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陸河流域計畫

中國內陸河流域計畫

中國內陸河流域規劃是指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稱內陸河。中國內陸河流城面積為349.5萬km(包括外流河額爾齊斯河6.88萬km和奇普恰普河0.44萬km),占國土面積的36.4%。其中西北內陸河流域面積(不包括羌塘高原)為278.2萬km,占國土面積的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內陸河流域計畫
  • 外文名:planning of endorheic river basin in China
  • 學科:水利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簡介,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河流湖泊,水資源開發利用,水旱災害,主要任務,

簡介

中國內陸河流域規劃是指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稱內陸河。中國內陸河流城面積為349.5萬km(包括外流河額爾齊斯河6.88萬km和奇普恰普河0.44萬km),占國土面積的36.4%。其中西北內陸河流域面積(不包括羌塘高原)為278.2萬km,占國土面積的29%。

自然環境

由於岡底斯山、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天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和陰山等山脈的分布和走向,中國內陸河地區被分割為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羌塘高原、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和內蒙古草原等地貌單元。西北內陸河流域是中國最乾早的地區,分布沙漠69萬km、戈壁56.7萬km,共占西北內陸河流域總面積的45.2%。降水稀少,除天山西部、祁連山東段和大興安嶺西坡降雨稍豐外,其餘地方年降水量均不足250mm,新平原地區為為100~200mm,南疆普遍不足30mm,甘肅河西走廊西部不足50mm,阿拉善地區東部在100mm左右。年蒸發量多為800~2400mm,年日照2560~3500h。

社會經濟

中國內陸河地區分屬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西藏和河北等6省(自治區),聚居著18個民族。1993年有人口2474.8萬,其中農牧業人口和城鎮人口分別占62.7%和37.3%。耕地面積546.9萬hm,有效灌溉面積374.1萬hm。1993年工農業總產值701.21億元(1990年不變價),農業產值和工業產值分別占總產值的34.4%和65.6%。內陸河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1993年牧畜存欄5470.8萬頭。石油、有色金屬、鉀鹽、煤、鐵、石棉等多種礦產資源蘊藏豐富。著名的古絲綢之路橫穿內陸河地區,蘭(州)新(疆)鐵路幹線已連線歐亞大陸。

河流湖泊

內陸河流的特點是:在出山口以上為徑流形成區,徑流沿程遞增;出山口後經過沿途滲漏、蒸發和利用,徑流沿程遞減,最後在荒漠、湖泊中消失。

水資源開發利用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1996年完成的《內陸河片中長期供求計畫報告》,中國內陸河多年平均年降水總量5394億m,降水深157mm,不到全國平均降水深的1/4,平均年徑流量1195.5億m,平均年徑流深34.2mm,為全國最小值。地下水補給量862億m,與河川徑流反覆轉化,扣除重複水量,內陸河水資源總量為1335.5億m。其中西北內陸河水資源總量(不包括內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個別地區)為1065.78億m。

水旱災害

內陸河區耕地率很低。農業是綠洲農業,絕大部分地區無水利灌溉即無農業。但不少地方灌溉保證率不高,還有少量雨養農業,因此常有旱災,春旱尤其嚴重。1950~1990年,西北內陸河區農田受旱成災1407萬hm,年平均34.3萬hm。在成災面積中,內蒙古比例最大,占56.2%;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其次,分別占33.0%和10.6%。

主要任務

規劃的主要任務:
(1)調基水資源配格局,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要求。
(2)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率。
(3)擴大城鄉供水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
(4)防治水旱災害,提高社會安全保障。
(5)保護綠洲,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