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楊建鋒 張翠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
- 作者:楊建鋒 張翠光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頁數:154 頁
- ISBN:9787116070868
- 定價:48.00 元
《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楊建鋒 張翠光
《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楊建鋒 張翠光...
為查明湖區的地質環境,分析湖區洪澇災害的地學背景,提出科學的綜合治理措施,洞庭湖地區 地質環境調查及治湖對策研究項目由此產生。 通過分析研究湖區的地質環境,確認了湖區記憶體在不均衡的地殼沉降;準確量算了洞庭湖的面積、容積,更新了...
略論中國環境水文地質發展動向 孫昌仁 我國主要城市地下水水質問題的主要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對策 李京森 我國熱礦水的分布、利用和資源保護 安可士 我國主要城市地下水位區域下降成因分析及其對策探討 倪涵 山西岩溶泉及岩溶地下水的污染與防治...
1、本項目屬於地質環境研究,研究內容涉及地質環境變化對城市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地質環境變化對軌道交通等地下空間開發影響、地質環境變化對城市防汛能力影響以及河口海岸地質環境對沿江沿海戰略實施的影響等方面內容。 2、主要...
《西南岩溶石山地區重大環境地質問題及對策研究》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道先。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西南八省岩溶工作者通力合作,深入岩溶石山地區,進行了大量野外調查、取樣和室內試驗,在全面分析我國西南岩溶地區地質環境...
③研究了地質生態視角下山水環境與城鎮空間布局的關係及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地質生態視角下融合山水環境的山地城鎮空間布局對策。④研究建立了基本模型對城鎮人口進行直接預測模型,建立校核模型通過從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釋放和城鎮生態承載力...
《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是由湖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方先知、徐水輝、李貴仁、魏軍才、劉星輝、胡能勇、趙龍輝、曾玉清、馮東霞、鄒賓微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 主要科技內容: 1...
第五節 地質環境形勢展望 一、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二、全球地質環境形勢展望 第六節 我國地質環境調查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球關鍵帶:地質環境研究的新框架 第一節 地球關鍵帶的內涵與特徵 一、地球關鍵帶的內涵 二、地球關鍵...
1、立項背景 我國是一個礦業大國,礦產資源的開採歷史悠久,開發強度大,引發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採礦引發的地質環境問題底數不清,影響了政府部門對礦山環境的監督管理和決策制定。因此,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下,中國地質調查局...
2011年編制了《全國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和《國家節點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全面啟動了國家級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2013年,國家級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基本完成,編制了《國家級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成果推廣套用方案》,並...
環境地質學具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它包括這樣一些研究內容:①區域地質環境 為區域規劃、經濟發展、國土整治及資源開發等提供科學依據。如中國地質災害分布圖。②地質災害問題 為預報地質災害提供依據,為減免災害提出防範措施。③化學環境對人類...
近年來,隨著長江泥沙變化、海岸帶人類活動的加劇,長江口海岸帶地質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為保障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地質科技服務社會的水平,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上海地方政府均投入了相關課題進行研究。《長江河口區第四紀地質...
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其成果將進一步為這一地區大型工程建設的選址、可行性論證及與此相關的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問題提供了基礎依據和系統的評價方法,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 基於本項研究成果,已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外...
《地質環境管理改革發展研究》是由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鄭娟爾、余振國、李華、曾凌雲、王聯軍、孫貴尚、白雪華、馮春濤、李閩、卓弘春、周勇、趙冉、史登峰、高興和、穆春芳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
查明了西南岩溶地區78萬平方千米1990年以來石漠化演變的2個階段,闡明了石漠化成因、影響因素及對資源環境的5大危害;劃分八大石漠化綜合治理類型區,因地制宜提出石漠化綜合治理對策,為國家《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
主要分為兩大科學研究方向:一是全球變化與重大工程驅動的長江流域變化、預測及其對策與管理,二是宜居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深部地質過程及其資源能源與環境效應。這兩大研究方向,涵蓋了學校80%科研人才的研究領域。
《全球變化驅動下華南沿海地質災害風險》適合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表生地質環境變化和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研究的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科研人員、負責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的企事業單位人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
從成因和防治出發,反石窟環境地質病害分為兩類.在此基礎上出四系對策:一是對不穩定土壁和洞窟岩變形體採用錨桿油漿加固,對窟表排水,防鋪蓋,和堵塞入滲通道及馬出岩體內地下水等綜合治理.二是物保護立法,建土文物探工程省的國家標準...
環境地質調查是通過對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和由自然地質作用及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的調查研究,評價預測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的環境地質條件,論證重大區域性環境地質問題和有關地質災害的地質環境背景,擬定地質環境保護對策,為區域經濟與社會可...
從地球表層環境變化而言,地震災害屬於地質環境災害範疇。固其發生的特殊性和危害巨大,地震災害研究已自成一個體系論,作出未來災害危障性預測,初步提出井論證不需治理、合方案的依據、布置與工程概算。《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
第九節 海岸帶侵蝕防治對策 第四章 地表水體與表層土體的石油污染模式與質量評價 第一節 主要的污染部門及排污種類 一、主要工業污染部門 二、主要污染企業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種類 第二節 納污水體基本情況 第三節 地表水體環境質量...
同時,它不僅研究環境地質學所包括的內容,也與運用生態學的觀點方法相近。此外,還包括自然資源學的部分內容。因此,生態地質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基本概念 環境地質學是研究生態地質環境系統的組成和結構、歷史演變、現狀及其運動...
本書綜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最新時相的遙感數據,研究了中國南方岩溶石山地區石漠化的分布現狀、演變規律及趨勢,較為深入地分析了石漠化成因及其演變的影響因素,對中國南方岩溶石山全區進行了石漠化生態地質環境系統演化規律的綜合評價和研究...
“東南沿海及重要經濟區環境地質綜合研究”項目屬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M)地質調查與評價領域,為中國地質調查局2003年下達的地質調查項目,是計畫項目的集成成果。 該成果是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資料基礎上,結合本次調查評價工作...
一、高原濕地減少影響我國水資源環境 二、沼澤濕地減少影響生態系統生產率與碳循環 三、高原濕地減少可能引發諸多環境問題 四、湖泊變遷與青藏高原生態地質環境 第三節 青藏高原濕地生態環境問題對策探討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