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極考察》是200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南北極考察
- 作者: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
- 出版時間:2000年09月01日
- 頁數:248 頁
- ISBN:7-5027-5064-9
- 裝幀:平裝
《中國南北極考察》是200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是指中國科學家在南極所進行的科學考察活動的隊伍。1980年初,中國開始進行南極考察。2019年10月22日,搭乘107名考察隊員的中國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號,離開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前往南極執行中國第...
長城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它建立於1985年2月10日,位於南極洲西南,喬治王島南部(62°12'59"S,58°57'52"W不在南極圈內)。站區南北長2千米,東西寬1.26千米,占地面積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中國第33次南極考察隊,是為滿足中國第33次南極長城站、中山站越冬而成立的一支科學考察隊伍,共有256名隊員,其中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波為此次考察隊臨時黨委書記、領隊。考察隊於2016年11月2日上午乘坐“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
考察項目 2018年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從上海起程遠赴南極。科考隊分別開展了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崑崙站、羅斯海新站等站點的綜合考察,並在東南極冰蓋開展了航空地球物理遙感觀測,在南大洋阿蒙森海開展了海洋綜合調查。
《中國南北極考察》是200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圖書目錄 前言 南極 中國曆次南極考察 中國南極考察基地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研究成果 北極 中國與北極地區 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 組織機構和後勤支持 組織...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是中國第39次派出的南極科學考察隊,首批隊員於2022年10月26日乘坐“雪龍2”號出征南極,計畫2023年4月上旬返回國內。此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南大洋重點海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響與反饋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相關領域...
台北時間2018年11月9日15時,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東經152度05分由北向南穿越赤道,進入南太平洋。台北時間2018年11月18日16時,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
在風高浪急的南極半島海域,首次進行了中國“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專項”。在冰川、天文、大洋等領域的科學考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本次南極考察是極地“十二五”(2011-2016年)規劃的首航,深入開展了極地關鍵地區和領域的科學考察和研究,繼續...
2021年5月7日,歷時179天,行程3.6萬餘海里,“雪龍2”船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科考進程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
三位台灣科研人員首次參與中國南極考察項目。三位台灣科研人員是來自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究員林家興、郭富雯以及台灣正修科技大學微量研究科技中心採樣工程師許廷煒。他們將利用南極考察的機會開展“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等研究項目...
據悉,中國新建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今後將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一起,同時實施南北極多學科綜合考察,這兩艘破冰船還可以聯合國內其他的海洋考察、大洋調查船隻,根據不同計畫進行編組,組建一支現代化的極地科學考察船隊。中國開展...
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是中國前往南極執行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科研隊伍,由來自80餘家單位的334人組成。2018年3月,獲得了南極繞極流核心區域全深度斷面觀測數據。科考進程 2017年3月,寶鋼與上海海事大學共建國內首個海洋極端鋼鐵...
中國南北極考察(中英文對照)《中國南北極考察(中英文對照)》是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立奇。
“北極地區被確認為全球變暖最強烈的地區,北極快速變化產生的影響,勢必傳導到中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想量化地知道這種影響的程度。”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說。“南北極就像冰櫃的制冷機,是全球氣候的冷源。
2020年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極地科學考察船,返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這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
《跟著“雪龍”闖極地:南北極科學考察之旅》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書系。圖書目錄 北極篇 向北,再向北 夢中的遠航 “國際極地年”:“雪龍”船在“極地熱”中起航 征服“西北航道”的百年夢想 中國與北極 海上“搽寶 1罐稀泥...
北極在召喚——中國加入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 陳立奇 中國極地考察先鋒——“雪龍”號吳軍 中國首次環球科學考察紀實 金濤 極考人物 北極越冬的先驅者 柯文編譯 到達磁北極的人 鄭錫榮編譯 把星條旗釘在北極點上—北極探險家羅伯特·E·...
本次考察隊執行“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國家專項的北極首航調查任務,同時承擔了海―氣耦合、海洋生態及航道評價等國家海洋公益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項目的現場調查,考察範圍涵蓋白令海及北冰洋太平洋扇區和中心區等傳統考察區域...
南極考察 南極考察,科學工作者對南極的氣象、水文、地質、地貌等學科的綜合考察。1984年11月~1985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派出J121打撈救生船,參加中國首次赴南極考察編隊,協助考察隊對南極洲和南大洋進行科學考察。
影片介紹我國考察隊首航南極的艱難征途和修建長城站的真實情景,普及南極氣象、地理、動植物知識,並獲得了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年度優秀影片獎。職員表 內容簡介 該片介紹我國考察隊首航南極的艱難征途和修建長城站的真實情景,普及南極氣象、...
中國第五次北極考察是國務院批准的《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在“十二五”期間執行的首次北極考察,是圍繞極地環境與氣候變化主題,以“雪龍”號極地考察船為平台, 重點對傳統考察區域(北冰洋—太平洋扇區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和新增...
同時,還宣布了臨時黨委組成人員和考察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標誌著中國第30次南極考察隊正式成立。中國第30次南極考察隊將於11月7日駛離上海,奔赴南極。此次考察隊將完成30項站區科學考察和南大洋科學考察項目,將執行15項後勤保障任務...
曲探宙:2004年,國務院第412號令將南北極考察活動作為確有必要的行政審批項目予以保留,審批權由國家海洋局行使。多年來,南北極考察活動主要以國家海洋局組織的科學考察活動為主,考察隊人員構成相對單純,國家海洋局依照職責對南北極科學...
歷時76天,行程約22000千米,圍繞“北極快速變化及其對我國氣候的影響”這一主題,開展了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冰動力學與熱力學等學科領域的考察,為“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專項的深入研究...
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門捷列夫海脊、弗萊徹深海平原海域、北極點等海域,南北縱貫2300海里,東西橫跨1100海里,範圍之廣、內容之全、取得的資料和樣品之多,以及到達的緯度之高,均創造了我國歷次北極科學考察中的新紀錄。
《中國極地考察航線海洋氣象研究》是200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魏文良 。內容簡介 《中國極地考察航線海洋氣象研究》中的15個航次南極考察、2個航次北極考察的航線示意圖由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繪製。中國科學考察船在南北極的...
曾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17屆上海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中國極地考察先進個人等榮譽。2019年4月,魏福海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人物經歷 先後擔任機械師、內陸隊副隊長、隊長,多次擔任南極考察隊臨時黨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