個應變台站(64台套水管、112台套擺式儀和63台套伸縮儀),形變連續台網分布在全國27個省市區。台網的主要功能和任務是:觀測、描繪全國或大區域的傾斜場、應變場的基本形態及其變化,反映地球內部物理場的變化,繪製潮幅、非潮汐形地殼形變運動圖像,為地震預報和學科研究提供趨勢意見和形變場資料。
台網的觀測精確度、連續性和可用率三個方面已已達到並部分領先於國際同類台網的先進水平。作為地震前兆台網,該台網獲得了遼寧海城7.3級大地震(1975.02.04)、新疆烏什6.4級(1987.01.24)、台灣海峽7.3級(1994.09.16)、雲南麗江7.0級(1996.02.03)等中、強地震前的可靠紀錄與成功預報,為我國的防震減災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地殼定點形變組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6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