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建立的重點實驗室,2011年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
  • 外文名:InstituteofEarthquakeScienceCEA
  • 成立時間:2011年12月
  • 研究方向:對地震全過程的觀測與模擬研究
實驗室簡介,委員會組成,單元設定,進展情況,

實驗室簡介

我國地震災害具有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和災害重的特點。《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基本具備綜合抗禦6級左右、相當於各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防震減災能力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而對於地震預測預報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建設與這一國家目標相適應的地震預測預報能力,任務十分緊迫和艱巨。
設立我國第一個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將為地震預測理論方法的科學研究提供實驗條件支撐,並將成為向國內外開放的地震預測科技創新的實驗研究平台,也將為培養地震預測科學研究人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按照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建設要求,整合地震預測研究所優勢科研力量,圍繞最大限度解決地震預測基礎科學問題的根本宗旨,瞄準國際地震科學技術前沿領域,開展高水平的地震預測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堅持突出特色,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運行機制,發揮地震預測科學研究在防震減災中的基礎和關鍵作用。
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是在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的地震觀測技術、數字地震學和地震前兆機理實驗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旨在通過立體觀測和實驗獲取孕震過程的多學科參數、研究地震前兆機理,發展我國大陸強震預測理論、模型和方法,開展地震數值預測的模擬實驗,推動由經驗預測向數值預測發展,達到減輕地震災害的目的。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起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構架,初步實現地震數值預測實驗研究,基本具備支撐地震預測科學研究的實驗條件,地震預測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初見成效,成為向國內外開放的開展高水平地震預測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實驗研究創新基地。

委員會組成

主 任: 張國民
副主任: 江在森
委 員: 丁國瑜 陳 顒 馬宗晉 石耀霖 任金衛
聞學澤 杜建國 高 原 陳曉非 黃清華
孫文科 劉啟元 馬勝利 何昌榮 楊建思
丁志峰

單元設定

根據發展需求、研究目標和主要任務,將實驗室整體規劃為兩個研究單元。縱向上加深各個研究課題的探討,培養專門研究人才,橫向上加強各研究單元之間的合作,培養綜合素質人才。建立一個可以支持綜合開展地質學、地震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地測量學、信息學、統計學等多學科地震預測研究的實驗室,促進地震預測從經驗模式向動力地震預測模式發展。

進展情況

工作信息 2012年 第1期 地震預測實驗室列入首批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
工作信息 2012年 第93期 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工作信息 2013年 第105期 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2013年年中檢查會議召開
震預函〔2012〕160號 關於報送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2012年度總結和2013年度工作計畫的函
(1)研究工作和成果
按照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3年發展規劃,2012年度主要任務是搭建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構架,謀劃實驗室發展戰略,組建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隊伍,整合實驗室的科研項目和實驗設備,推進資源最佳化配置,為實驗室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司的支持和指導下,通過一年的努力,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完成了基本構架建設,依據實驗室的定位、方向和任務,建立了孕震環境與介質物性演化研究、地震變形過程研究、地震前兆機理研究和地震數值預測方法研究等4個研究單元,圍繞最大限度解決地震預測基礎科學問題的根本宗旨,開展了地震過程的觀測與模擬研究,發展地震觀測技術,地震預測理論、技術和方法,探索地震數值預測研究,進一步發揮地震預測科學研究在防震減災中的基礎和關鍵作用。
據初步統計,本年度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38項,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畫4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項。本年度新增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22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項。實驗室科研人員本年度發表科研論文49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6篇,EI檢索論文5篇。由於實驗室成果標註規定的管理辦法制定較遲,SCI檢索論文中以實驗室名義發表的有4篇,其它的以預測所名義發表。
(2)開放交流與運行管理
積極開展國際間的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邀請了來自挪威的Valérie_Maupin教授,美國的鈕鳳林教授、劉瀾波教授、彭志剛副教授等知名專家來所講學,開展學術交流。
邀請朝鮮地震局的金榮日副研究員訪問實驗室,就相關地震學問題進行了交流。
2012年,出訪了俄羅斯科學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日本JAMSTEC的地球演化研究所,對中國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進行了工作訪問並開展研究合作,參加了在巴林召開的第15屆IWSA(國際各向異性研討會)和韓國濟州島召開的東亞地震研討會,即將參加12月份在美國召開的AGU。
參加第10屆海峽兩岸空間太空科學研討會議;參加第三屆西藏、新疆和西伯利亞多手段觀測和解釋國際研討會,並擔任一個專題的主持;參加美國地球物理協會2012秋季會議,並做口頭報告; 1人次完成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進修;接待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來所訪問1人次。
邀請美國德克薩斯技術大學的馬艷章教授進行孕震機理方面的合作研究,繼續執行預測所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岩石力學方面的合作。杜建國研究員參加了AOGS-AGU聯合大會並作了學術報告,組織參加了“地質災害地球化學調查與監測” 分會(SE104: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Monitoring of Geohazards)。
開展了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地震數值預測單元的規劃和組織開展實驗研究的研討工作,今年8月22日由預測所組織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石耀霖院士,地殼應力研究所陸遠忠研究員、陳連旺研究員,台網中心劉傑研究員,預測所資深專家張國民研究員和江在森研究員等參加的地震數值預測研討會,蔡晉安副所長主持會議,會議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研究構想和開展合作研究的意向。
(3)實驗室本年度與上一年度產出情況對比
2012年為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成立第一年,與參加實驗室工作的8個研究室的上一年度產出情況對比:上一年度8個研究室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33項;發表科研論文43篇,其中SCI檢索論文8篇,EI檢索論文6篇,培養研究生12名。實驗室成立後,本年度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38項;發表科研論文49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6篇,EI檢索論文5篇。培養博士生4名,碩士生15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