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河口區第四紀地質環境演化研究與套用實踐

《長江河口區第四紀地質環境演化研究與套用實踐》是由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謝建磊,徐俊傑,嚴學新,方正,趙寶成,黎兵,楊麗君,李曉,王張華,何中發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河口區第四紀地質環境演化研究與套用實踐
  •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
  • 主要完成人:謝建磊,徐俊傑,嚴學新,方正,趙寶成,黎兵,楊麗君,李曉,王張華,何中發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2005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2-2-41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海岸帶是人口聚集、經濟發達的地帶,也是海陸相互作用最為活躍,人類活動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發展和海洋經濟區跨越式發展,越來越多的沿海城市將面臨資源與環境瓶頸問題。長江口海岸帶作為我國海岸帶與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區,上海城市發展所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問題在沿海經濟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隨著長江泥沙變化、海岸帶人類活動的加劇,長江口海岸帶地質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為保障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地質科技服務社會的水平,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上海地方政府均投入了相關課題進行研究。《長江河口區第四紀地質環境演化研究與套用實踐》課題在項目開展過程中,以海岸帶地質學系統理論為指導,緊密圍繞城市發展面臨的海岸帶資源、環境及安全問題,研究成果在海岸帶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套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1.首次在長江河口地區開展了系統的第四紀地質、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及灘涂資源潛力調查,填補了該地區缺乏系統基礎地質資料的空白,為長江口海岸帶地質環境研究、海岸帶規劃、灘涂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重大工程安全評價等提供了全新的基礎平台,有關成果已經納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大機系統。 2.建立了人類活動影響下長江口海岸帶地質環境演化新模式,彌補了長江三角洲前緣水下三角洲晚第四紀高解析度沉積記錄研究,揭示了區內地形地貌分布格局受沉積環境體系控制的規律,認識了空間上千年尺度沉積速率的變化規律及沉積中心變化特徵,為後備土地資源潛力評價提供了理論支撐。 3.研發了水下地形沖淤變化四維可視化數值模擬技術,重塑了150年來長江河口海岸變遷演化的動態過程,揭示近代人類活動對長江流域和河口區沉積環境具有顯著影響。 4.開展了地形沖淤穩定和工程安全評價方法研究,構建了“線-區-面”水下地形區域侵蝕淤積評價方法,為認識區域總體侵蝕淤積規律提供了新的手段。建立了以水下等深線平面擺動距離、敏感區垂向沖淤幅度、典型斷面地形地貌形態為主要指標的地形地貌學工程安全評價方法。相關成果已經套用于海堤工程、東海大橋、青草沙水庫等海岸帶工程安全運營。 5.構建了基於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回響五大因素的上海市後備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潛力評價體系,開展後備土地資源演變趨勢預測研究,提出了航道疏浚土和砂源地的圍海造地利用方案,開展了後備土地資源質量和數量分布綜合評價。有關成果套用於上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海市灘涂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及近期已成陸土地整理規劃、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采砂規劃等規劃編制與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