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

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本只稱《詩》。後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故稱《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收錄詩歌305首,按其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即民間歌謠,有十五國風,相傳為周王室派專人蒐集而得,稱為採風;雅為朝廷之樂,有大雅、小雅;頌為廟堂之音,是王侯舉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禮的專用樂歌。1985年6月22日。台灣省郵政部門發行《中國古典詩詞·詩經》郵票1套4枚。選用《桃夭》、《蓼莪》、《蒹葭》、《採薇》四首古詩配畫。 以春復秋冬四季為序。 描述詩中的意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
  • 分類郵票
  • 發行日期:1985年06月22日
  • 發行量:1200000
  • 全套面值:25元(台幣)
  • 全套枚數:4枚
  • 發行國家中國
  • 繪圖設計林天時
基本信息,設計信息,印刷信息,設計背景,作品賞析,《桃夭》,《蓼莪》,《蒹葭》,《採薇》,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設計信息

志號品名:專215(479) 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
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中國古典詩詞郵票·詩經
郵票規格:36×51mm
齒孔度數:P13.5
繪圖設計:林天時

印刷信息

印刷機構:中華彩色印刷公司
印刷版別:平凹版
印刷用紙:台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紙
整張枚數:50(10×5)枚

設計背景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詩經》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採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現之詩,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其中,部分詩歌曾有人考證其作者,有臆斷者,有有理有據者,不過不很重要。至於《詩經》編撰者,有以為周公者,現在看來無法成立。另有孔子刪詩的說法,也沒有說服力。《詩經》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葉,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時,立於學官,後有《毛詩》。《毛詩》盛行後,齊、魯韓三家詩先後亡佚。歷代解《詩經》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
《詩經》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後人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後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
《詩經》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江漢流域。
台灣以中國古典詩詞為主題,印製詩經郵票一組,於1985年6月22日詩人節發行。郵票所採用的詩經承台灣大學中文系主任葉慶炳教授指導選錄。台灣《詩經》郵票選取的四首詩都是《詩經》中的精華。應該說在選材上是成功的。但是。開篇之作《關雎》未能榮登上方寸。總令郵人心有不足。在今天的中國人中讀過《詩經》的人很少。能讀懂《詩經》的人更少,可是“關關雌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卻家喻戶曉。台灣《詩經》郵票發行量120萬套。問世後深受集郵者喜歡。

作品賞析

《詩經》收錄的詩篇以四言為主。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秀篇章,描寫生動,語言樸素優美,聲調自然和諧。富具藝術感染力。當中有男女相悅之詞,也有揭露當時政治黑暗和混亂、反映民生疾苦和西周統治者祀神祭祖、讚美業績的詩篇。大抵是周初及春秋中葉的作品。它是奴隸制時代的詩歌。為中國詩歌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對中國二千年來文學發展產生深廣的影響。為今天研究周朝的興起、周初經濟制度和生產情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桃夭》

《桃夭》是《詩經·周南》的篇名。描述女子出稼獲得幸福美滿的婚姻。詩中用美麗的桃花來象徵美好與幸福,寫作技巧極高。對後世詩歌創作影響極大。全詩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室其家人。

《蓼莪》

《蓼莪》是《詩經·小雅》的篇名,內容訴說父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詩序》說是寫民生勞苦。孝子終不得養。全詩如下:“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傑。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峙?出則銜恤。入則靡極;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岡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蒹葭》

《蒹葭》是《詩經·秦風》的篇名。是《詩經》名篇之一。詩中感嘆--尋求伊人。終不可得。二千多年來令無數智者產生強烈共鳴。對伊人的解釋則諸說不同。或釋為隱士,或釋為麗人。歷史沒有定論。全詩如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霞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採薇》

《採薇》是《詩經·小雅》的篇名。內容為表達戍邊的健兒退伍途中的感慨和所見。及思念家鄉與親人的心情,情真意切。讀來感人肺腑。全詩如下:“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家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定居。獫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此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戎,獫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作者簡介

林天時:字靜軒,1934年生,中國台北市人,哲學博士。自小刻苦上進,甚至臨井自學書畫,自成一家風格,併兼容南北派畫風,擅長山水、工筆與潑墨,風格獨特,古意盎然。於二十六歲時即在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書畫。
林教授除了擅長書法、水彩畫之外,油畫作品亦受到收藏家的珍愛,並多次應邀赴世界各地舉辦巡迴展,對促進宣揚中國文化交流貢獻良多,曾獲有關部門頒發的文化獎章與郵政獎章。1986年獲維也納市政廳委員會頒贈聯邦首都維也納文化榮譽勳章,以表彰林天時教授對中外文化交流的貢獻。
1982年,應台灣郵政總局之邀請,以家喻戶曉的唐詩入畫,完成一套四枚之四季景色郵票,呈現方寸之美,由於意境高遠,布局典雅,各詩詞相互輝映,充分表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引起廣大的迴響,促使林教授陸續完成宋詞、元曲、詩經、楚辭、樂府詩、古詞等詩畫,歷時十年,總計創作七套二十八枚郵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